标签:
关于资本主义的实质,许多人谈过。例如西方有马克思、韦伯、桑巴特,中国有梁漱溟,余英时、黄仁宇等等。最后,哈耶克在1988年发表了一本书《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算是给这场主义之争盖棺论定。▌传统的看法韦伯和桑巴特以后,黄仁宇,余英时,以及…
标签:
简要地说,一流知识的特征是,人类在数百年里只有数次机会与具有根本重要性的问题相遇,如果你幸运地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而且你获得了重要性感受,那么根据怀特海三段论,你就有了表达自己的这一重要性感受的冲动。01何为一流知识?我在《思想史基本问题》里有长…
标签:
长期以来,关于创造性,在西方文化传统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十分不同的理解。所以,在评论中国企业的创造性时,我应首先提供适合探讨中西创造性的理解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观念,就是生态的创造性。生态,源自希腊语词。经济,源自希腊语词,其实是家政学。…
标签:
每一个中国人其实都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的最肤浅形式,就是其在物质生活维度的表现。著名经济史家麦迪森(AngusMaddison)曾预测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那么,娜拉出走之后又怎样?几十年来,这个问题对我而言挥之不去,这就意味着它是一个基本问题,或基本问题…
标签:
▍创造性冲动的三位一体怀特海晚年演讲文集《ModesofThought》前三章的标题依顺序分别是重要性、表达、理解,并且由这三章构成的第一部分的标题是创造性冲动。在我以往二十年的北京大学课堂上,怀特海这本文集,尤其是它的前五章,始终为认真听课的学生们提供…
标签:
秋风约我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丛书》作序那天,回溯五年,我通过电子邮件认识了劳伦斯哈耶克。那年冬天,我和拉里(劳伦斯的简称)商量如何在伦敦经济学院的哈耶克小组与北京大学的哈耶克小组之间建立直接的学术联系。从那一年再回溯五年,我记得,大约在那个…
标签:
个体生命的学术思路或多或少是连续的,主要是因为生命体验与知识积累具有足够强烈的路径依赖性。几十年来,我的学术思路,主线是知识与创造,这也是我写文章时问题意识的核心。也因这样的思路与问题意识,我阅读和写作的基本方式是我阐述了多次的宽带阅读与宽…
标签:
就我所知,包括这本文集的作者阿瑟在内,研究复杂现象的学者们都承认,复杂性与人是比较难定义的两大观念,如果坚持内涵定义而不是外延定义的话。例如,关于人,我只能跟随黑格尔说,人的本质是精神,而精神的本质是自由。关于复杂性(英文complexity有远比co…
标签:
很可能晦涩,不过我还是要引用我的一篇长文的结语以之为这里的开篇:根据老埃森克和波默尔的上述论点,我大致刻画了有利于疏导人群创造性冲动的制度特征,当然,是理想特征。在这些理想特征当中,或许宽容之于天才人物的顺利生存是最重要的社会因素,其次才是…
标签:
何为一流知识?我在《思想史基本问题》里有长篇阐述。简要地说,一流知识的特征是,人类在数百年里只有数次机会与具有根本重要性的问题相遇,如果你幸运地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而且你获得了重要性感受,那么根据怀特海三段论,你就有了表达自己的这一重要性感受的…
标签: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普遍肤浅的时代,中西皆同,只是有各种各样的名称而已。在卡尔博兰尼(KarlPolanyi)定义的市场社会(marketsociety)视角下,这是一个消费主义时代。在利奥塔的后现代知识状况视角下,这是一个叙事碎片化的时代。在赫勒女士(AgnesHeller)…
标签:
婴儿出生,对诸如食物这样的有用之物和诸如母亲这样的有用之人保持兴趣,这是生物求自保的本能。年岁渐长,人们依旧对有用的事物或事务保持兴趣,并对理采取庸俗实用主义态度,有用即真理。无用的事与理,他们不愿关注,因为无用嘛。可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事…
标签:
这是中国古人实践智慧的一项遗产。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自1980年代后期至今(尤其李光耀逝世之后),多次被鼓吹推荐给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试图成为大国之师。其实,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标签:
今年冬季北京的雾霾格外严重,似乎有一种长期化的趋势。关于雾霾,基于国内发表的各种科学研究报告,我整理而得的理解框架是:这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现象,可用洛特卡锁相矩形来表达例如在二维直角坐标系之内,当各类污染的总量低于某一阈值时,任何一种污染的…
标签:
提要:市场竞争的两难困境是:为短期生存所做的选择,长期而言将使生存资源全部耗竭,但短期内不如此选择就无法生存。被称为市场的社会过程,是被称为公共选择的社会过程的特例。在十分广泛的条件之下仍然存在的公共选择过程,它的许多性质未必可以传递至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