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16年过去了,有很多值得怀念的事情。作为一位学者,我非常怀念自己也曾热心于其中的产业政策之争。这场思想之争,主角当然是林毅夫和张维迎,但众多学者不满足于吃瓜,满腔心血,投身其中,留下了难以尽数的激扬文字,其重要意义,堪称新世纪的问题与主义之…
标签:
积极社会政策的框架将原来两个略有不同但颇多重叠的研究与政策领域整合起来,由此形成社会激活努力不再限于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和就业政策,而是从就业政策扩展到儿童政策、弱势人群政策、老年人政策等。中国发展模式亟待转型,这一点已经成为政学精英的共识。…
标签:
现行中国医疗体制诸多弊端的集中体现,就是看病贵,即医药费用的上涨幅度超过了城乡民众收入增长的幅度。看病贵自然不符合公益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有些是正常合理的因素,也有些是不正常、不合理的因素。实际上,医疗费用上涨快于民众收入增长的幅度…
标签:
一、产业政策研究的那些事儿:杂七杂八的现实、不清不楚的理论关于产业政策,既有杂七杂八的现实世界,也有不清不楚的学术理论。林张之争纷纷扰扰,但其中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张维迎关于废除产业政策的主张,无论理据多么充分,都极有可能成为一厢情愿,极…
标签:
2016年五一劳动节假期及节后,劳动强度最高的人恐怕是诸多医疗事件的刷屏者。这些事件的网络发酵,将诸多原属个人性的医患纠纷,短时间内转化为网络群体性问责事件。出于对医疗体制改革的极度不满,尤其是对普遍盛行的过度医疗甚至是欺诈医疗行为的不满,公众…
标签:
在2016年五一劳动节假日期间,劳动频度最高的人群恐怕是一起医疗事件的刷屏者。在这一事件中,一个接着一个爆料宛若连续剧,剧情波谲云诡、跌宕起伏,令人目不暇接。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连续剧极大地不同于电视连续剧,刷屏者们已不再是被动的观众,也不仅仅是…
标签:
中国进入了新的改革时代。在这个意见多元的时代,各界精英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以及实现转型的大方向,有了难得的共识。然而,这些共识一落实在公共政策层面,常会出现头绪纷乱的局面。众所周知,中国现行经济发展有三个方面的失衡:一是投资与消费…
标签:
提要:药价虚高是普通现象,不是个别现象,药价虚高问题症结不在所谓中标价高与低,根源在于政府管制不当。医疗改革这件事情最重要的要害在于政府改革,政府改革它的管制在这点上政府解除管制就可以了。政府仅需要给药物定一种天花板这已经就行了,没有必要再…
标签:
我先给朱教授的发言做一个注解。他刚才提到建档的问题,我现在记不太清了,大概是社区卫生服务协会,诸如此类的官方的组织,说我们健康档案的建档率很高,大约有80%多。但是那里面的使用率非常低,75%从来没有使过,建档就放在那了,不用了,走形式主义了,不…
标签:
中国新医改的各项配套文件正陆续出台,而各省也在紧锣密鼓地研拟新医改的实施方案。巧合的是,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也在酝酿新医改。奥巴马原本希望国会在8月之前推出新医改方案,但是国会决定把有关讨论推迟到夏季休会之后。美国各方力量利用这一休会期,开展…
标签:
中央计划经济不能解决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在医疗领域,政府允许公立医院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和出售药品来收费,貌似医疗机构都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然而,这种市场化是一种伪市场化;准确地说,是一种行政型市场化的状态。其伪市场化的主要特征在于,无论医疗服…
标签:
本文的题目和构思来源于林毅夫所引发的一场争论。在刚刚结束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铁公鸡成为靶子,而且不出意外,有关争论很快延烧到网络世界。林毅夫教授9月11日在论坛上表示,摆脱经济危机有赖于基础设施大规模投入。第二天,搜狐网在首页上刊出童大焕的文章…
标签:
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在全民医疗保险的推进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以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为主要支柱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出现了碎片化的情形。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而且还对整个社会发展(或民生促进)事业带来…
标签:
自从2009年1月国务院正式出台新医改方案以来,在医疗保障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两方面,新医改的进展呈现严重的不平衡。医保改革正在稳步前行;但是医疗体制改革,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却裹足不前。医保改革的目的,一是通过医疗保险分散百姓医药费用的风险,二是…
标签:
当务之急是树立养老体系的第一支柱,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的法定退休年龄可定在65岁,其给付水平最低可定在每人每年1000元养老金体系的建设始终是民生发展事业的重点之一。中国养老金体系的主要支柱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简称职工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