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本文首发于《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11期,题为《反传统的传统走向终结?》,主要是对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热”进行了总结。新启蒙再续反传统的传统以“全盘反传统”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是知识分子对当时现实政治绝望之后寻求突破的一种努力,与之类似,八十年代的新启蒙运动也是在人们反思“文化大…
发表时间 2016/6/15 6:07
发表于 姚中秋
见载于《中国工人》2015年第7期文化、传统,影响着一个国家劳动关系的构建与运行,政治、经济、市场都嵌入在特定的文化和传统范畴内。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最重要元素,一直在中国政治经济与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劳动关系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忽视了儒家,没有深入考察儒家对于…
发表时间 2015/12/30 6:11
发表于 姚中秋
首先,非常感谢外交学院、感谢杨晖、也感谢刚刚去开另一个会的唐晓教授。刚才唐教授说的话非常恳切,他也是说出了现在整个中国的一个困惑,中国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当然可以分解为,中国人的价值是什么,中国人希望得到什么、中国人认为什么东西是好的,以及跟整个世界相关的,中国人的世界秩序想象究竟…
发表时间 2015/11/21 6:05
发表于 姚中秋
编按:2015年9月19日,“科举与选举——科举制废除110周年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和弘道书院联合举办。经授权共识网刊发会议研讨内容,本文为姚中秋先生在会上的发言。我们构想这个研讨会之初,还想拟一个副标题,有没有可能重建科举制度?这样一个副标题能够显示出我们的思想和学术关切,就像…
发表时间 2015/11/21 6:05
发表于 姚中秋
今天,主持人给我出的题目是“修身、齐家、创业”,说实在话,我在这几个方面做得并不算好,但是我还是愿意跟大家交流自己的一点心得。修身、齐家、创业,对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过程来说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不管是我们已经行走在生命的中间,还是刚刚起步,对这三个问题都会特别关注。我先简单的说一…
发表时间 2015/11/7 6:04
发表于 姚中秋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法学界立刻积极行动起来。近些时日,有名法学家发布了自己起草的民法典草案。还有更多学者和机构埋头起草民法典全部或局部之草案。我想对这些法学家和立法者说:现在制定民法典,我反对。我当然人微言轻,但不能不表达这个立场。可以分解为…
发表时间 2015/7/24 6:09
发表于 姚中秋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极为深刻的代际革命,涉及几乎所有领域。也许只要五年,中国各领域的资源配置结构,也就是权力结构,将与今天完全不同。企业界的代际轮替:从地产到移动互联如何理解本轮股市上涨?显然,我们看到了活跃的政府力量。在房地产业无力带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政府希望通过活跃的股市,给经济…
发表时间 2015/5/5 6:05
发表于 姚中秋
——超越意识形态神话核心提示:各种思想流派不约而同地转回中国,程度不等地接受儒家,这是百余年来中国思想界绝无仅有的,标志着中国现代历史的一次大转折。中国思想界已开始基于儒家思想范式,从新的视野上重新思考有关人和秩序的根本问题。【摘要】各种思想流派不约而同地转回中国,程度不等地接受…
发表时间 2015/3/14 6:07
发表于 姚中秋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这句话,过去三十多年来,反复被人质疑、批判。尤其是赞成市场经济的经济学家们,都反感这句话。据说,这句话证明儒家鄙视逐利活动,而市场经济的驱动力量,就是人的逐利本能。因此,儒家思想抑制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出于对儒家的误解。其实,孔子这句话,恰恰很好…
发表时间 2015/1/1 6:11
发表于 姚中秋
只有儒家才能复兴民族大业要想回答“儒家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使命吗?”这个问题,首先得面对一个看起来不那么重要但实际上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不要进行中国文化的重建”。因为有一种观点很流行,就是觉得根本不需要文化建设,我们只要把制度搞好了,文化自然就来了,文化是制度的附属产品。如果是这…
发表时间 2014/12/18 6:11
发表于 姚中秋
儒家文化有助于经济持续增长,避免一个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些年,一直有人忧心忡忡地谈论,中国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人们也拿出各种各样的数据,尤其是收入分配数据来说这事。尧、舜、禹等圣人给中国人确定了一个基本的精神倾向:忧患意识。即便最烦传统的人,也受此影响。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忧虑…
发表时间 2014/11/1 6:09
发表于 姚中秋
秋风受访人简介:秋风,本名姚中秋,当代“大陆新儒家”代表性人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弘道书院山长。著有《华夏治理秩序史》卷一《封建》、卷二《天下》及《重新发现儒家》《国史纲目》《儒家宪政主义传统》《嵌入文明:中国自由主义之省思》《为…
发表时间 2014/11/1 6:09
发表于 姚中秋
【编者按】自上世纪初以来,反对古代传统文化成为中国现代思潮发轫之始,其中占据古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更成众矢之的,受到前所未有的攻击。百年中,随着传统社会的瓦解,生活方式的变化,儒家文化似已成云烟往事,虽时有儒者赓续其学、振发其旨,却难挽其颓势。然而近年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
发表时间 2014/11/1 6:09
发表于 姚中秋
2014年7月11日15时,由凤凰网、岳麓书院联合主办的“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隆重举行。与会嘉宾在现场进行了两场主题论坛,以下是学者秋风的发言实录:谢谢凤凰网提供这个机会。毛教授是我在大学的班主任,所以对毛老师的每一句话我都完全同意。他讲的…
发表时间 2014/7/29 6:09
发表于 姚中秋
两条大运河的启示是:中国是超大规模文明与政治共同体,内部不均衡可能引发冲突,并不利于国家的对外安全,中央政府最为重要的功能就是构筑政治性资源转移通道。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其实,大运河不完全是遗产,今天,它的很多段落仍是重要运输通道:大…
发表时间 2014/7/22 6:08
发表于 姚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