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2009年8月开始注意到郑永年先生的逻辑问题的。当时郑先生在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上讲民主的现实考量,我一看,这个人怎么那么面熟,一查,果然是北大国际政治系的85研,我曾经是北大国际经济系的86研,所以,我和他有可能在北大46楼或学三之类的地方…
等待中国经济的危机都是错的,因为中国经济的危机不用等,它现在就已经存在。方绍伟:中国为什么没有经济危机?----中国经济的危机置换论(本文原载招商证券《智富》月刊2013年8月)最近十几年,有非常多的中外经济学家和投资投机家,都在预言中国经济、包括金…
2013年7月,林毅夫先生和韦森先生就中国发展的原因及新结构经济学进行了激烈的辩论[1]。两位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问题时的政治敏感令人赞叹,但遗憾的是,这次辩论几乎完全重复了林毅夫先生和杨小凯先生10多年前关于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争论[2],因为存在的问题…
国家财政问题从来都不是政府的小问题,也从来都不是民间资本利益的小问题。财政问题直接涉及税收和福利,税收和福利的背后则是政府责任和公众权利。在近代历史上,西方国家的宪政民主就是因为财政收入和无代表、不纳税而闹起来的。在中国,已经有人提出要一抗…
秋风先生(姚中秋)的儒家宪政主义的源与流[1],再次论起了儒家一直都想限制绝对权力。秋风谈自由的孔子,目的是为了在儒家传统中发掘宪政资源,他希望就此表明,中国人向来都在追求尊严和自由的生活与文明、理性的制度,并取得了相当成就,因而也积累了自由生…
儒家宪政旨在为宪政和良治提供一种本土的宗教文化基础,旨在继承中国传统的天意道德和民意绩效等政治合法性理念,但是,儒家宪政面临的挑战主要不是一个宪政含义问题,而是一个宪政操作问题。这种操作挑战是双重的:在国家的层面,儒宪论者如何在君权崇拜和党…
导读:中国的书面复兴除了有华夷秩序与全球秩序的误置之外,中国书面复兴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书面道德背后现实道德的无情堕落。中国特色的亲情道德对契约道德的优势,必然使实际的中国崛起变成一种极不均衡的崛起,它是一种书面文化的崛起,它是一种亲情文化的…
公知即公共知识分子。有人认为,满足这两个条件就是公知;1、足够出名,2、经常对社会公共事物发表看法。又有人认为,公知是抱着大树喊砍树的人。公知到底有没有真伪?又如何辨别?近日,北大校友周濂先生写的当公共知识分子变成公知(财新《新世纪》2012年7月…
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体现为城乡差别、地区差异、行业垄断、寻租腐败、市场分化5个方面,这些方面的贫富差距只是制度扭曲在不同方向上的结果。关于当今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存在着5个比较突出的观点:城乡差别论、地区差异论、行业垄断论、寻租腐败论、市场…
长期以来,西方一直有人在预测中国经济的崩溃或硬着陆。从2010年开始,随着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胀大,中国经济崩溃的叫声再次响起,做空中国经济成了西方评论家和资本大鳄的一个重要基调。草木皆兵的西方资本大佬们有新末日博士之称的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努…
经常听到有人说: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你没听错,是社会主义国家,但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咋一听很莫名其妙,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怎么能既是又不是呢?据说这叫辩证法,但我要在这篇文章里分析,这不叫辩证法,这叫变戏法,它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