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曾让IBM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传奇总裁盖斯纳(Gestner)在他广为流传的自传《谁说大象不会跳舞》一书中曾记载,他在1990年接手的IBM是一个庞大臃肿,缺乏竞争能力的恐龙,濒临灭绝的边缘。他作为从外部空降的总裁,在客观分析IBM的衰落原因时,发现导致IBM缺相关…
标签:
企业创新能力的不足,与内部缺乏专门的创新部门大有关系。首先提出M型(multi-divisional)的组织机构形式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钱德勒认为,美国大企业在二十世纪初的一项核心创新就是创建了所谓M型(multi-divisional)的组织机构形式,即企业由多个事务部(…
标签:
今天的索尼仍由画地为牢并傲慢固执的工程师来掌控,这种硬件导向文化会继续青睐过时的工业化制造模式,并助长各部门的山头主义。索尼的复兴恐怕需要将现有企业拆散,值得庆幸的是,其电影表现一直不错,金融和保险也很成功。在创始人盛田昭夫的带领下,当年的…
标签:
人口小国以色列幅员不广,但这样一个小国家却被称为创新的国度。它的高科技产业实力极其雄厚,连一贯以傲慢著称的微软公司CEO鲍尔默都承认,由于以色列籍员工对微软的成就贡献巨大,微软都可以称得上是一家以色列公司。谷歌的总裁施密特也曾说,以色列是全球仅…
标签:
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之下,很多中国企业都在积极国际化。尽管尝试的企业很多,但是真正在海外市场有所作为的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企业都在为其国际化的尝试付出巨大代价。这种结果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国际化对国际大企业也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就算超级企业沃尔…
标签:
在当今全球化浪潮之下,很多中国企业都在积极国际化。尽管尝试的企业很多,但是真正在海外市场有所作为的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企业都在为其国际化的尝试付出巨大代价。这种结果并不令人惊讶,因为国际化对国际大企业也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就算超级企业沃尔…
标签:
短短13年时间,谷歌从一个微不足道的新创企业变身为市值高达1800亿美元的超级企业王国,成绩无可匹敌。但和其他国际大企业相比,谷歌却有一个致命弱点:几乎所有收入都来源于搜索类广告。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其他方法在网上搜寻信息。谷歌比外界更早看清…
标签:
只用了短短30年时间,三星电子就带动三星集团从一个默默无闻,只能生产便宜电器的韩国企业跃升为称雄于世的全球大企业。三星目前在全球品牌榜上名列第19位,把曾领导全球电子业数十年的索尼(全球排名仅34)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三星集团取得国际化成功的原因很…
标签:
如今,甲骨文的全球数据库市场份额高达40%,比排名第二的IBM高出两倍。在商业应用和中间软件市场,分别仅次于SAP和IBM,排名第二。更关键的是,甲骨文的云端服务战略定位极其准确,就如其产品口号所宣称的那样,社交性、移动性和完整性兼备。其在云端称王指日…
标签:
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innovation),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形成一个新产品类别从而颠覆现有的市场格局的创新。它和激进式创新(radicalinnovation)不同。后者主要强调在技术上的显着突破,而这种突破往往是给现有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性能,却未必能够创造一个新…
标签:
思科赖以称雄的购发(AD)战略存在本质缺陷,导致其核心创新能力萎缩。如今,思科要改变颓势,就必须采取激进式或颠覆性创新,借鉴IBM模式,将自身由硬变软。创立于1984年的高科技企业思科(Cisco)的发展壮大,是一个典型的硅谷成功故事。当时,不同计算机网…
标签:
雄霸智能手机行业长达十年之久的黑莓,在苹果和谷歌安卓系统的快速崛起之下几无还手之力。导致黑莓变黑霉的根本原因,在于以硬件起家的RIM无法适应智能手机用户从商业为主向大众为主的转变。黑莓由盛而衰反映出企业基因上的致命缺陷,而其想要挽救衰落的命运,…
标签:
一般而言,创新被分为渐进式和激进式两种。渐进式创新(incrementalinnovation)只是在产品或技术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地改进,产品的核心效能并不发生本质的变化,如可口可乐的新品味饮料和微软视窗的诸多更新等。而激进式创新(radicalinnovation)则在技术上有…
标签:
CRM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颠覆软件业一贯的用户价值和收费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并极其高明地打造生机勃勃又不断成长的企业生态系统,转身技术平台提供商。2012年,它击败苹果和谷歌高居福布斯最具有创新能力企业排行榜的榜首。到目前为止,在云计算领域大名鼎鼎的…
标签:
IBM的成功依赖于强大的系统研发能力,横跨硬件、软件、服务三大领域的技术宽度和广度,以及长年积累的深厚用户关系。多年来,IBM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高达60亿美元,过去18年在美国申请的技术专利数目持续排名第一。而由此带来的产业链深度整合能力,使得IBM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