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绩效管理打造职业化的领导力

宋联可 原创 | 2010-11-02 10:36 | 投票
  

  价值中国:在您看来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

  宋联可:
我在商学院给不少领导者上过课,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我比较有感触。我觉得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扮演着企业领头羊的角色,必须具备:理性决策,决策是管理中最基础而核心的内容;高效执行,是决策变成现实的必须过程;影响下属,领导者不是单兵作战,必须要有团队,所以一定要能够影响下属;诚实守信,这是经营管理的根本;最后就是不断学习,一个领导者掌握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将能够掌握什么。 

  价值中国:那么对一个领导者来说理性决策的基础是什么呢,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宋联可:
一个领导者要做到理性决策,首先要有预见能力。当市场前景处于混沌状态时,大家对未来将会是怎样是不清晰的,即使是一个领导者也是一样,并且此时员工是没有安全感的,但领导者需要用发展来激发员工,这就是需要领导者要了解未来的发展,预测未来要达到的高度,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所以我认为这点是最重要的。

  其次是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就是对事物的观察能力,他能够洞察什么,当网络兴起的时候,并非只有马云看到了互联网,但他通过思考开创了网络经营模式,当人们面临同样的信息时,绝大多数人并不能洞察到其中的商机。所以一个领导者需要有极强的洞察力。

  最后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要有方法和措施去解决,才能变想法为行动,才能变梦想为现实。我认为这三点是要达到理性决策三个重要的步骤。

  价值中国:如何对领导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绩效考核呢?同时请您介绍下学术界对哪些绩效管理的思想比较认同呢?

  宋联可:
对于领导者来说有很多不同的绩效考核方式,目前最现实的是目标管理,也就是MBO,当一个目标确定后要清楚需要达到什么程度,实施后要去跟踪具体到什么时间应该是什么情况,需要有节点、程序去控制目标得以实现,如果不设定清晰的目标、不控制工作的流程,那么这个领导者就是一个空想家。所以一个领导者要能够预测到未来要达到的高度,还要能够判断自身可能达到什么水平,而自身的水平便是应设置的目标之一,通过对目标的管理就是对领导者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最佳的考核形式。

  就我们在绩效考核思想方面,目前比较认同的分为四大类,分别是结果导向、行为导向、特质导向、战略导向型绩效考核,当今学术界、实践界主要如此划分。其中最关注的是战略导向,这就回到我们刚才讨论的如何对领导者进行考核上。之所以对战略导向比较重视,是因为把绩效考核当成战略执行的工具。领导者制定目标所依据的是企业发展战略,这就是战略导向,我们还应清楚应该用什么方法考核什么指标,最终将什么样的行为划分到哪类考核指标中,也就是怎样把战略变成现实的绩效考核指标去考核,当然这需要方法。

  第一个是目标管理法,刚才我们已经讨论过。

  第二个是在实践上应用比较多的平衡记分卡,它将公司战略划分为财务、内部流程、学习与发展、客户四个部分,从四个方面并透过一系列的逻辑关系将战略转化为精确的绩效目标,把战略具体为一步步的可操作监控的、具有明确时间节点的行动计划。

  第三个是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KPI),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是一种相对系统的战略执行工具,来自于对将公司战略层层分解的结果,将战略变成一个个关系指标来考核。所以在对领导者进行考核时,一定要将战略细化到具有可衡量性的关键行为,才能对领导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相对客观的绩效考核。

  价值中国:在KPI中有定性与定量之分,在企业制定绩效考核的时候,您认为在定性与定量之间应该如何平衡?

  宋联可:
目前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现在我们的企业全都在提倡定量化考核,如果简单的用定性的方式进行考核,由于存在主观因素以及许多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影响,往往是很难做到考核的客观性的,因此企业在绩效考核时往往偏重于相对客观的定量考核。在这一点上,现在我们的很多企业已经做到极致了,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量化去考核。比如考核合作精神,想了解下属是否乐于帮助同事,就用“非常乐于帮助、乐于帮助、一般、不乐于帮助”的方式来简单划分等级,然而这就带来新的问题,考核者评定的等级科学合理吗?什么是“非常乐于帮助”,而什么又是“乐于帮助”呢?

  企业热衷于定量考核应该说是一个可喜的趋势,就是表现了我们的管理者愿意去用客观的方式来考核评价员工,但是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可以用定量的方式去考核的,这几乎是所有的绩效考核的难题。如果只就生产部门来说是容易考核的,这是因为可以直接对产品的数量、质量进行考核,但是如何对一个管理者、行政人员进行考核呢,在正式工作与非正式工作之间该用何种指标定量考核呢,这又是一个绩效考核的间接难题。

  跨越到定量考核之后,其实定性看起来是一个不科学的方式,但是回归之后,定性是定量的升华,如果达到一定的管理水平,可以去定性考核,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管理水平,只能谈定量。这是因为首先被考核的员工素质是比较高的,相信员工是正向积极的,这时对员工的定量考核就不是重要的,如果坚持用量化的方式来考核员工在一个月之内对同事帮助过几次是不科学的,因为员工已经是一个积极的工作者。所以在定性与定量考核之间是比较有意思的关系,定性是定量考核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发展,但是定性又再一次成为定量的升华,这是两个发展阶段。

[1] [2]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