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智慧

胥英杰 原创 | 2010-08-10 12:45 | 投票
标签: 意象 知识 逻辑 语义生态 
  

  人类语言的复杂程度常常是不能用简单的逻辑或意象来表达的。有时候,一些心理上的作用被千百年遗传下来,灌注到语汇和语气的细节中,就如同盐溶进了水里,你看到的还是清澈无比的清水,但仔细品尝,味道是截然不同的。偏偏这种味道又是隐隐约约,似有还无,就更是需要你对于语言细细品味,才能够捕捉得其中的一点点真味。

  我们想要表达一种观点的时候,总是会铺垫,就如同我写这个Log,你在这里看不到我要写什么,特别是当标题成了一种写作的义务的时候,五花八门的标题就更加让你迷惑。小学时候的“主题鲜明”总是给那些中规中矩又没有充分开化的学生们。而一旦他们明白了这个世界原来还有“大隐于市”的境界后,就都会无师自通地学会先信口开河,绝不会直奔主题的。这是我们语言的复杂精妙,却也常常是语言的令人厌烦之处了。

  即便智慧如孔子,在談到“如何是知”的时候,也是同样以“知之为知之”作为铺垫,从而点化他的学生去体味“不知为不知”的重要性。不知道他在这样施教的时候,是不是能够体会到,其实自己也是一个“巧言令色”之徒。

  至少,孔子的话中有着另外一种含义,对我们后人还是有鉴戒意义的,那就是:智慧其实与“知之为知之”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它更多地体现为“不知为不知”。我说的是“知之为知之”,并不是单纯地“知之”。知性,总不会让人反感;但如果动不动就“为知之”,就可能有卖弄之嫌了。所谓“为”,总免不了意味着刻意为之,以为他人和众人都是傻傻的,应该受到知识的熏陶,于是就一泻千里地将自己“所学”倾泻出来,觉得这就是智慧了。

  终究,知识还不能算是智慧,这恐怕没有人愿意反驳;但如果说它甚至很难成为智慧的一部分,恐怕就不那么受听。而于我,知识只是一种经验,智慧是体现在“为”的水准和品位。就如同人之相貌,只是一种现象,只有相貌之上或之内的品性,才可以让一个人真正焕发出神采和魅力。

  人之境界,做到“知之为知之”是非常容易,甚至是每个人都很愿意为之的。但“不知为不知”,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时时提醒自己并力行为之的了。能最多做到“不知则不语”就已经算是一种高度了,能够坦然地告诉周围,“我不知道”,实在是需要一些勇气。

  我们的语言更复杂之处,是有时候,即使“不知为不知”也能够成为了一种工具,或者一种招牌。这个时候,“我不知道”就常常有几种异化了的意味:一、我是“知道”的,但我“不屑于”让你们知道我的“知之”;二、我不知道,但我更不屑于向你们这些“知道”的人表达我的敬意,因为我本来就不屑于“知道”;三、因为“我不知道”,所有由于“知道”产生的一切后果,也就与我无关,这时候,“知之”反而成为了累赘。

  总之,我们的语言是如此进化着的,同样的命题和定义,今天已经有了十分不同的运用场景和应用结果,并且日益表现出它们的“语义生态多样性”。

  在这个时代,表达“知之”时的率性直接和表达“不知”时的坦然就更加可贵。

  在这个方面,外国人似乎比我们自己更加懂得纯粹的(未经进化的)传统的可爱和珍贵之处。因为他们没有经历和体会过我们成长过程的复杂和遍布于我们生活周围的敏感细微之处,这些细微时时刺激着你的神经,让你不能坦然无虞地行为,和思考。 

  在香港,见到一位来自日本的80后女孩子 -- 说她“来自”日本,是因为很难界定她的种族身份。这是个有着1/2中国血统,1/4日本血统和1/4法国血统的混血儿。不知道是基因还是经历的缘故,她通晓汉语、日语和英语,还能够流利地运用法语,并且懂韩文和德文。游历遍及世界,“落户”日本。

  她向每一个刚刚结识的中国人表达她对于中国文化异乎寻常的喜爱,虽然她在中国生活的时间加在一起连一年都到不了。一见面,她就会滔滔不绝地告诉你:她超级喜欢读《韩非子》,能够背诵出其中的大段大段的文言文;她喜欢“法家”,比如韩非,比如商鞅,但不喜欢孔子和儒家;她还喜欢《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分别读了上百遍和几十遍;她还能大段大段背诵唐诗(也许还包括宋词,我记不住了),等等。她说同样喜欢英国文学,除了背诵莎士比亚的著作,她也“超级”喜欢《呼啸山庄》和勃朗特姐妹(当然也就包括了《简爱》)。。。

  卖弄吗?有时候,这样的人就是令人讨厌的 -- 他们拼命想告诉你,他们是如何博学和丰富,似乎那些渊博的知识和经验就包裹在他们薄薄的衣服和表皮下面,马上就要涨出来。但这个女子不在这样之列。当谈到她的家世,她说她是镶黄旗的后代,甚至她的名字和一个声名显赫的皇亲关系密切,而我问起对于这个中国人人人都耳熟能详的皇亲的了解时,她一脸茫然,“我不知道,没有特别的了解过。”对于语言,她说,“我的中文和英文都非常好,但日文应该是我的母语。”对于法语,她说“我的法语很一般。”,而韩文则“只是了解一点点”。事实上,她的英文和中文都可以像母语一样运用。

  我和在座的朋友认真地说,这样一个女孩子,在中国,早就应该被造成一颗明艳的“星”了。即使没有“星探”们发现,她的父母也绝不会让这样一个尤物“明珠暗投”的。似乎她的家长对此反应很是迟钝,除了带着她四处游历,她的工作就是一个企业的秘书而已,并且在她看来,很“Enjoyable“。对于成为“明星”的看法,她就更加茫然。“不知道,也许很好吧。”

  对于“知之”,她似乎也很刻意“为”之,但因为没有功利之心的认真,以及对于“不知”同样程度的认真,让人从来也不会怀疑她是真的知道并且愿意与人分享 -- 除了分享的心情,没有任何更多的东西。

  “企图之心”有什么不好呢?问题也许不在于此。“企图”,总是有躲躲闪闪和期期艾艾在其中,让你感到身上爬着蚂蚁一样的不安宁。如果将“企图”表达得充分而且透明,那“企图”就不再是“企图”了。实际上,“企”,“图”和“谋”,三个汉字,都包含了一种阴阴的味道。但我们已经运用了它们几千年,我们的血液里都似乎流淌着它们的基因。只是因为它们总是一种令人不安的东西,就特别容易让人警觉,并且本能地保持距离。

  回到话题:何为智慧呢?我还是没有什么答案,我本来以为“不知为不知”才算是智慧,但现在,我觉得坦然地表达你所“知之”也是智慧的一部分。也许,智慧只有在你卸下伪装的时候才会乍然呈现吧。比如那个80后日本混血儿,她可不只是每天做着向初次结识的中国人表达对《韩非子》的了解和崇拜那么简单。但在她毫无戒备地表达她的所知和不所知的时候,你不由自主地会为她的灵气所打动。那一刹那,智慧是可以闪光的。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