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是给医疗改革辟一条蹊径

蔡江南 原创 | 2010-09-01 14:05 | 投票
标签: 医疗改革 健康管理 
  

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中国经济保持着年均10%的增长率,创下了经济增长的世界奇迹,使得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然而,中国国民的健康状况却同时出现了正反两个方向上的复杂变化。

一方面,从衡量健康的一些总体指标来看,人均寿命继续增长,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都在继续显著下降,表明中国国民的健康水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得到不断改善。但另一方面,中国国民的健康状况某些方面也出现了负面的变化。

  改善国民健康的强劲动力

  从人类发展史特别是近三百年的历史来看,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人类健康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国家的人均寿命在近百年中增长了一倍,人类的体格也增加了50%。我国的人均期望寿命也在50年中翻了一番: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0年的71岁。

  经济发展对人类健康的促进作用,可以从跨国和跨地区横向比较的数据中反映出来。例如,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十个国家来看,发达国家日本和美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在2004年分别达到82和78岁,而发展中国家的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则分别只有62和46岁。从中国的不同地区来看,经济发达的上海、北京、天津在 2000年居前三位,人均期望寿命分别达到78、76、75岁,而经济发展水平居最后三位的,分别只有66、65、64岁。

  中国城乡之间在健康状况上的差距,同样也反映出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2005年,农村与城市地区相比较,新生儿死亡率几乎高出一倍,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都要高出一倍多。

  经济发展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营养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及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普及、提高来实现。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地区来说,食品和基本营养需要的满足,对于增强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提高健康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对于孕妇和婴儿的健康,而且对于人生的长期健康,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作用。

  教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已经被实证研究所证实。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与受教育程度有关。一般地,人们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水平也越高。教育程度越高,其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也越强,心理健康的程度一般也越好。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和健康都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注重对人力资本投资的人,往往会重视对教育和健康的投资,从而有利于个人教育和健康水平的增长。

  公共卫生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清洁用水、食品安全、母婴保健、抗菌素的发明和使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等措施极大地减少了人口的死亡率,提高了人们的期望寿命。现代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寿命,而且改善了生命质量,从“质”上提高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总之,如果将人均GDP与人均寿命联系起来,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提高的关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健康水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和地区。然而,经济发展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单向联系。经济发展不仅会对于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

  影响国民健康的不利因素

  经济发展对国民健康的负面影响,主要通过对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两方面的影响而实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有的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和GDP增长,对空气、水源、土地、森林等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而环境污染又对国民健康带来了损害。

  相对于环境污染而言,经济发展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国民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则更为隐蔽,更容易被人们忽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引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进而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行为方式,使得超重和肥胖人口增长,人口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的人口比例增加,进而引起一系列慢性病的增加。其中,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我国居民能量来源中脂肪占有比例的提高,与人口的超重和肥胖、不良健康指标、许多慢性病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脂肪供能比低于30%是一个合理的分界线,而我国的农村和城市居民,目前分别处于这个分界线的两侧,城市居民的脂肪供能比已经超标了。从2002年我国欠发达农村、发达农村、中小城市、大城市这四个地区的比较数据来看,在脂肪供能比、不良健康指标和慢性病患病率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分布规律,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以这些指标来衡量的健康状况越差。

  此外,癌症、脑血管疾病、心脏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三大杀手,而这三大疾病在我国地区之间的分布,同样呈现出越发达地区健康越差规律。2003年,我国每千人口的癌症患病率,大城市比欠发达农村地区高出6倍(欠发达农村为0.7、发达农村1.4、中小城市1.5、大城市4.1)。每千人口的脑血管患病率,大城市比欠发达农村地区高出近4倍在(3.8、4.6、12.5、14.0)。每千人口的心脏病患病率,大城市比欠发达农村地区高出约6倍(7.6、9.4、26.4、43.9)。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的患病率明显地高于农村地区。

[1] [2] [3]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