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朔迷离看油价

吕东悦 原创 | 2011-04-11 10:50 | 投票
  

  目前,左右国际石油市场的情形十分复杂,国际油价进入了扑朔迷离、变数较大的阶段。但是,高位震荡仍然是主基调。

  2011年以来,欧美经济持续好转,北非及中东地区社会大动荡、大调整,令市场对石油供应中断的担忧不断升级,国际油价持续震荡攀升。3月2 日,WTI原油期货价2008年10月份以来首次突破10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价高达116.35美元/桶,且WTI原油与布伦特原油价格差价亦有 缩小趋向,国际油价呈现了整体抬升的局面。

  国际油价持续高涨后,又遭遇到不同形势的干扰。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与核危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受到重创。3月17日,联合国安 理会通过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3月19日起,以法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对利比亚动武。目前,左右国际石油市场的情形十分复杂,国际油价何去何从,似乎进入 了扑朔迷离、变数较大的阶段。

  地震负面影响油价

  日本大地震对国际石油市场及国际油价的负面影响明显,但又并不十分明了清晰。

  3月11日下午2时46分,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这是日本近140年来最大的地震,并引发最高达10米的海啸。日本最大的炼油企业JX新本石油和能 源公司及科斯莫石油公司等旗下的多家炼油厂,共计大约130万桶/日,相当于全日本近30%的炼油产能关停。与此同时,日本地震和海啸损坏了三座核反应 堆,丧失核能发电量的五分之一,并造成核泄漏危机,引发社会的恐慌。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由地震并发的三大灾难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不言而喻, 但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

  一是日本国民经济受到重创,同时也存在着重振日本经济的契机。此次日本受灾各县占日本 GDP 的12.81%,汽车、电子、旅游业蒙受巨大损失,石油消费需求一时肯定受到影响。但灾后的大规模重建也有可能拉动需求,从而刺激一直较为萎靡的日本经 济。特别是地震后,为了阻止金融市场崩溃,日本央行持续向市场投入巨资,截止到目前已注入55万亿日元。日本作为国际市场大宗能源、原材料类商品的买家, 无疑将拉动包括石油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

  二是原油进口受阻、低硫原油及燃料油进口增大。日本地震造成的炼油产能关闭,其加工的高硫原油需求一时中止。但核电的明显减少,无疑将增大低硫原 油、燃料油和天然气及煤炭进口的数量,推涨国际市场这类产品价格。2007年,日本柏崎刈羽核电厂暂停的21个月期间,燃料油及原油的燃烧用量每日增加 25万桶。3月15日,国际能源机构表示,如果日本全部以石油发电弥补发电缺口,每日石油消耗量大约增加20万桶。

  三是日本炼能降低,势必减少低硫柴油的出口,从而加剧目前亚洲成品油市场的偏紧局面。进入3月,正值亚洲和中东炼油厂大检修季节,而来自中国、印 度、越南和印尼等国家的需求进入旺季。所以,这一季节亚洲柴油市场基本面总体偏紧。此时,柴油出口国日本生产供应部分中断,将令亚洲柴油市场进一步吃紧。 市场预计,地震后日本本身就面临着每日10万桶的柴油供应缺口,日本公司可能不得不进口柴油以满足出口供应和国内供应。日本可能由亚洲第二大柴油出口国转 变为柴油进口国,特别是一旦灾后重建开始,这种情况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四是日本炼厂暂时关闭,原油需求减少,并不意味着终端成品油消费需求减少。地震对生产、生活的破坏,只能一时影响石油消费需求,不可能长时间不需要 消费。3月18日,JX新日本石油和能源公司表示,该公司打算在近期重新启动根岸炼油厂。随着日本炼厂的恢复生产,有可能推动亚洲市场原油与成品油价格一 齐上涨。

  再有,日本本身就是石油进口大国与国际市场的庄家和炒家,其消费需求与市场操作的一举一动,无疑牵动着世界石油市场的变化。

  美国支撑油价

  以美国为龙头的世界经济继续好转,对国际石油市场有着明显支撑。

  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制造业指数、零售业指数等数据,尤其是就业状况持续改善表明,经济处于明显好转当中,不论对自身市场还是对国际市场都起着 明显的推动作用。3月16日,美国能源情报署(EIA)报告,上周美国原油和油品商业库存总计减少630万桶,石油库存连续第四周下滑,总计减少3330 万桶。其中,原油库存增长比往常更为缓慢,成品油库存则加速下滑。3月17日,路透社伦敦消息,美国炼厂在2009和2010年囤积的原油和油品库存正稳 步降低,主要是受出口市场需求旺盛驱动。国际能源机构3月15日表示,尽管2月中国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但其国内市场价格仍然低于国际市场,中国成品油 市场或面临进一步短缺。该机构进而称,受旱灾困扰的中国北方地区存在明显的成品油短缺风险。上述信息,一方面说明世界石油市场的基本面较为强劲,另一方面 也有可能继续助长国际市场上的炒作。2010年8月以来,布伦特油价开始明显高于WTI原油的倒价差现象,以及亚洲市场柴油价格明显偏高,就包含着对中国 等亚洲国家的炒作。

  其他因素

  核危机利好石油需求。日本地震导致核辐射外泄后,世界各国对核能开发普遍出现不同声音。中国加大了对正在开发的核电计划的审核,德国已下令暂时关停了6家陈旧的核电厂。总之,此次事件后,可能要放慢全球核能的开发利用,对于石油、煤炭的需求有一定的支撑。

  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对需求的打压逐渐增大,但供应上的剩余产能也在减小。截止到3月18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由2010年12月份的90美元/桶左 右,上涨到110美元/桶以上。WTI原油价格也上涨到100美元/桶上下。这对复苏中的世界经济有一定的消极作用。3月15日,国际能源机构(IEA) 表示,因高油价开始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它将2010年全球原油日需求量增幅下调1万桶至144万桶。与此同时,因补充利比亚的产量缺失,欧佩克闲置产能 降至2008年末以来最低水平,从而削弱了缓冲任何新的供应中断的能力。

  中东局势的发展,加大了国际石油市场上的风险。

  第一, 利比亚局势的升级,只能带来该地区更大的不稳定。利比亚虽然同西方国家有着较深的矛盾,但卡扎菲政权对国家的控制力较强,石油生产与出口较为稳定。但自有 西方背景的反对派发动动乱以来,国家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干扰。3月19日起,以西方国家为首的多国部队更是直截了当地军事打击利比亚。不论卡扎菲是否下 台,其社会结构导致的各派争斗,都将使动荡一时很难平息,石油生产与供应短期内不可能恢复正常。

  第二, 中东地区动荡一时可能还难以完全收场,不安定隐患明显存在。即使亲美的沙特,国内反美势力也大有人在,石油设施很可能成为攻击目标,地缘政治风险带来的油价升水不可能完全消逝。

  第三, 中东动荡发展下去,如果美国等西方势力对该地区的控制力进一步提升,则对石油市场价格的操作与炒作进一步加强。相反,如果中东地区民族与宗教势力抬头,石 油的政治溢价势必提高。且不说社会不稳定因素继续存在对石油生产的干扰和破坏。这两方面情形,均不利于世界石油市场的稳定。

  此外,美元、欧元与日元因各自经济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影响着国际油价的变化。综上所述,当前国际石油市场与价格处于多变的时段,但不是处于十字路口,世界经济持续好转的基本面及供应的不确定性,对油价仍然有着一定的支撑,高位震荡仍然是国际油价的主基调。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