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

侯淇方 原创 | 2007-02-24 21:12 | 投票
标签:  
  
仁者爱人
2007-02-24 20:50:39
 
   “仁”是孔子在《论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对于仁的解释,散见于《论语》的许多条目之中,它以或问、或答、或自语的形式出现,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的阐发。例如孔子的弟子颜回、仲弓、司马牛、樊迟、子贡等都曾向孔子问“仁”,而对于这些才智各异、禀赋不同的学生,孔子作出的答复是相互不同的。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贡问仁,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此外在流传的过程中,各家、各学派对“仁”的不同解释也影响到后世对它的理解。  因为这些原因,“仁”显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人们赋予“仁”越来越多的解释。  对孔子的“仁”的不同理解  有的人认为:仁的含义可以分为三层:一,爱人。包括爱护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追求人的价值。其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努力。其三,无私,忘我,杀身成仁之意。2这种关于“仁”的解释仍然是对于用和体的参杂罗列。
 
   仁最通常的含义是“爱人”, 仁的另一层含义是修身,对道德准则的遵从,仁的内涵和外延可以概括为“爱人、忠恕、务实”三条.
 
   我们知道,与西方哲学相比,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没有对人的精神活动作严格区分,知、情、意三者处于混而未分的状态。按照西方的哲学传统,人的精神活动被严格区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理智与情感处于一种对立的关系,人们或者抬高理智,贬低情感,以理智为最高的善,把道德活动看作是对理智的服从,从而走向理智主义(如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或者突出情感,重视快乐,以快乐、幸福为最高的善,以理智为实现善的手段而走向情感主义(如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等)。在这种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中自然不可能有仁的位置。中国哲学则不同,它没有将知、情、意严格区分开来,情感与理智不是一种对立关系,二者处于合而未分的状态。一方面情感涂上理智的色彩,是为情理;另一方面,理智又带有情感的内容,是为理情。情与理合而未分,融为一体。正是由于中国哲学的这一特征,才产生了仁这一极富中国哲学特色的概念。仁不是别的,是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的混合体,是情理。
 
   仁是情理,是道德生命实践超越的过程和全体,故仁的获得要靠心灵自觉,靠直觉体悟。“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这里的“至”,不是从外而至,而是由内而至,是由内而外的显现。所以从内心出发,便会体会仁,发现仁。不过在孔子那里,仁虽然内在于心,但又不限于心,而是认为通过学习、认知也能实现仁、完成仁。故孔子谈仁,也谈智,常常将二者并举,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雍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知及之,仁守之。”(《卫灵公》)孟子也称孔子为“仁且知”(《孟子"公孙丑上》)。在孔子那里,仁与智存在密切联系。
 
  数千年的中国哲学犹如一股圣泉,是世界哲学的一个源头。这股圣泉汇集了中国哲学史上的千流百派,闪耀着伟大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其中的主流就是影响中华民族甚深的儒家精神,使中国古代哲学称为生生不息的活水,源远流长。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是人生哲学,儒家则是求善的人生哲学,儒家讲仁义道德,将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伦理型的哲学,因而仁,不仅仅是儒家所宣扬的最高的原则,同时也是儒家伦理哲学的基础,是千百年来中华人民所信奉的道德原则。
 
   那么,做到仁是不是很困难呢?其实不然。孔子认为仁就在我们身边,得到仁和做到仁其实很简单——“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只要心里面时时刻刻想到了仁,充满了仁爱之情,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到仁。孔子认为“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即认为做到仁和实现仁,在于个人的意愿和行动,是个人内心良好品德的外在体现,即仁是自动的,自发的。但是‘为仁由己”并非是独善其身,而是以此为基点扩展开去的,是一种提倡大众化的仁,因而孔子在教育其弟子是指出:“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泛爱众”,就是广泛的爱广大人民,即博爱人,而“亲仁”就是亲近由仁德的仁,要真正地做到仁,就必须泛爱。“泛爱论”使仁具有了一个广阔的社会基础,也使仁的境界更加高了一层。“博爱而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人要以仁为己任,必要时“杀身成仁”,成仁就是成全了自己的人格。仁成为了中华民族人格的一个标准,影响了古代众多文人志士,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气节,为了理想,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仁是必须的。 

   仁是儒家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儒家讲求仁爱,比较注重内在精神境界和价值,成人而成己,体现了对人的精神价值和内在尊严的肯定,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民族气节。这是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的。但是“仁”的思想经过封建统治者的御用文人的改造,成了统治人民的思想工具——“三纲五常”,以及后来宋明理学中以仁为基础而衍生的“存天理,灭人欲”,都极大地扼杀了人的天性,使仁的人道主义精神虚伪化,形式化,甚至连仁的主要内容和德目——忠、孝等竟成为了“吃人的礼教”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工具。因而我们在看待儒家精神中的仁的时候,要用公平理性的眼光去分析它,坚持并发展孔子的“泛爱论”,发扬“仁者爱人”的思想,继承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同时摈弃一些糟粕,使“仁“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