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然之第三类永动机
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什么是永远存在的,也没有什么人造机器会不出故障。我们讨论永动机,主要是从能量的获取与释放角度来说。吸收能量—自身运转损耗的能量》=人为的初始能量,这种能量的新陈代谢能够长久存在下去,就表明创造了现实的永动机。现在给“永动机”的定义修正一下,就是说在 忽略机器本身会磨损的情况下,单单考虑其对能量的作用机制上,其能够长久不靠人力,单纯依靠和自然的能量交换,达到长久提供人们所需能量的目的。或者说,给“永动机”改名为“自动能量激发器”。就是说,其能够自动从自然界吸收能量,经过内部的转换,提供给人们使用。
如此说来,永动机需要满足五个条件:第一,不需要人为添加燃料;第二,在通常的环境条件和范围内就能长久运行;第三,能够自己吸取自然界的能量;第四,其吸收的能量不仅能够保证自身的运转所需能量,还能提供额外的能量;第五,处理为人们需要的能量表现形式。
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利用具备永动机的部分特征。但是受制于风速和白天夜晚的程度太大。如果能利用平静的水、不变的永久磁铁和自然温度,利用其自动均衡的效应,则是一个不错的好思路。
纠正人们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永动机不是不需要任何能源,而是不需要人为地不断补充能源。要想方设法利用自然的能量自动补充功能,来代替部分原本的密闭循环系统。就是说,永动机把大自然的能量平衡规律应用起来,让自然成为永动机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对永动机不了解的人,总是拿无中生有地能量创造来做判断是否符合永动机,其实是根本不了解永动机的内涵和现实意义,对能源问题的解决也没有丝毫帮助。我们要的是永动的效果,而不是限制到密闭的狭窄空间范围和能量范围里。永动机的内涵是,利用自然的能量自动补偿机制,来补充机器本身的损耗和转化出额外的可直接利用能量。永动机的现实意义是达到一种机器和自然之间自动自发的平衡循环关系,不需要更多人力干涉,如此一来,减轻了人们的体力和脑力劳动,解决了人们的麻烦和难处,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人类的生存繁衍,以信息、交通、能量三大基本要素的开发创造和灵活使用为前提动力和主要手段。人类的发现的一切规律,发明的一切工具都是以提高这些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方便度为价值判断的。任何促进这些基本资源开发利用的行为,最终会带来人类社会巨大的美好的变化。任何拒绝这些资源的开放共享的行为,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部分负面影响。
不要走入死胡同。从手段和效果来看,永动机的可行性。从手段上看,永动机的能量来源是自然补偿,而现今的能量获取手段主要是人为全过程参与,受到特定自然条件的约束非常大。从效果上看,永动机能长期吸收和释放出能量,普适性强,一劳永逸。而现今的非永动手段,要么是消耗一定的燃料物质,要么需要特定的地理位置优势,造成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破坏,难以为继,造成恶性竞争和浪费。
发明永动机的主要思路就是:自然是能量之源,在能量上能够依靠自然平衡效应自动补充,不需要人为持续补充。
人类历来有三个梦想:长生不老、花不光的钱、用不完的力气。对应的三个宝贝就是:长生果、摇钱树、永动机。
人们搞发明创造,还有一切评论者,喜欢从理论和手段来分析人家的东西,如果手段不符合定义,就人为是错误的。其实,如果从效果入手,不管是通过传统实践,还是超越了没道理的条件限制而取得结果,就等于实现了目标。也就是说,解决问题有两大途径,第一是就事论事,第二是从目的入手,另辟蹊径,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让原先的方法失去意义。
王建然运用独特的平衡体验超论思维,有极大可能解决“摇钱树”问题。财富第三极爱心循环系统致力于解决全人类的“摇钱树”问题,如果让世界上的一切免费,就比摇钱树要达到的效果更好。超论思维提出“第三类永动机”的概念,突破传统的受局限的逻辑思维,如果让机器可以长久循环,而其消耗的能量外界自然环境可以自动补充,无需人为持续提供支持,充分利用大自然环境的能量均衡效应,那么和真正永动机的实际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
还有关于“长生不老”的问题,则比较棘手。在人类现有的能力下,有事做,注意身心健康,饮食平衡,提高生存质量,做个好心人,消除压力,心存希望,不白活一回,可能更有意义。
如果长期的问题不能改变,那么改变现在自己就能改变的,是更好的选择吧。
下面仅就永动机问题详细论证一下。
首先提醒大家一下,我们的现代科学是存在很多误区和盲点的,是非常不可靠的。用现代科技做标准,来判断一切新事物的可能和真实与否,当然更是不可靠的。大家对自己的新发现,新发明要有信心,积极地否定现代科学的误区和盲点,我们人类才能进步。更不要被打着所谓真科学,实际上漏洞百出的科学幌子,来说三道四的人吓倒。我们应该知道,因为出于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利益考虑,一些人总是对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这样的人,是不可理喻的。事实胜于雄辩,让我们用新的事实说话,去探索事物的真正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