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中国医学教育之八大怪现状

戴天岩 原创 | 2008-08-19 12:49 | 投票

 

中国医改红灯区博客 戴天岩

 

今天来谈中国医学教育的问题?希望能对医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也是笔者对从事医学教育以来的总结。

1中国医学教育之八大怪现状

中国的医学教育已经患了一种怪病,如果不能让医生赚到钱、不能提高知名度,如果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这种教育对医生本身就是多余的了,多数情况下,教育都是形式教育,缺乏主观能动性、缺乏需求的拉动,医学教育演变成了“名利工厂”,以下介绍八大怪现状。

1.1中国医学教育的非社会化和非市场化

中国广大的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是社乡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长期缺乏系统的医学教育,因为有很多:一、国家没有系统的政策支持;二、多年的社、乡卫生经济崩溃的局面;三、营收的状况不容许个人或很难提供培训经费,来维持自身的素质提升等。

没有教育经费和卫生经济环境不好,教育培训公司不愿意参与其中,这是市场化规律的结果,是一个常态。这种非社会化和非市场化的状况,只能导致教育跟不上,要么是通过政府的手段,长期的基层医生素质低下是必然的。

1.2 中国医学教育除了形式还是形式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的弊病是“个人办企业”,大部分集中于医疗机构的医生个人,形式就是办培训班、学习班、研讨会,医生是每天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工作人员,对于这种招生、招商、落实培训场地、确立主办承办单位、收取培训费、注册报名、组织会务工作、颁发学分证等大量的工作,医生的个人怎么完成?如果医生不是由该医疗机构的所有人支持来完成,自己应该怎么完成呢?一、自己个人垫付经费来组织整个培训工作,不太现实;二、不得不压医药企业来做这个事情,医药企业一直就是受害者和弱势群体,我们得承认这个事实。三、让医药企业出赞助寻找第三方会议公司来操办,哑巴吃黄连,医药企业只能得到形式的赞助回报条件,企业还乐得屁颠屁颠的。

中国每年的继续医学教育,除了好医生和双卫网是远程培训的公司形式,客观地说,其他还没有公司化运作的,除了颁发学分,还有什么动力?没有医生的学分,继续医学教育基本上会全线崩溃,这就是中国的现实,建立在一个没有市场需求基础上的医学教育形式,又能够走多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基本上提供专家的名利场条件:一、通过压榨医药企业赞助来获得利益;二、通过讲课来获得扬名机会。

中国的继续医学教育,培养培养了医生的“运动战”能力,全国范围的为了学分东迸西突,全国培训受众南北东西大迁徙,除了创造了医药临床推广经济的虚假繁荣,除了攒够医生每年的学分,对基层医生的教育和素质提高能有多大作用?中国大多数地区(社、乡)存在缺医少药现象,要实现中国的医疗卫生繁荣,不解决基层(特别是社、乡)的医生的教育问题,卫生经济能得到发展吗?

1.3中国民营医学教育的“教育非教育”模式

1.3.1保健品医学教育模式

保健品医学教育模式,是最常见的一个忽悠患者或亚健康人群的模式,大量的保健品、功能食品、制剂产品的销售多通过会销完成,无论是专家医生,还是保健品公司销售人员,都是把保健品当药,忽悠社区和农村中老年人是最常见的做法,通过一个专家讲授保健课、健康教育课程,然后采用人员现场说服并高价兜售保健品,这个教育模式的目的是销售产品。

1.3.2药品临床推广医学教育模式

药品临床推广医学教育模式,是医药企业和医生的双忽悠模式,通过各种会议、研讨会、培训实现诊疗和药品功能宣教,目的只有一个,是促进药品的临床使用量和沟通专家情感,促进专家和医生大处方和处方用药量,这是商业贿赂的一个辅助手段。医生愿意参加到这些活动中来,总有一二三四动因:一者是医生需要寻找合适的产品,来增加自己的灰色收入能力;二者,就是被医学教育蒙蔽了眼睛;三者,就是和医药企业人员的感情因素;四、被医药企业人员忽悠了。

1.3.3硬质医疗产品推广模式

硬质医疗产品推广模式是一个忽悠患者或亚健康人群的模式,如治疗仪、理疗仪、血糖仪、按摩仪等等,无非都是不用药就能有控制“十高一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HbA1C、高尿酸、高尿微量白蛋白、高炎症反应、高胰岛素血症、高体重、免疫力低下)的神话效果,推广方式主要还是通过患者教育来实现,更有甚者还送免费旅游,价格自然就是加到产品中了,手段只有一个:煽情。

1.3.4医疗技术教育忽悠模式

医疗技术教育忽悠模式是一个医药行业协会或医疗技术推广机构忽悠基层医生和基层医院的模式,这是利用基层医生素质低和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差的现实,向其推广各种医疗技术,大多数机构是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卫生厅局的三产公司、医院的合作或三产公司、十年百项项目单位、科研院所等),大多情况下,是签订虚假合同敛财得多,如糖尿病综合防治等,只要是合同款一到帐,服务也不了了之了。建议各个卫生局好好查查,看看基层医院究竟有多少这样的商业欺诈合同?

1.3.5授牌授勋授证的教育卖牌模式

至今,仍然很猖獗,什么天使工程、什么爱心工程、什么救助计划,多来源于协会和企业,一个教育活动演变成授牌、授勋、授证的教育卖牌模式。协会本来就不是慈善事业的地方,如果不能产生利益也是不会做的,协会唯一的资源就是从政府那里争取到点政策,于是,授牌、授勋、授证的教育卖牌模式就是协会运营的主要模式,一个“国”字头的医药卫生类协会,大约有几十个分会,每个省一个分会、全国的专业分会,于是给予医院门前挂满了各种牌匾,都是这些协会搞的,其中有很多机构还是打着卫生部、卫生厅局的名义,当然这些牌匾、证书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私刻公章搞的,又多又乱又烂,搞得医疗卫生行业乌烟瘴气,协会是忽悠了医院,医院反正是忽悠患者,一个“乱”字了得。作为政府要全国范围好好检查一下,我相信,大多数牌匾都是除了卖废铜烂铁外,没有任何价值的。

1.3.6免费产品和服务体验的教育的陷阱模式

免费体检和免费检查、免费义诊,良莠不齐,大多数时候,都是忽悠患者的卖产品和服务模式,都隐藏着陷阱。有病不到医院医治,目的还是为了图省钱、图便宜、图疗效好,殊不知,医疗机构或企业干这个事情也有成本的,都是追求“地底下”或幕后的东西,作为我们老百姓还是要好好想一想,多动脑子,不要冲动就医,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就医。

1.3.7民营医院拉人头教育推广模式

牛皮癣广告、公交电视恶俗肛肠广告、社区拉人头做教育,是病不是病,拉到医院都有病,包治百病很常见,民营医院的不规范之处之多,不胜枚举。

1.3.8中国医学教育的寡头垄断程度

继续教育,无非是好医生和双卫网,拿到了入门证,其他的不发牌照给你,就定义你为非法,于是寡头垄断就产生,无疑违反了200881日实施的国家《反垄断法》,估计卫生部、好医生和双卫网会接受更多的反垄断起诉,放开牌照的限制只是时间问题。很明显,很多的专家只要依附于公司,都有能力能做好一个教育培训项目,有技术门槛吗?没有。大量的有人、财、物力的远程教育公司是完全有能力做这个事情的,不放开牌照没有任何理由。

职称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谁有办法职称资格的能力,就能够获得垄断的利益。

毕业后教育,这是一个还没有兴起的“蛋糕”,已经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估计等真正做起来,也是4-5年之后的事情了,而且,也不可能属于哪一家的专有项目,一定是一个体系化的、国家的、多部门和多企业协作的工程。

远程学历教育,目前全国有68所远程教育试点学院,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方交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等,涉及网络医学教育(即远程学历教育)的有16所之多,目前的状况是:一半是卫星远程教育方式,一半是互联网远程教育方式。因为有校外教育中心,可以自主招生,能够颁发学历证书,自然就有庞大的需求,有了学历教育费,就有技术服务费的产生,难的是,一个大学多选择一个技术服务公司,门槛高、公关成本高,大多数情况下,学历教育费都是通过各种合作、股份形式转嫁或流向技术服务公司,实质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国有单位法人主体的缺位,这又有什么办法。对于这个状况,一是要扩大试点的范围,去规范化操作、制度化保证;二就是保证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加强对全国医学教育技术服务的服务费率标准制订和限制,形式和卫生部的招标采购服务费率同。远程学历教育的推广,总会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产生,但还有很长的过程要走,毕竟卫生部和教育部之间还有一个大部制协调的问题,很难在朝夕解决。

2中国医学教育的种类和“瓶颈”

表:医学教育类别

项目

推广方式

垄断性

内容

瓶颈

备注

学历教育

试点

 

专、专升本

瞬间实现卫生人员的中专和大专、本科化升级的政策压力,大部协调有一定难度

1.学历诱惑;

2.晋升资格的学历要求;

继续教育

传统集中

 

提供学分

分散

强制性

远程教育

寡头垄断(好医生和双卫网)

提供学分

 

1.政策风险;

2.强制性;

专科医师教育

培训基地

 

覆盖16省、34基地

招生范围窄

强制性

全科医学教育

 

 

 

推进缓慢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毕业后教育

规划和研讨阶段

 

建立全国的毕业后教育体系和复杂工程

1.关于教育的政策和规划问题未解决;

2.经费的来源问题未解决(《卫生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章程》:卫生部委员会设立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经费,实行个人分担、单位支持、政府资助、社会捐资等多渠道筹集的方法。)

1.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牵头;

2.向强制性发展,市场化没有出路;

村医教育(面向社、乡医疗机构)

民间试点

 

 

规模大、资金弱

 

职称培训

卫生厅局和协会

区域垄断

有证书

地域零散、传统培训

对晋升有帮助

医疗技术导向培训(如十年百项)

卫生厅局科教处和医疗机构

项目具有垄断性

授牌、授证、带学分

组织单位缺乏人、财、物力

目前,没有大成效

卖产品的现场教育

医疗机构

分散

1.针对患者免费体检、免费产品尝试;

2.针对医生的学术推广会;

对医学教育没有什么大帮助,只对产品推广有帮助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影响

中国医改1017会议确立了中国医药卫生改革路线,中国医改的推动无疑促进三甲医院担负辅导社、乡医院的重任,从长远看,中国的医学教育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广大的社、乡卫生经济的复兴,正需要医学教育带来突破和转变。

3.1学历教育从社乡突破

如果解决村医非学历化、低学历化的问题,在大部制协调的基础上,需要解决学历证书的合法来源问题,也需要解决社、乡卫生人员的合法持证上岗问题,对社会的素质提高没有实质性提高,只是形式和名义提高而已。

3.2政策性手段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教育问题

政策性手段从两个方向:一、是对基层医疗人员的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应该有一个刚性的政策,即强制性的规定;二、基层医疗人员医学教育的费用还得政府来买单。

3.3医学教育市场化的问题

医药体制改革后,医学教育如果不能有市场化的成分,都由国家来买单,谈社、乡卫生经济的复兴都是空话,毕竟政府的计划是不能驱动整个经济的。

3.4传统集中教育培训方式会逐渐淡出,取代以远程教育方式、高端标准化医学教育课程会方式

远程教育的社会适应,就是一点对多点,能够对广大的群体做好点播服务,当然,辅助做好两件事情:一、强化互动性交流;二、安排动手实习实践和实习基地的建设。

3.5医学教育和医学媒体集团产生

集团的产生,多要有政策性限制和获得资格认可,类似好医生、双卫网、上海文广“卫生健康频道”等,依附与强制性政策获得寡头垄断利益;另外,就会有部分的市场化各类教育公司,多在垂直领域,如糖尿病技术服务、长城会等。

4中国医学教育与医生的关注点背离

医改后,对于大多数的三甲医院医生将进入到无名无利的时代,医生的关注点也发生便宜,原有的医生关注点多为名与利,以三甲医院的高端路线教育将被打破;社、乡医学教育将被提到日程上来,政府投入的费用有限、卫生经济脆弱,需要的是教育的幕后英雄和普及教育专家。

表:中国医学教育与医生的关注点

三甲医院医学教育方向

三甲医院医生的关注点

社、乡医学教育方向

社、乡医生的关注点三甲医院

政府主导的辅导教育

不以获得知识为中心,追逐名

无名

获得知识

政府财政支持的教育导向

追逐利

无利

获得资格和职位晋升

 

5中国医学教育的出路和政府干预办法

医改后,中国基层医生的素质要全面提高,首要就是扩大医学教育的范围,加大广度和深度,应该有五个路线图可以采纳:

5.1行政和政策干预性教育

行政和政策干预性教育,即强制性考试、教育方式,如执业资格考试、继续教育,提高医生的普遍待遇水平,但是强化竞业禁止,加大商业贿赂的终身禁业力度。医学教育集团多依附于此而产生,没有强制性,医生没有动力、没有钱,这个教育活动就很做了。

5.2重点在社、乡,重点在扶持政策

真正的医学教育在三级医疗网的社、乡医学教育,也是真正的目标需求,有需求但教育经费欠缺,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需要制订扶持中小医学教育、医疗服务公司的鼓励政策,而不是处处要牌照、设置门槛准入,采用补贴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大量的中小医疗服务公司都参与到中国社、乡卫生经济的建设中,中国的卫生经济才能得到真正地发展。

5.3关于商业贿赂和个人从事医学教育或技术服务的问题

没有人力、物力、财力,只有专家自己,从事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必然导致压迫医药企业的局面产生,商业贿赂想堵也堵不住。建议所有的医学教育都由法人单位(医疗机构、医学教育公司、科研院所)来承担,不容许专家个人从事医学教育活动,这样就可以形成医学教育的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对于医疗技术服务,也同样存在这样的状况,可以估计拥有个人技术(非单位技术)的专家和企业共同成立合作公司去推广技术,鼓励医学教育、医疗技术服务在基层(社、乡)的社会化。这是杜绝直接商业贿赂的一个手段。

5.4高薪和重罚的问题

很多政府官员和专家认为,在医药卫生行业可以推行高薪养廉,当然,要鼓励医生一辈子从事专业的钻研,但是,要改变大多数医生(特别是科室主任)的求利意识就需要重罚,发现一次贿赂行为终身禁业。首先是基层的医生比较欢迎,因为他们一直处于“地底下”,但是三甲医院的重权主义和重商主义者们(科室主任)会跺脚投反对票,恰恰是他们才拥有最大的发言权,所以,改革要革自己的命和自己的饭碗,这显然不现实,改革难度自然很大。

5.5谈远程医学(远程教育、远程诊疗服务)问题

何谓远程医学?通过远程的卫星或互联网络等手段对终端客户实现视频等医学信息广播或交互的行为。远程医学教育,在中国至少有中小公司上千家以上,大型的远程教育公司有双卫医学技术培训中心和好医生继续医学教育中心,从事广播服务的有上海文广《卫生健康》频道、数字电视《百姓健康》频道、24小时医学频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数字电视《家庭健康》、《百姓数字健康》等,从事远程诊疗的有军卫网等,此外,还有从事医学学历教育的远程技术服务公司。

出于现场教育、集中服务、零散非标准化等问题都加重了费用和服务质量,采用远程医学服务是一个大趋势,但是现在对远程医学服务多要经过审批:一、广电局的视频服务审批(如《广播电视视频点播业务许可证》);二、卫生领域的认可。

如果按照上述的方式来定义合法,在中国的80%以上的远程医学服务公司的服务行为都是非法了,因为中小公司没有这么大的精力和财力去争取牌照,在中国从事远程医学主要有三类:一类是视频硬件和视频软件的公司,如保利、爱斯利、V2、华平、福瑞特、视高等公司;二类是视频技术服务公司,这类公司以专注医学领域的软件技术服务为主导,目的是解决视频技术问题;三类是从事医学服务的公司,这类公司集服务与技术于一体。以上三类公司,中国能有多少单位获得牌照的?

个人认为,对从事医学视频服务的公司,建议只进行形式审核,鼓励发展医学视频服务,这样对整个医学服务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如果政府采取堵、限、禁的做法,也基本不可能限制这个行业的发展。(戴天岩)

 

注:文章疏漏错误之处请多指教,欢迎医药卫生人员参与讨论行业状况和可研项目,戴天岩msn:davad311@hotmail.com

 

来源于:中国医改红灯区(http://blog.sina.com.cn/cnyr)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