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的囍与忧的过去和未来(3)

胡伟新 原创 | 2009-10-01 19:19 | 投票
        时不我待,看惯了硅谷商战的李彦宏十分清楚时间意味着什么,尽管手中仍有价值50多万美金的Infoseek股权没有兑现,但他却义无返顾地决定离开了。

  第二部分:创业百度营销高手本色初露

      成功取信于风险投资人并拿到超出预想的投资,依靠市场感觉通过精打细算扛过互联网的寒冬,李彦宏初步展现出了一个商人的经营天分。

      找投资就是"营销"自己

      在一般人的眼中,风险投资商们个个都是人精,他们对技术本身不见得有多精通,但商业敏感却超出常人。尤其在硅谷,商业模式相似的创业计划满天飞,聪明的投资者只有更关注执行这个创业计划的人,浅白一点讲就是投资的关键是要投对"人"。

      李彦宏自然非常清楚这一点,要想能够拿到风险投资,首先要将自己"营销"给这些投资人,要让投资人对自己产生充分的信任。如果投资者不信任自己,随便派个财务或别的什么高管去公司坐镇,形成外行干涉内行的局面,这无疑会影响做事的效率与热情。

      1999年的10月到11月,本来不爱开车的李彦宏整天开车在旧金山沙山路(美国西部的风险投资集中地)走门串户,寻找合适的投资人。当李彦宏、徐勇把创办中文搜索引擎的想法抛出,引来了好几家风投要追着投钱。在当时的环境下,"中国、网络"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卖点。但在送上门的美元面前,李彦宏的前提就是要求投资者对搜索引擎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在中国大陆,因为投资方不能持续支持而死掉的项目并不少,其中有些项目回过头来看,的确有着不错的前景,关键是没坚持到最后。

      千挑万选之后,李彦宏和徐勇最终和PeninsulaCapital(半岛基金)和IntegrityPartners两家投资商达成了协议。而据说协议的达成完全是因为李彦宏的一句话。

      一位投资人问李彦宏,你多长时间能够把这个搜索引擎做出来?李彦宏想了想,说需要6个月。"多给你钱,你能不能做得更快些?"对一般人来说,只要能拿到投资,对于投资人的要求,往往想都不想就拍胸脯,何况是增加投资。但李彦宏却迅速地拒绝了对方的提议,表示自己必须要进行认真的思考。这对于风险投资商而言,无疑吃了一粒定心丸,使他们相信自己面前的这个中国年轻人,是值得信赖的,因为他不会说大话。事实上,李彦宏承诺6个月的工作量,4个月就做出来了。"Robin从来不说大话",后来百度上市后,员工谈到老板李彦宏时,评价最多的也是他对承诺的极为认真。

      同时,投资人在亲耳听到Infoseek的威廉·张证实李彦宏的技术水平的确能够排进世界前三时,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本来李彦宏想融资100万美元,而充满信心的风投们却又追加了20万美元的投资,执意给了120万。占百度25%的股份。随着后来百度的盈利与上市的骄人战绩,这一笔风险投资可以说是这两家投资机构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1999年圣诞节,怀揣着资金的李彦宏回到了北大开始创业,一切也许是巧合,8年前他起身去美国的时候,也正是圣诞节。

      商业判断驱走互联网寒冬

      在互联网低谷时期的大背景下,百度从一开始就能够迅速地在国内搜索领域站住脚跟,与李彦宏的商业直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当百度还没有实现盈利的时候,已经将国内其他同类公司甩在了后面。

      在李彦宏刚着手创办百度的时候,国内也有"搜索客""悠游"等为数不多的专业搜索引擎公司。同时,一些门户网站,如搜狐等,也研发自己的搜索引擎业务。但这些搜索引擎公司往往只是着重于向客户销售搜索引擎软件以及系统,而门户网站则仅仅是把提供免费搜索引擎服务当作提高访问量的工具。

      李彦宏看到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问题--销售整个软件或系统给客户往往会因为价格和后续服务产生问题,对于门户而言,一次性花大价钱购买一套搜索引擎经济上不划算,况且由于产品出售后维护往往也是问题,所以很多客户一度拒绝搜索引擎。于是百度采用了美国已有的Inktomi公司模式,按照客户网站的访问量进行收费的方法,如此一来无疑减小了客户们承担的经济压力,为此,百度曾旗帜鲜明地喊出了"在你成功的背后"的口号。

      就这样与流量挂钩的付费模式很快受到各大门户网站的欢迎。同时,由于李彦宏在搜索上的顶级技术资源,也为公司的专业性提供了足够保证。百度推出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所有大的门户网站都成为了百度的客户。

      李彦宏对商业危险的判断也帮助他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按常理,一般人当拿到风险投资后,一定会大把烧钱,例如租高级写字楼,配置先进的办公设备,但李彦宏却不同,"我所见到的创业型公司条件是非常艰苦的,我当时判断美国的风险投资商在中国会吃大亏。"凭借华尔街和硅谷的经验,李彦宏知道在互联网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他一直谨慎地花着那120万美元--投资商曾要求他在半年内"烧光"120万美元,李彦宏却保守地做了一年的预算;为省钱,办公地点就设在了自己的母校北大资源宾馆的两个大房间里……这也换来了员工对李彦宏的又一个绰号:"抠门老板。"

 [1] [2] [3] [4] [5]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