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的成本与权力的价格
“你看到我手上拿的这个东西了吧,表面上看它是一个大哥大电话,实际上,它是一个刮胡刀,这样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也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刮胡子。至于这个表面上看是一个刮胡刀,其实呢,它是一个吹风机。”《国产零零柒》中的经典对白——每次看到山寨机我都忍俊不禁。
撇去山寨机的诸多“无厘头”的创新机型不说,我饶有兴趣研究了假冒伪劣这块,当然他们现在有个名字叫“高仿机”。一部高仿的N95不到1千元的价格,货真价实的N95在品牌卖场中没有4千是拿不下来的。就目前所知,两者成本差异大约有这些:
(1)做工与选料;
(2)营销渠道;
(3)逃避售后服务;
(4)企业运营成本;
(5)税收;
“你看到我手上拿的这个东西了吧,表面上看它是一个大哥大电话,实际上,它是一个刮胡刀,这样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也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刮胡子。至于这个表面上看是一个刮胡刀,其实呢,它是一个吹风机。”《国产零零柒》中的经典对白——每次看到山寨机我都忍俊不禁。
撇去山寨机的诸多“无厘头”的创新机型不说,我饶有兴趣研究了假冒伪劣这块,当然他们现在有个名字叫“高仿机”。一部高仿的N95不到1千元的价格,货真价实的N95在品牌卖场中没有4千是拿不下来的。就目前所知,两者成本差异大约有这些:
(1)做工与选料;
(2)营销渠道;
(3)逃避售后服务;
(4)企业运营成本;
(5)税收;
(6)国家入网检测等费用;
营销渠道以及运营成本恐怕需要问责的是正规企业的运营效率问题。
按 照行内人的意见,在缺乏管制而只有道德约束的情形下,不少山寨机难免有些偷工减料的嫌疑。但是整个珠三角完备的供应配套,除一些特殊选料做工难以完全仿制 之外,使得普通机型成本方面已经无太大差异。iphone出台后,在中国一夜之间冒出来不少“表弟”。做工之精细,功能之完善,充分证明了山寨企业的实 力。目前的趋势,甚至国外名牌才推出概念机或图纸,国内山寨企业就能抢先做出机型来,不明就里的消费者把李鬼当李逵,李逵当李鬼,真够让人哭笑不得。消费 者拿脚投票,可能更能说明问题。我们有一半同事都换成了山寨机——好歹也是大学教师,不会穷到什么程度吧——除了功能丰富,性能稳定之外(MTK平台经过 了数以亿计的手机测试,能不稳定吗?)之外,也没见有什么安全问题。
http://www.shanzhaiji.cn/photo.html?/uploads/userup/0808/2P94KCF5.jpg
营销渠道以及运营成本恐怕需要问责的是正规企业的运营效率问题。
按 照行内人的意见,在缺乏管制而只有道德约束的情形下,不少山寨机难免有些偷工减料的嫌疑。但是整个珠三角完备的供应配套,除一些特殊选料做工难以完全仿制 之外,使得普通机型成本方面已经无太大差异。iphone出台后,在中国一夜之间冒出来不少“表弟”。做工之精细,功能之完善,充分证明了山寨企业的实 力。目前的趋势,甚至国外名牌才推出概念机或图纸,国内山寨企业就能抢先做出机型来,不明就里的消费者把李鬼当李逵,李逵当李鬼,真够让人哭笑不得。消费 者拿脚投票,可能更能说明问题。我们有一半同事都换成了山寨机——好歹也是大学教师,不会穷到什么程度吧——除了功能丰富,性能稳定之外(MTK平台经过 了数以亿计的手机测试,能不稳定吗?)之外,也没见有什么安全问题。


更 何况正货能给我们的售后服务就让人满意吗?三星U708用了没到一年,现在在维修中心躺着呢。三四百元的维修费,够买一部山寨机了。不少做大的山寨企业开 始推出售后,据说一年保修什么的,以山寨机组装的低复杂性,其售后成本也可以预期。更何况不少人是改了消费习惯,一部手机再不做用5年的打算,而是一年用 一部扔一部,坏了也不可惜。
剩下需要计算的的基本上就是税收、入网检测等政府的管理成本了。山寨机与正牌机价格差异这近3/4价格中,质 量的差异显然占不了这么多。这可以引出一个问题:这当中权力的价格到底为多高?为什么尽管国家将入网费用降至原来的2/3(20万/部),并在深圳本地开 设了检测分点,加快了手机入网速度,山寨企业仍然宁愿死也不接受招安?从这当中或许能够看出进入体制内部运转的成本。理解“国情”的人并没有吃惊,因为这 与中国行政成本全世界最高的印象是一致的。早年用手机的人或许还有些印象,手机入网每年要收取50元的无线电管理费。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某市无线电管理委员 会(无委会)只有4个人,每年收入却以亿来计算。
开设个权威认证美其名曰管理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收钱,这恐怕是如今政府上上下下通晓的最合法的“富国”手段,几乎贯彻在所有行业。前几个月因为学生问起电子商务师认证的事宜,特意去查了一下,居然搜索若干个国家不同部门认证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认证。
剩下需要计算的的基本上就是税收、入网检测等政府的管理成本了。山寨机与正牌机价格差异这近3/4价格中,质 量的差异显然占不了这么多。这可以引出一个问题:这当中权力的价格到底为多高?为什么尽管国家将入网费用降至原来的2/3(20万/部),并在深圳本地开 设了检测分点,加快了手机入网速度,山寨企业仍然宁愿死也不接受招安?从这当中或许能够看出进入体制内部运转的成本。理解“国情”的人并没有吃惊,因为这 与中国行政成本全世界最高的印象是一致的。早年用手机的人或许还有些印象,手机入网每年要收取50元的无线电管理费。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某市无线电管理委员 会(无委会)只有4个人,每年收入却以亿来计算。
开设个权威认证美其名曰管理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收钱,这恐怕是如今政府上上下下通晓的最合法的“富国”手段,几乎贯彻在所有行业。前几个月因为学生问起电子商务师认证的事宜,特意去查了一下,居然搜索若干个国家不同部门认证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认证。
当 权力成为谋利的工具,利用认证等手段设置门槛,带来了体制内运转的高昂成本,其必然诞生体制外循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明规则失败的结果,将会是 潜规则盛行。山寨机只是其中一个出头鸟罢了。很有理由相信大量领域内存在着体制外循环,在国内大量分布着地下钱庄、超生游击队、直排热水器都是此例。而前 阵子我著文论述的北京工商局+名索网组合以及国家质监局+中新国检组合也是当中的反面角色,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而所有例子的本质只有一个,失去监督的权 力最终都沦为与民争利的暴力工具。
山 寨机的崛起,其极具狼性的产品模仿、跟随、创新、销售文化足以让我们正规企业汗颜。如果我们把这个与50多年前正规军打不过游击队的情形相类比,能够说明 些什么问题呢?从历年来国家许多政策的实施来看,为什么一管就死,而不管或少管的领域(譬如电子商务)反而做得更好呢?值得思索。
我面前是一部正规军深恶痛绝的冒牌货,山寨大王们总能别出心裁地给它一个让人肃然的名字——多普达S1高仿。而现如今对普通消费者来讲,“高仿”这个字眼,还有了些无政府主义式的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