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进入战略调整期

刘陇华 原创 | 2013-01-08 09:27 | 投票
  

  光伏业界人士今年越来越烦,欧美双反、财务危机、退市警告、组件降价……一连串的负面消息接撞而至,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哗啦啦倒了下来,势不可挡。大家一下子感觉到了冬天的气息。停产、裁员、跳槽……没有人能hold住。

  下半年中国国内政策向好,十二五规划的光伏装机目标一升再升,从5GW节节上调至21GW以上,似乎还停不住,按目前的状况来看,还有上调的苗头。国家能源局官员在一些场合也表达了这个想法。

  尽管国家在应用层面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但是似乎也无法阻挡生产企业江河日下的颓势:亏损的仍然在亏损,欠债的仍然看不到偿还计划,库存降不下来、财务危机得不到缓解。迫不得已,光伏老总们隐退的隐退、跑路的跑路,去海外“催账”的也不知道还会不会回国……光伏产业究竟何以至此?还有没有明天?

  从市场层面看光伏产业“低迷”的本质

  

  光伏产业出现今天的这种状况,业界和舆论界难免怨声载道。大家紧盯着产能过剩吐槽,有人说是中国光伏产业严重依赖国际市场酿成的恶果,有人说是中国各级政府盲目跟风上光伏项目造成的局面,还有人说中国政府给光伏企业补贴让欧美抓到口实。总之,抱怨政府、抱怨政策、抱怨官员、抱怨投资、抱怨投资者、抱怨企业家……舆论界弥漫着滔天怨气。

  各种抱怨包含了各种假设,假如中国光伏产业当初不依赖国际市场,就不会有今天的被动局面;假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计划的批复光伏项目,就不会出现产能过剩;假如中国政府不给企业补贴,就不会有欧美双反。

  这简直是狗屁逻辑。

  大家想想,如果不依赖国际市场,中国的光伏制造业能发展的起来吗?真实的状况是欧洲的政府对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的补贴带动了中国的光伏制造产业。这个事实人人都知道,但是一些人在评价光伏产业的时候忽略了这个基本的逻辑结构。

  对于产能过剩的现象,刘陇华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基本符合市场经济特点。所以不要抱怨,不要怪罪。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2010年,世界光伏市场恢复到空前繁荣的水平,欧洲光伏市场需求旺盛、利润空间大,未来预期还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资本的最大特点就是趋利性,光伏制造业能赚钱,谁不愿意投资?这时候,企业家对光伏的兴趣高涨,投资者的积极性高,银行也愿意贷款,地方政府自然乐意上光伏项目。所有事情自然而然,没有任何一厢情愿。

  2011年2月,刘陇华到江苏高邮市考察的时候,发现波司登投资60亿,声称要再造一个“尚德”。其汹涌气势不可抵挡。

  市场有需求,企业就要供应。市场有利润,资本家就争相投资。这很正常。如果在这个时候,政府站出来对投资进行干预,限制投资规模,这才不符合市场规律。后知后觉的抱怨者往往忽略了这个基本的事实。

  这期间,中国在应用市场也做了一些事情。2009年首批光伏特许权招标10MW,2010年第二批扩容至280MW。特许权招标的目的就是对上网电价进行摸底,摸清了市场底子,一边推出合理的上网电价。但是,国内上网电价的迟缓举动和国有企业在特许权招标项目中的控制性特权优势,让中国的民营光伏企业家极为不满。两次特许权招标结果激怒了国内的民营企业家。业界在这段时间更大的呼声是呼吁快速启动国内光伏发电应用市场,给民营企业必要的成长空间。2010年11月,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在南京主办的光伏大会上,民营企业家的愤慨得到了一番宣泄,2011年1月,由刘陇华倡导并发起的中国新能源战略总裁峰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他们的愤慨又得到了一轮彻底的宣泄。

  现在回顾起来,2010年,中国光伏产业最切实的实际行动就是扩张产能以适应欧洲市场的需求,2010年中国光伏产业最强的声音就是呼吁启动国内市场。也许这种呼吁本身就包含着对产能扩张的担忧,但是,无论如何,在欧洲市场的现实需求和中国、美国等新市场的潜在需求的诱惑下,制造业无法不扩张。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政府如果胆敢加以阻挡,就是被冠以管理越位的指责。

  如果当时政府限制产能扩张,公知们为指责政府伸手过长,干预过多。当时不干预,待到现在产能过剩、库存高筑,公知们又指责政府当初政策引导失误。无论如何,隐患就在此时被埋下了。

  据刘陇华2010年冬天在江苏、上海等地调研时发现,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家,抑或银行,当时谈起光伏产业的前景,无不满怀憧憬、一腔热血。在这种情况下,谁来抑制扩张?如何来抑制扩张?

  看看政府官员、企业家油迹渍渍的两腮荡漾着豪情万丈的浅笑,你根本就无法先知先觉的看透接撞而至的危机。

  然而,紧接着,谁也不愿接受的风刀霜剑接踵而至:欧债危机爆发并愈演愈烈、欧洲国家相继削减政府补贴、美国双反调查……一刀比一刀狠,一刀比一刀砍得重,积聚了巨大发展势能的光伏产业怎能不遍体鳞伤。

  2011年3月,刘陇华在江苏一些组件企业调研时听到最多的声音是:成批的光伏组件运抵欧洲港口无法靠岸卸货,订单毁约的消息如同三月里纷飞的桃花瓣一般,零落成泥。危机就这样来临了,并且每下愈况,愈陷愈深。

[1] [2]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