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格局下的电力发展方式转变研究(4)

张运洲 原创 | 2013-02-06 11:58 | 投票
    表1  2010~2020年我国发电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变化情况

  
  2. 优化煤电开发布局,实施输煤输电并举,在晋陕蒙宁新等西部北部煤炭产区大力发展煤电一体化的大型煤电基地,构筑安全稳定经济高效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

  未来煤炭新增产量主要分布在内蒙、山西、陕西、宁夏、新疆等地,煤炭生产重心逐步西移、北移,煤炭生产、消费不平衡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剧。我国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稀缺、环保压力大、电煤供应安全保障程度低,已不再适宜继续大规模新增煤电。

  未来我国新增煤电应主要布局在煤炭资源富集的晋陕蒙宁新等省区,新增煤电装机可以占全国的60%以上。重点建设煤电一体化大型煤电基地、加快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完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提高中东部地区能源电力供应安全保障程度。

  图5  我国大型煤电基地

  加快发展跨区输电,有利于提升能源和电力供应安全水平,能源、环境、经济等综合社会效益更好[4]。

  与输煤相比,特高压输电经济优势显著。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经济距离可以覆盖从我国主要煤电基地到东中部负荷中心的广大区域。采用近期送受端煤价差进行测算(送端――晋陕蒙宁新等煤炭产区,受端――华北电网京津冀鲁、华中电网鄂豫湘赣、华东电网四省一市等),特高压输电到东中部负荷中心地区,到达受端的落地电价比受端煤电标杆上网电价低0.06~0.13元/千瓦时。

  输煤输电并举,可以有效提高输送效率。目前我国“三西”地区外送电煤的平均发热量约4700大卡/公斤,据测算,与输送6300大卡/公斤的洗精煤相比,浪费铁路运力约2亿吨。公路大量外运煤炭,消耗宝贵的成品油,极不合理。研究表明,2020年,通过输煤输电合理分工,加快发展输电,“三西”地区输电规模应达到1.4亿千瓦,可承担“三西”地区煤炭外运约3亿吨。按输电替代铁海联运1亿吨、公路2亿吨计算,可节约铁海联运过程中电动机车耗电14亿千瓦时、海运消耗燃油45万吨,降低公路运输损耗折合300万吨燃油。

  输煤输电并举,有利于降低煤炭开发和利用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消费大量煤炭,导致大气污染严重,已超出环境承载极限,中东部地区已基本没有环境空间。而西部地区排放总量小,还有较大的煤电建设环境空间。在生态环境影响方面,输电比输煤更能促进我国环境空间优化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一是可以减轻中东部负荷中心地区的环境压力,减少环境损失。通过统筹规划建设特高压网架和西部北部大型坑口电厂,2020年西部和北部煤电基地有望实现向东中部负荷中心送电2.6亿千瓦,东中部地区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5万吨/年,可以减少环境损失45亿元/年。二是加快将西部北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可以改善这些地区由于环境治理投入不足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状况。三是可以缓解煤炭开采导致的生态环境压力。通过煤电一体化建设,实现煤矿与电厂在水、煤、灰、土地等资源配置上的互补和综合利用,形成内部良性循环圈,大大减轻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输煤输电并举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是与输煤相比,输电对西部和北部煤炭产区经济发展综合拉动作用十分明显。煤炭运输仅是初级资源的外流,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小。而在煤炭产区发展煤电向外区输电,可以延长煤炭开发利用产业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山西省为例,据测算,输煤输电两种能源输送方式对山西省GDP的贡献比约为1:6,对就业拉动效应比约为1:2。二是增强跨区输电,将有利于受端地区电力供应成本的降低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区外来电的电价较低,使得受端地区相关用电行业生产成本降低,有利于增加当地产业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电力供应成本的下降导致电力的消费量增加,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能源消费的经济效率不断提高。三是跨区输电比输煤更有利于我国的区域合理分工。我国煤炭产区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其比较优势在于自然资源丰富。受端地区工业化水平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发展的重点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在煤炭基地建设电厂,实现煤电就地转换,既可以发挥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又可以将受端地区原计划用于电厂建设的资源如水、土地等置换出来,发展其他优势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输煤输电并举,有利于减少能源输送占地,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优化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输煤通道占用走廊内全部用地,具有完全排它的特点;输电走廊只有塔基占地,走廊下还可以加以利用。经测算,从“三西”地区至华东负荷中心地区,输煤通道占用土地总量是输电通道的2-4倍。我国西部北部地域辽阔,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建设燃煤电厂的土地使用条件较为宽松。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土地价值高,土地资源十分稀缺。逐步扩大跨区电力输送规模,可进一步提高全国土地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经测算,通过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电,2020年中东部地区接受外来火电应达到2.6亿千瓦(其中未来十年新增约2亿千瓦),可为中东部地区节省土地5000公顷以上。

 [1] [2] [3] [4] [5]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