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斯诺登时代,互联网进入博弈阶段

胡泳 原创 | 2014-10-28 07:58 | 投票

在中国,现代政治的民意工具尚不完善,导致民意在互联网这个渠道上“通货膨胀”,是井喷式的、“一线天”式的。如果其他渠道不通畅,大家都走这条道,这时官方再在这个渠道上来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话,其实是蛮危险的。

 

范式转移:移动互联网浪潮

 

《同舟共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用户从少数研究机构及研究人员迅速扩大到几乎所有社会成员。这一过程中,中国互联网大致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有哪些特点,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向?

 

胡泳:发展阶段,要看用什么标准划分。用技术标准的话,可以划分为门户时代、搜索引擎时代、社交媒体时代;从政策角度划分的话,明显分为“先发展后管理”到“先管理再发展”阶段。

 

就特点来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政府的一种逻辑有很大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赶超”逻辑,因为我们是后发国家,错过了工业革命,所以在新技术到来时,政府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希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发挥后发优势。为此,政府做了很多基础设施投资,这一点是值得赞扬的。印度的网民数量比中国少很多,很大原因就是它的基础设施不太好。今天大家上网很方便,其实和这些年政府投入相当多的资金有很大关系。

 

这个逻辑是经济逻辑,尽可能使中国实现现代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确有一个很好的基础设施和相对自由的创业氛围。由于人口基数大,造成中国形成大型互联网公司,它们通过产品和服务,使用户的需求得到越来越多的满足,甚至在有些方面还领先于西方的先发国家。这个成绩是客观存在的。

 

但是从一开始,经济逻辑就伴随着政治逻辑,最典型的是,不仅是互联网,一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做法,都不可避免地造成文化冲突。我们的政治逻辑,一般来讲就是邓小平表达的一句话,我们希望有新鲜空气进来,但不希望苍蝇随之而来。

 

这两个逻辑是同时并存的。政府希望运用信息技术,但这个技术应该是为我所用的。当它遇到其他更坚硬的现实时,它要为这些现实让路。这就形成中国互联网的另一面——严格的管理。互联网前期主要导向是发展,中国网民获得言论的自由度也比较高。后来,管理放到了第一位,发展要为管理让路。

 

《同舟共进》:您曾在17年前出版的《网络为王》一书中展望了中国互联网的明天,17年时间已过,现状是否和您期许的一样?您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有哪些预测或期望呢?

 

胡泳:《网络为王》是在大家普遍对互联网抱持乐观态度时出版的,1997年出版的时候,当时整个世界对互联网的看法都是如此。大家对新技术赋予更乐观的想象和预期,普遍认为能带来更多的解放、自由、平等、民主等。

 

20年后,不仅是中国,全世界互联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天大家讨论的是安全与自由、隐私与方便、控制与民主之间的取舍等,这意味着,大家对互联网话语空间的想象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变化一方面来自于大家的感觉:所有的机构,不管是政府或者其他,只要不对权力加以制约,就可能导致滥用权力。滥用权力的结果,导致西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丧失了互联网的自由精神。比如斯诺登事件出现之后,某国际组织把美国列为互联网的敌人。这会形成一个反弹,大家会对原来一些乐观的东西进行修正。

 

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当时所预想的乐观的东西,都来自于希望这个空间是网民的空间,是一种民间力量,我们获得这个空间之后,可以设定规则,形成自治,这是一种社会力,这个力量可以去平衡传统的政治力和商业力。但20年的发展证明,这两股势力——政治势力和商业势力——根本无法抵挡,甚至越来越侵占人们的空间。

 

现在有人提出一个运动口号“夺回互联网”。互联网未来进入博弈阶段,可以以斯诺登事件为标志,进入后斯诺登时代。

 

《同舟共进》:新媒体是随着互联网而诞生的,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互联网的衍生品,对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形成一定的冲击。但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好像还不太成型,存在泡沫化。您对新媒体的发展趋向怎么看?

 

胡泳:严格来讲,大的技术范式转移没有几次,很多时候都只是技术渐进式的改良。虽然当时人们玩博客的时候,就没有人玩论坛了;玩微博的时候,就没有人玩博客了,这些变化虽大,但都不叫做范式转移。现在发生的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则可以称得上真正的范式转移。移动互联网和PC(个人电脑)互联网差别非常大,门户网站一下子就变成传统媒体了。它们如果不变的话,的确很危险,包括我们熟知的网络视频,如果流量不转移到手机移动上,份额就会不断下降。

 

我觉得所谓的用互联网思维卖煎饼什么的挺扯的,但它背后所要抓住的东西是现实的,就是移动互联网浪潮。移动互联网目前使我们生活发生的变化,现在言说都还为时过早。我们不知道它最后还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不过,很明显,比如从前我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是去买一本书;后来不读书了,是去打开电脑、登入万维网,打开浏览器,在链接与链接之间像青蛙一样跳来跳去;但是突然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也不那样获取知识了——因为使用了手机。手机的方式压根就不是浏览器而是APP,像微信这样一个平台,一个工具就可以获得所有东西,可以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从生活到很严肃的学术。这种形态的变换我觉得是范式转移,而这只是刚刚开始,它会产生什么样的新的产业、产品和服务,值得期待。

[1] [2] 
正在读取...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