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的参与式新闻

胡泳 原创 | 2006-05-28 10:49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连线》杂志给新媒体下的定义很简单: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by all)。旧媒体使用两分法把世界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两大阵营,我们不是作者就是读者,不是广播者就是观看者,不是表演者就是欣赏者。这是一种一对多的传播,而新媒体与此相反,是一种多对多的传播。它使每个人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有说的条件。

换言之,新媒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旧媒体经常招致批评的权力欲和与大众的距离感似乎都不复存在。除了传播方式的这种根本性改变,新媒体还拥有一些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海量的存储信息、新闻背景的立体化呈现、个性化的服务,等等。

新媒体对于新闻业的最大影响,是它导致了“参与式新闻”的出现。如同Grassroots媒体网的创始人丹·吉尔摩所说,“以往的历史由新闻记者撰写,但现在的历史由人民大众书写,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改变。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新一代媒体将颠覆传统媒体扮演的角色。”

公众对新闻业的参与主要表现为:

新闻评论

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广泛的参与形式。公众踊跃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评论,造就了互联网上的舆论力量。

舆论的构成有三个要素:第一,必须有一个现实的、有争议的公共问题,这个问题与人们的现实利益、社会关系、社会观念的相关程度足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第二,必须有相当多的人对这个问题表明态度或发表意见,经过这些众多的个体意见的充分互动,最终达到某种为一般人普遍赞同,且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的一致性意见。没有足够多的主体的参与形不成舆论。第三,这种一致性的意见对公共问题的存在和变化,及与此相关的人们的行为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带来某种实际效力,即最终影响、导致相关人员、组织和团体某种行为的终止或发生。

网络上对重大新闻事件的讨论都完整地包含了这三个要素,舆论的广泛、集中、强烈是惊人的,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

草根报道

很多网民以目击者和一手材料的掌握者的身份,参与了搜集事实和报道新闻的进程,有时甚至首先爆出突发新闻。例如,《纽约时报》报道说,当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初次出现致命故障的时候,是一家在线论坛首先披露了这一情况,比美联社的电讯早了11分钟。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碎片大范围散落在几个州内,美国航天管理部门NASA和《达拉斯晨报》呼吁公众提供一手的目击叙述和照片、影像,以便构建有关飞机的信息和图像数据库,从中寻找飞机解体的原因。据美联社报道,有3000人向NASA提供了他们的观察材料,包括文字、照片和影像。

如果说,上述情况还只是反映了一种对于通行的新闻报道的有效补充的话,那么,在韩国出现的一张大型的协同性的网络报OhMyNewswww.ohmynews.com)则对传统新闻模式构成了重大颠覆。

2000年创办的OhMyNews的口号是,“每个公民都是记者”,声称自己是“新闻游击组织”。除了几十名编辑记者外,它拥有30000名注册的“公民记者”(创办时只有700名),职业从家庭妇女到专业作家应有尽有,他们共同为这家报纸每天提供200篇报道,每天吸引的读者达200万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一种“德拉吉报道”和传统的党派报纸的奇妙混合物。它的很多报道主观性很强,充满了情绪和个人偏见,但读者也不难发现细节详实、知识完备的理性书写。

另类编辑

网络独有的互动性带来了一些崭新的编辑手段,如过滤、分类、排名、链接等等。

以链接而言,网络最突出的一个优点是它鼓励链接而不是拷贝,也就是简单地指出完整的信息在网络上的原始位置。用这种办法,你可以确保引文的完整性和作者认可的引用方式;如果作者恰好改变了他的想法,你将能够看到引文的最新版本。

网志以链接闻名,事实上,网志的飞速发展与其链接特性密切相关。在杂乱无章、信息缺乏有效组织的互联网上,如果你能够把大家指向好的链接,就相当于告诉陌生人明确的行进路线,也等于和朋友分享探索和发现的喜悦。

再如,过滤也是网络媒体必不可少的手段。编辑的职能,根据其定义,就是向读者推荐新闻报道。新闻网站在过滤技术方面存在很多可能性:在网页的最底部,能不能提供一个小按钮,标明“阅读这篇专栏的人也对某某社评和某某特写感兴趣?”一些像《纽约时报书评》这样的出版物拥有活跃的网上社区,能否在书评读者和作者的集体智慧之上开发一个推荐引擎,根据他们的好恶提供个性化的推荐?这样的推荐系统可能比《纽约时报书评》本身工作得还要好。

核查事实

博客现在成为监督主流媒体的第五等级fifth estate)。他们追寻事情真相的努力迫使很多主流媒体收回或更正其报道,最著名的一例是CBS News在博客的深入调查下,不得不承认它关于布什总统在国民警卫队服役的一篇报道中所使用的材料是不实的。

在未来的新闻事业中,专业记者和一群出色的业余报道者可能形成某种伙伴关系。詹妮弗· 沃尔夫在《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中把媒体与公众的新的交流环境看成一种“非同寻常的共生”。在这种共生状态下,“读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接近媒体的机会,记者也可以以光速了解受众对一系列问题的看法,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晴雨表与放大器

参与式新闻可以是一个晴雨表,用以衡量某一新闻是否会或应该接受主流媒体的更多关注。例如,网络上的一些热点话题的形成,源于相关发帖人持续不断地在一些有影响的网站内点击率高的文章后面留言,这些留言被转帖到一定程度后,敏感的传统媒体开始介入其中,根据网络留言进行采访与深度报道,很快形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互作用。

同时,参与式新闻构成了主流媒体的一种反馈机制,既可发挥放大器作用,也可发挥混合器作用。例如,孙志刚事件是由广东的传统媒体率先报道的,而对它的深入报道与分析,则集中在新浪网、搜狐网、人民网、新华网上,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联手推动了社会舆论共识的形成。刘涌案最初也是由纸媒提出质疑,经过网络媒体的转载之后,相关的观点得到集中表达,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再经过交叉作用的互动之后,一种具有更强参与性的民意就显现出来。

对参与式新闻目前存在的最大疑虑是,新媒体能够保持和传统媒体一样的公信力吗?网络媒体增强了这样一种倾向:速度快(get it first)比事实准(get it right)更重要。同时,很多网络媒体抛弃传统媒体的客观性标准,毫不掩饰地标榜自己的党派之见。而且,如我们前面所谈到的,博客常常陷入自我指认,这意味着,在新媒体的参与者中间,容易产生“回声室”效应,即他们自说自话,对广大的外部世界视而不见。

在此,我想指出两点:首先,新媒体仍在演化之中,很多机制尚未完全成形,我们需要赋予其更大的创新空间,相信网络的自组织能够汇集集体智慧;其次,即使是在一个短暂的试验期内,新媒体已经显示出了自我革新的能力:以博客而言,速度本身可以帮助博客克服他们的差错。一旦发现事实有误,博客可以迅速发出更正或者更新帖子。在纠错方面,博客的可信度非常高。对于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博客日志也存在内置的修正机制。博客日志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是用来批评他人的观点的。博客在触及政治性话题时,不可能不和持相反意见的人发生争论,而他们往往把自己的看法同相反意见进行链接。

最终,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易入20041月,爱德曼公关公司的调查显示,较之大部分权威机构,美国和欧洲的公民更愿意信任普通人的意见。而绝大多数新媒体的参与者,正是普通民众。

参与式媒体的崛起会完全打破现有媒体世界的格局吗?并非如此,因为新媒体与旧媒体之间的竞争不完全是一个零和游戏。今天的媒体世界处在一种矛盾之中:既大又小。大规模的媒介公司会继续存在,但中小媒介甚至个人将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新闻和信息源。

从网络的角度看,将会存在两个互联网,这是一种寡头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奇妙混合。一方面,大媒介在网上占据数个要地,集结大量受众,大型跨平台新闻组织使用先进的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提供随需定制的新闻,可能比今天做得更好。另一方面,还存在一个开放的互联网,积极的公民、草根组织和博客利用他们自己的阵地(不论是BBS、论坛、邮件列表、聊天室还是网络日志)发起监督既有体制的运动。而互联网将为两者同时提供空间。 

新闻不会消亡,我们将进入一个新闻的黄金时期,但确定无疑的是,新闻不会保持我们已知的面貌。这是因为,参与式媒体相信,第一,我的读者比我知道得更多;第二,新闻业的形态应由演说变成研讨会与对话;第三,新闻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过程。互动的传播技术--电子邮件、博客日志、论坛、网站、即时通讯、短信以及更多--使这一切信念成为可能。

在媒体的转变过程中,涉及的各方――记者、新闻人物和新闻的积极“消费者”――都拥有了崭新的可能性。对于记者,我想特别引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布坎南曾说过的一句话:“我所做的工作,不过是反复提醒那些才智远胜于我的同行,皇帝真的没有穿衣服!”新闻记者现在会发现,多年以来大家说他们是无冕之王,但伴随新媒体的兴起,大家会说这个无冕之王是没有穿衣服的。

个人简介
价值中国网荣誉总编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政治学博士。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世界经济论坛社交媒体全球议程…
每日关注 更多
胡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