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教育学随想

何党生 原创 | 2006-09-19 06:38 | 收藏 | 投票

                   生理教育学随想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计算,人类已经有几千年的教育史了。然而,由于人们对生理学知识了解很少,多少年来,教育者一直看重和改变的是受教育者的社会因素。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传统教育理论很少甚至没有有意识地关注人的生理因素,忽视了人的生理因素对教育的直接影响和作用。与此不同而又有重要意义的是的“开发右脑”,儿童通过对右脑的开发训练,如强化音乐、美术、左体运动的学习和锻炼,迅速提高了儿童创造思维能力,改善了儿童的智力水平。倒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客观地摆在眼前:凡是音乐、美术优异者,大都缺乏较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我们无论查阅哪省、哪年的高考录取成绩都可以证明,在各类高考成绩中,音乐、美术类考生的数学成绩均为最低。这再清楚不过地说明,哪怕是通过专门化的“开发右脑”的音乐、美术训练也达不到一些人主观想象的“在教育工作中,注意学生的右脑的开发与训练,使他们在左半球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右半球也得到充分发展,成为一个大脑两半球和谐发展,既善于直觉思维又善于分析思维、既善于发散思维又善于集中思维、既善于抽象逻辑思维又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人”的境界,也有更为普遍的现象是越来琥多的人报考文科,一个人要么倾向文科学习,要么倾向理科学习,即使是文、理相兼思维特点的人,也还是会表现出两者中更加倾向一方的特点。我研究认为,文学思维在一些方面对数学思维有一定的抵触性。这主要表现为语文优异的孩子,数学学习大都有困难,特别优异的,高中数学学习简直寸步难行。但是奇怪的是,数学优异的孩子语文成绩虽不能拔尖,但并不会产生学习困难,只是数学特别优异的孩子文采会相对差些。我们的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看法:文学思维对数学(“算术”和几何除外)学习有较大的抵触性,而数学思维对文科学习有较大的兼容性。还发现,

对于这样一个现象或者说是问题,我知道,“开发右脑”紧迫性。教育界“开发右脑”的想法是来自 20 世纪 60 年代的脑科学研究的“左右脑分工之说”。1961 年,曾荣获1984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美国脑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Sperry R.W )和格查尼格(G azzanigaM .S)在对因癫痫疾病而切断连接大脑两个半球的纤维束的裂脑人进行神经心理检查时发现,裂脑人对右眼看见的东西能正确说出名称,而对左眼看见的东西只能做出反应,却说不出名称。由此,他们得出了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具有不同认知风格的观点。然而,70 年代初期,格查尼格本人就已经否定了他俩先前提出的大脑左右脑分工理论。格查尼格在他所著《认知神经科学》一书中明确指出:“70 年代就发现右半球偏好图形的现象,只有当被试实际触摸或摆弄图形或搭积木时,其优势效应才会表现出来;如果改成样本匹配,则右半球优势效应就消失了。试图确定右脑半球在心理活动中可能具有一些独特性是很困难的。裂脑人每一半球具有不同认知风格,这种观点在脑科学界没有流行很久,但却长久地流传在大众中。关于左右半球的看法不久就不再被普遍接受。”(M .S.Gazzaniga 主编,沈政等译:《认知神经科学》,MIT 出版社 1995 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年)1998 年,仍是格查尼格在《科学美国人》(7 月号)上发表“对分裂大脑的重要研究”一文,更是直接了当地指出:“左半球对像解决问题这样的主要认识活动具有完全支配作用,似乎左半球在进行高级活动时并不需要大脑另一半球的巨大计算能力。同时,右半球严重缺乏解决困难问题的能力。虽然两个半球都可以看作有意识,但左脑的知识远远超过右脑的知觉。与左脑相比,右脑在创造力开发上并无优势可言。事实上,正是左脑在执行着解决复杂问题的创造性任务。”也就是说,创建左右脑分工理论的人推翻了自己的原有学说。并且无论是左右脑分工理论创建者,还是其他脑科学家自始至终都没有提出过“开发右脑能提高创造性思维”的观点。

教育实践同脑科学理论如此相悖,促使本人有了将教育理论与生理科学结合起来的想法。因为,教育是一定要依赖人的身体,特别是人脑才能进行的活动。人身体的各种生理条件都直接影响、制约教育结果。随着教育向“以人为本”方向的发展,传统教育方法确实遇到了许多无法解决的问题,而需要从改善人的生理条件方面寻求帮助。而随着当代脑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使我们有可能从生理学入手解答教育自身无法解释的困惑和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生物技术的发展也一定要寻找新的应用领域。据报道,美国芝加哥生育遗传研究所通过胚胎植入前的生物技术,免除了婴儿父亲的家族已有两代带有的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基因。这一首例“生物技术设计婴儿”的诞生向人类展示,用生物技术改变人的不良遗传基因已不再是梦想。我想,未来可能不再会有弱智儿童;不再会有学习低能儿童;不再会有学习困难儿童;不再……或许,我们现在还不敢想象生物技术将给教育带来什么样的直接影响,但生物技术可以改变人的遗传基因和先天因素却是必然无疑的。从这一认识出发,儿童生理教育新理念又是教育与生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属应运而生。可以预言,不管人们是喜欢还是讨厌,是高兴还是担忧,21 世纪人类一定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生理教育理论。

个人简介
中华大地,西高东低,大河东流,趋势也!何老师着, 日食无米之炊(读书),夜读无字之书(思想)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头脑里奔跑思想千军万马,述而不作,劳心活到2050年。
每日关注 更多
何党生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