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创造外语学习环境

陈嘉珉 原创 | 2007-03-28 09:54 | 收藏 | 投票

1999年底,我回老家册亨县农村,在村里遇到一位收购金银花(一种中药材)的姓黎的四川农民,我称呼他“老黎”。老黎四十五岁,初中文化,会讲一口流利的布依语,因此引起我的注意。

我问老黎学会布依语花了多长时间,他说不到一年,这让我有些吃惊。我也懂得一些布依话,但那是小时候长年累月耳濡目染学会的。我又问老黎是采用什么方法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学会了布依语,他竟回答不出来。于是我经过详细询问才知道,在当地上山采摘金银花的都是一些布依族妇女和老人,她(他)们多数不会讲汉话,因此老黎必须用布依语来理解她(他)们所表达的“多少斤”、“多少钱”等等概念。为了做好金银花生意,老黎吃住都在布依族寨子里,整天都跟这些不懂汉语的布依农民打交道。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也开始会讲几句布依话了,后来就慢慢地越讲越多、越讲越流利,有时十天半月也没有一次说汉语的机会。半年之后,老黎除了会讲有关做买卖的布依口语外,别的生活用语全都会讲了。现在他和另一位专门搞中药材运输的四川农民,在村子里都是用布依话来交谈生意上的事情。

老黎成功学会布依语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一门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自己身边创造使用这门语言的环境。不要只是在书本上学而不用,必须在实践中学习,要能立竿见影。我从二十岁到四十岁断断续续学了二十年英语,仍然是“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不会听也不会说。受老黎的启发,我从2000年四十二岁的时候开始,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

一是在电脑里尽量使用英文软件。我首先改装了英文版的Windows操作系统,而后又安装英文版的Office办公系统、英文版的超级解霸播放器、英文版的瑞星杀毒软件等等,使自己每天都在英文环境中工作、学习。偶尔也打英文游戏。

二是上网尽量用英文。我在网上看新闻,只要是有英文版的,就首选英文版,比如人民网、新华网、千龙新闻网等著名新闻网站都有英文版,都是我每天必须浏览的,时间多的时候每天要看几条、十几条英语新闻,时间紧的时候每天至少也要看一条。我在网上聊天全部用英文,只是聊天比较少,但这种及时交流方式效果非常好。在网上注册登录、发文章、发邮件等遇到英文提示,我都认真阅读。用英文上网,会感觉自己与外界的沟通是通过英语来实现的,慢慢就会离不开英语,英语也就自然会学、用得更好了。

三是听英文录音。我什么都听,无计划、无选择,拿到什么听什么,有时甚至儿子的中学英语磁带也听。听的时间主要是在家吃饭、洗碗、洗脸、洗脚、洗衣服、做家务事的时候。多数时候是把英语录音打开放在那里,任由它咋呼,也不认真细听和理解。现在回头总结,我的英语语感就是在这样“听”的环境中培养起来的。

四是看英文电视。我主要是看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的英语新闻和央视六频道的英文电影。

我沉浸在这种自己创造的英文环境中,经过不到两年的“无意识学习”,在四十三岁(比老黎小两岁)的时候,就基本解决了英语听、说问题,而且没感到有多大困难,也不觉得像以前学习那样劳累和有很重的心理负担。

其实我们小时候学习母语也是在一个“中文环境”中“无意识”学会的。如果我们在读小学、中学时,只是在课堂上精读《语文》课本,在学校里和老师、同学以及回到家里和父母亲友等不听、说中文,那肯定是永远也学不好中文的。可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生活、学习,能使学习者对这种语言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嘉珉,200345

文化/教育:http://www.chinavalue.net/AuthorIndex_Boke.aspx?id=5890#1697

个人简介
周易管理哲学家,传统文化学者,武林诗人,价值中国最具影响力百强专家,国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成拳第三代传承人。著述经济、哲学、历史、命理、堪舆、玄学、武道诗文一百二十余部(含读书笔记)。
每日关注 更多
陈嘉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