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应有多少品?

曾自力 原创 | 2007-04-24 17:19 | 收藏 | 投票


  谈“人品”不能泛泛而谈,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人品”具体到底指的是什么?可能很多人嘴巴上讲不清楚,做起“人”来也是稀里糊涂的。

  看看西方的《圣经》,看看东方的《道德经》、《二十四孝》、《三字经》、《弟子规》和诸子之说,我们可以看出:东方和西方世界对“人品”的要求有很多相同之处。

  中国人推崇“仁、义、礼、智、信”。

  “仁”者“仁爱”也,这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孔子以之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它要求人应该胸怀“博爱”之心,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亲爱。“仁,亲也。”《说文》;“仁者,情志好生爱人,故立字二人为仁。”《春初·元命苞》;“上下相亲谓之仁。”《礼记·经解》;“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韩非子·解老》;“仁者,可以观其爱焉。”《礼记·丧服四制》。

  “义”者“正义”也,这是中国古代又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行为观念。它要求人应该心怀“正义”之心,人与人之间应该和平共处。“義”是会意字,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为“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义不杀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度义而后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宋·苏洵《六国论》。

  “礼”者“祭神求福”也,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常见的一种行为。它表明人应该对“上帝”常存“敬畏”之心,对父母应该行厚道的礼仪。“禮”是会意字,从示,从豊。“豊”是行礼之器,本义为“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脩五礼。”《虞书》;“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礼记·王制》;“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大戴礼记·本命》;“邀见讲钧礼。”清·周容《芋老人传》;“设九宾礼于廷。”《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智”者“聪明”也,它说明聪明人都是很理智的。“智”是会意词,从日,从知。本义为“聪明,智力强”。“然后智生于忧患。”《荀子》引《孟子》;“甚智其子。”《韩非子·说难》;“不可谓智。”《墨子·公输》;“智术浅短。”《三国志·诸葛亮传》;“少年智则国智。”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信”者“信实”也,这是为人的本分。它说明做人说话要真实,不可欺人。“信”是会意词,从人,从言。。本义为“真心诚意,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信,诚也。”《说文》;“有诸已之谓信。”《孟子》;“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白虎通·情性》;“定身以行事谓之信。”《国语·晋语》;“期果言当谓之信。”《贾子道术》;“民不求其所欲而得之谓之信。”《礼记·经解》;“信誓旦旦。”《诗·卫风·氓》;“反贼无信!吾不幸误中汝奸计也!”《三国演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则是无信。”《世说新语·方正》。

  西方人信上帝和基督,信奉《圣经》。推崇“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善良、信实、温柔、节制、孝顺”。

  以下是本人的体会:

  一个人不能是行尸走肉、豺狼不如的人,是人有仁爱之品。

  一个人不能是不苟言笑、草木不如的人,是人有喜乐之品。

  一个人不能是热衷挑衅、蚁虫不如的人,是人有和平之品。

  一个人不能是一点就着、王八不如的人,是人有忍耐之品。

  一个人不能是过河拆桥、滴水不如的人,是人有恩慈之品。

  一个人不能是没心没肺、尘土不如的人,是人有善良之品。

  一个人不能是口是心非、雌黄不如的人,是人有信实之品。

  一个人不能是行径野蛮、衣物不如的人,是人有温柔之品。

  一个人不能是毫无自廉、鼠类不如的人,是人有节制之品。

  一个人不能是忘却生养、燕鸟不如的人,是人有孝顺之品。

曾自力 的近期作品

个人简介
一、国家注册高级商务策划师。 二、价值中国网首届百强专栏专家。 三、曾服务于万基集团、金山集团、爱迪尔集团。 四、核心理念:早创才有真价值!(早创的前提是原创、首创) 五、策划主张:创心策划+美好策划。 六、个人…
每日关注 更多
曾自力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