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的“自由谈”应该向人民的“大地”学什么?

王思彤 原创 | 2008-06-24 21:51 | 收藏 | 投票
  《南方周末》和《人民日报》都是我喜爱的报纸。《南方周末》以评论见长,《人民日报》的散文随笔也很有份量。《南方周末》改版后,评论文章集中在“自由谈”,而《人民日报》的散文随笔则仍集中在“大地”副刊。两者有着相近之处,这就为我们的观察与比较提供了一种可能。

  “自由谈”与“大地”,一个稚嫩,一个成熟;一个直露张扬,一个沧桑内敛;一个率性而为不拘小节,一个成竹在胸精雕细刻;一个血气方刚,语言生猛,咄咄逼人,一个炉火纯青,朴实敦厚,春风化雨;一个如坚涩的青杏,一个似饱满的圆月;一个如飞流直下只图一时畅快的瀑布,一个则似接纳百川惟愿永不干涸的海洋。

  让我们来看一下2008年6月19日的“自由谈”与6月21日的“大地”的版面设计。“自由谈”基本没有设计,只是把五篇文章做了简单排列,左侧一篇直上直下一泻千里,右侧四篇则如竖起的栅栏,完全雷同。我随便在身边找了4月3日、5月1日、6月12日的“自由谈”,发现同样没有设计,或者说每期都是同样的设计,左侧一篇或两篇,右侧三篇或四篇,大的格局没有任何变化。再看“大地”,同样是五篇文章,却作了精心设计,标题虽同为黑体,不厚此薄彼,但三横两纵,错落有致;左上右上及左下三篇用五栏编排,左中右下两篇则用八栏编排,张弛有度;冯其庸的一幅国画专为此期纪念特刊而作,“粒粒皆珍珠”的题名与纪念主题融为一体;右上的“金台随感”正文用楷体,突显专栏的地位;中央的编者的话则用黑体,不刻意渲染但同样引人瞩目;右上一篇是固定栏目“金台随感”,有圆形栏标,其他几篇没有固定栏目,却都安排了形态各异的木刻插图,使得每篇文章或小诗都自成一体,同时整体上又相互呼应,轻松活泼。

  从“自由谈”与“大地”对作者的选择上看,“自由谈”似乎每周总有陈丹青、梁文道、叶檀、吴澧、刘瑜等几个熟悉的面孔(4月3日有4位、5月1日有3位、6月12日有2位、6月19日有4位),大有将“自由谈”演变成“数人谈”的趋势;而“大地”则绝无这种情况出现,公共专栏不大可能悄悄地变成私人领地,同一作者一年半载只发一篇也很常见。我们要承认有的作家确有可持续写作能力,能够担当专栏作家的重任,但对“自由谈”这样的评论版而言,即使他们不会江郎才尽,那也得为读者的审美疲劳着想。

  从“自由谈”与“大地”对标题的使用上看,“自由谈”中象《大词》这样的题目实在少之又少,要么好为人师,如《房地产行业应该进行全民反思》,《高考应当去国家化》;要么故弄玄虚,如《奥巴马的内助不爱国?》、《为什么真小人也想当英雄》,似乎不如此就不足以体现出栏目所倡导的“痛痒”与“胆识”。我们通过“自由谈”的确能够感受到言论的自由,但也同时收获了他们的浮躁。难道“自由谈”就不能平心静气地以“有话好好说”的样子出现,而非得张牙舞爪鼓荡着粪青般的喧哗与骚动才行吗?相比之下,“大地”给我们的却是温馨、仁厚与从容。以这期纪念特刊看,内容讲的都是让人激动难以忘怀的事,但标题却朴实到没有任何色彩,简单得如同一张白纸,如《我与人民日报》、《萧乾与副刊》,而有些色彩的,如《杂文沧桑》、《老“八版”情结》、《引路的旗帜》,也尽显克制,远离煽动。这就是“大地”展示给“自由谈”的大家风范。

  当然还可以从文章内容上进行比较。象王蒙的这篇《我与人民日报》,结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语言平凡得不能再平凡,行文又几乎就象流水帐,但它却为他的研究者们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如果他本人不说,谁还会想到他居然用过“思芳”、“阳雨”这样的笔名?这样的文章在“自由谈”上出现过么?至少我还没有看到。

  南周的“自由谈”应该向人民的“大地”学什么呢?我说,要学就学人家夕阳红般的风范、气度、质朴、谦逊和对文章内在美与版面外在美的潜心追求吧,匕首与投枪固然能够针砭时弊,但和煦的春风与甘甜的雨露更能让人向善。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