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软件业:“开源”上路

刘长杰 原创 | 2009-11-08 23:11 | 收藏 | 投票

  大连软件业:“开源”上路

  本报记者 刘长杰

 

 

  近日,大连开源软件公共开发服务平台在大连五甲万京信息科技产业园揭牌,该平台的建设和启用,将成为大连开源软件企业加强自主研发、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的重要支撑力量。

  这意味着,已经在国家软件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并成为“软件产业国家化示范城市”的大连,继“全球软件和服务外包”发展模式之后,推出软件产业的另一种创新发展路径——开源软件公共开发服务平台。

  据悉,该平台依托全球最大的中文开源软件社区Linuxsir.org,开展开源软件的研发、测试、人才培养以及商务支持等服务;该项目已经得到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获得政府补贴后,平台将面向大连、辽宁沿海经济带乃至整个辽宁省用户,提供免费的公共服务。

  目前,大连开源软件平台已经拥有基于开放源代码的自主创新软件——Linux操作系统、即时通讯平台、搜索引擎、电子政务安全隔离系统等。这意味着,那些我们在日常办公和生活中时刻离不开的计算机系统操作软件,将有了另一种——基于开源性质的软件可供选择安装,而且这些软件使用起来更安全、更可靠。

  

  历史性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各国政府和企业正以创新的眼光去看待软件产业的发展问题。开源软件作为当今最具创新力之一的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迅猛发展,并成为推动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源动力。

  与此同时,开源软件在世界的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日本,有21%(2005年7月数据)的企业使用开源操作系统,另有22%的企业计划部署开源操作系统。在美国,超过1/3的企业采用开源操作系统。而在欧洲371个地方政府机构中,英国有32%、法国有71%、德国有55%都采用开源操作系统。俄罗斯走得更远,从学校教育到政府采购全部强制使用开源软件。我们的近邻印度,在大力发展开源社区的同时,今年的目标是一成以上的电脑使用Linux操作系统。

  与世界开源软件蓬勃发展态势相比,目前,我国开源软件产业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产业链也相对滞后。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2008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科技重大专项指南》,包括Linux操作系统在内的开源软件名列其中,这为发展民族软件产业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自主创新之翼

  今年上半年,5家世界500强软件企业落户大连;前7个月,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收入177亿元,同比增长41%。目前,大连已有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 63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

  从1998年至2007年的10年间,大连软件产业销售收入从2亿元人民币急速增长到215亿元,而大连软件业凭空崛起的奥秘之一便是“官助民办”的产业园发展模式。

  这一次,大连开源软件平台的建设延续了“官助民办”的模式,由大连市信息产业局倡导,大连五甲万京信息产业集团公司负责具体建设和运营。

  在开源软件领域,五甲万京已耕耘8年。2002年,公司创办了Linuxsir.org中文开源软件社区,目前已拥有遍及全球的个人和企业级会员35万,是国际上最大的中文开源软、硬件技术平台;国际自由软件的中文化项目2/3是在LinuxSir.Org组织或参与下完成的。依托Linuxsir.org,五甲万京已成功研发了Linux操作系统TNTOS6.0,使大连成为我国安全操作系统的研发基地;五甲企业级内容管理框架系统OpenWebCore Dev 2.0是推动国产自主基础软件的重要项目;五甲开源操作系统所应用的输入法、即时通讯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开源技术成果已被国际开源组织所收录使用。

  大连开源软件平台的目标是,力争把大连建设成为中国开源软件与世界开源组织链接的“国际开源数据中心”,全面推进大连开源软件的研究与创新,进而形成大连开源软件研发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

  复制了“官助民办”模式的大连开源软件产业,能复制成功吗?

  ***注:此为发表于20090902时代商报“辽宁沿海千里行接续报道”栏目报道的原文,发表时有删改。

个人简介
刘长杰,男,1972年出生,内蒙古赤峰人。 内蒙古大学国民经济管理专业(90级)毕业,吉林大学项目管理工程硕士(MPM)。 现任《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编辑,辽宁广播电视台特约评论员(“财智聊吧”,“理财这点事”),《经济观察…
每日关注 更多
刘长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