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优化行业概况

郑磊 转载自 无线网络优化 | 2009-12-01 12:01 | 收藏 | 投票

无线网络优化覆盖市场的产品包括直放站、基站放大器、无源微波器件及天线等;功能上,主要用于信号盲区的加强覆盖。2000年以来,随着全国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运营商出于成本、传输条件等考虑,在一些覆盖盲区很难建设开通基站,无线网络优化覆盖设备的优势被凸现出来。

    然而近年来,无线网络优化覆盖市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加之运营商的集采政策,使得直放站产品的利润降低。本行业企业的毛利率水平由2004年度的50.46%下降至2007年度的36.56%。主要原因是电信运营商正逐步增加采用集中采购形式来简化供应链管理以及节约成本,不可避免导致移动通信设备产品的平均价格将逐步下调。因此在每年市场需求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市场规模的增幅显得并不迅速。2008年上半年,中国无线网络优化覆盖市场规模达到33.4亿元,达到去年全年市场的66.2%。

随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电信运营商对现有2G网络广域覆盖已经较为完善,越来越多的高端建筑都成为吸引用户话务量的场所。此外城市小区、公路、铁路、隧道、城市地铁、风景名胜区、校园、大型公共场所、乡村、内河航道、近海海域、山区、草原等都将成为无线网络优化覆盖的重点区域。此外,移动用户的持续增长以及最终用户对优质无线网络优化覆盖的需求不断增加,将推动无线网络优化覆盖设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3G网络方面,TD-SCDMA实验网绝大多数投资都用于宏蜂窝基站的建设。而TD-SCDMA要想树立国产高端3G网络的形象,中国移动必将在网络信号的深度覆盖上做足文章,此外继续深化农村地区广域覆盖,塑造全程全网的目标也要求今后运营商在3G无线网络优化覆盖领域的建设上不断增加投入。

竞争格局

    2007年,受3G牌照以及电信业重组的利好影响,整体市场规模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整体行业正在经历市场重新划分、竞争者优胜劣汰的过程,市场份额逐渐向规模较大的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第一梯队为京信和国人,其年营业收入都在10亿元以上,以三维、奥维、三元达、银邮为代表的6、7家企业位于第二梯队。其中京信通信已形成直放站、天馈及基站子系统、数字微波三大产品系列;国人通信的主要产品是无线通信网络覆盖产品、射频产品、宽带无线接入三大类。京信、国人两个厂商目前已经从简单的直放站生产商向更为高端的基站、射频、微波等射频技术和模块技术方案提供商转型。第二梯队的厂商仍以直放站设备和集成方案为主要业务,但在其战略规划当中已经开始向高端领域有所延伸。

发展趋势

    电信运营商集中采购之前,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技术和资金壁垒较高、客户群体比较集中,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行业的平均利润水平处于较高水平。随着电信运营商采用集中采购形式来降低成本,同一类产品的利润水平最近三年有所下降。在行业利润整体下降的趋势和产品低值化趋势下,大多数厂商已经开始考虑延伸其产品线并试图向其他射频技术相关领域发展。

    技术上,无线网络优化覆盖设备提供商一直以来都是服务于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是高技术含量、高稳定性的电信级网络。具备核心研发能力和自有核心技术的厂商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雄厚的无线网络优化方面的经验。这些厂商依靠核心技术和经验开始将业务延伸到广播电视、无线宽带城域网、无线宽带局域网等市场中,给本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

服务上,受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加剧以及网络覆盖环境日趋复杂的影响,移动运营商需要既能设计生产高质量的硬件设备,又能提供软件产品,实现软件与硬件结合的系统集成商,为其提供一揽子、系统化的网络覆盖和网络性能测试服务。在设备采购时,从降低成本的角度,移动运营商越来越倾向于将产品采购、系统集成和网络维护打包给综合能力较强的网络优化覆盖厂商,而不选择单纯的设备制造厂商或系统集成商。目前,处于市场占有率前列的供应商都具备了较强的软件和硬件系统集成的能力,可以为运营商提供系统的网络优化覆盖解决方案。今后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没有系统的产品开发能力、不能提供系统的技术服务的厂商很难获得生存空间。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优化主要包括无线网络优化和交换网络优化两个方面。系统的无线部分具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它对无线网络的影响很大,其性能优劣常常成为移动通信网服务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无线网络的优化是一项任务量大、过程繁杂的工作。以下是在实际工作中对无线网络进行优化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一、发现无线网络质量的途径:

1、DT (驱车测试):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对车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

2、CQT (定点网络质量测试):在服务区中选取多个测试点,进行一定数量的拨打呼叫,以用户的角度反映网络质量。测试点一般选择在通信比较集中的场合,如酒店、机场、车站、重要部门、写字楼、集会场所等。

3、OMC数据分析: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通过对其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服务区内接通率、掉话率等指标异常的无线小区,另外还可以对无线网络的质量进行全面评估,如切换成功率、寻呼成功率、拥塞率、掉话率等。

4、用户申告:通过用户投诉了解网络质量,具有发现问题及时,针对性强等特点,也是我们了解网络服务状况一个重要的途径。

当然,在实际工作中DT、CQT、话务分析、用户申告这几种手段是相互配合、彼此印证的关系。

二、无线网络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当通过各种途径发现无线网络服务质量存在问题时,我们将通过测试数据和参数分析,判断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网络进行优化。

1、常见的几类硬件故障问题:

(1)、基站覆盖范围的调整

当基站覆盖区域信号不好时,可以通过升降天线高度,检查天线俯仰角和方向角,检查驻波比等手段来增大覆盖范围。当相邻小区产生干扰时,也可以通过这些手段减小基站覆盖范围来减小干扰。

例如:有用户反映某基站附近手机信号不好,在基站周围路测时发现,距基站500米处手机信号电平为-85dBm左右通信正常,距基站3公里处降到-98dBm左右,已无法正常通信,而其间地势平坦无任何阻挡,显然基站覆盖范围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经过检查,天线高度和天线俯仰角、方向角都属正常范围,但天线驻波比高达1.7,在对基站安装状况进一步检查时发现,天馈线接口松动是导致驻波比增高,覆盖范围减小的直接原因。

(2)、天馈线的错接引起的通信异常。

测试中发现某公司院内信号时强时弱,在-70 dBm ~-95 dBm间波动(待机和通话状态都有此现象),声音时断时续。经查基站载频板没有问题,此处应为某基站第2小区覆盖的区域,但是多数时间占用第3小区的信号,而且2、3小区切换较频繁。后检查天馈线部分,发现第2小区两根馈线分别错接到1小区和3小区的天线上,这样就造成2小区的覆盖范围与1、3小区的天线覆盖范围重叠,致使2、3小区切换频繁。在馈线重新连接后,小区信号覆盖正常。

(3)硬件老化造成话音质量下降。

手机信号强度高,但通话时话音质量较差,在排除交换侧质量问题和外界干扰等情况外,虽然基站并没有出现告警,但很可能是由于硬件老化造成的。

例如:某基站1小区内用户待机状态信号良好,但用户无论作被叫还是主叫都需要多次拨打,才能接通,而且接通时信号变弱,有时甚至被切换到相邻小区。随后采用对1小区所属的3个载频逐一锁死的方法进行测试,发现只有在TPU0被禁止工作时,才能实现正常通话,由此判定该站1小区第一块载频板有问题,在更换TPU0后,重复测试,通话恢复正常。

(4)硬件的隐性故障的判断。

通常我们可以用小区间不同种切换的成因比例来观察该小区的质量和电平情况,判断硬件的隐性故障,从而防于未然。从OMC上可以统计出Uplinkquality、downlinkquality、uplinkstrength、

downlinkstrength的切换成因与bettecell切换成因的数量,当前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后者时,有可能是基站硬件存在隐性故障。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是否是基站载频板的问题。测试时,对开跳频的基站,要关掉跳频,然后只打开小区所属的一个载频,锁掉其余载频,进行测试,以这种这种方法对小区所有载频进行逐个测试,就可以发现有问题的载频板。

2、无线网络参数的优化

调整无线网络参数可以改善、优化很多网络指标,比如提高切换成功率、接通率,降低拥塞率、低掉话率等等。

(1)、功率调整:某路段规划为由A、B两个基站实现分段覆盖。DT测试时,从A站向B站行驶,当距离B站很近时,信号电平仍在-93dBm以下,导致此路段大部分占用A基站信号,并且在由A基站切换至B基站时经常发生掉话。经分析发现此现象是由于B基站的发射功率较低所致,因此将该站的PWR值由2改为0。复测该路段,没有再出现掉话现象,覆盖效果也有所改善。

(2)、增减相邻小区关系:DT中由A基站向B基站行驶,起初占用A站2小区信号,在距A站4KM、距B站3.5KM处有掉话发生。根据基站相对位置分析,正常情况下此处信号应该由A站切换到B站。随后由B站到A站进行返向DT,开始时占用B站3小区信号,当信号质量下降到3级以上,电平在-90dBm以下时,信号仍然不切换。但是在空闲状态,可以重选到A站2小区的信号,电平随之逐渐提高。经查BSC数据库发现B站3小区与A站2小区未作邻区关系,因此两站无法实现越区切换。在A、B两站加相邻关系后,复测时切换正常。


(3)、其他参数的优化

对于设备老化的基站,或者是比较偏远的孤站,为保证接入基站的手机有更好的电平,降低掉话率,可以考虑适当提高RXLEVMIN,由通常的5调到10

为避免乒乓位置更新,降低SDCCH拥塞,提高接通率,当某地区出现信令流量过载或者重叠覆盖范围较大时,一般将与其属于不同LAC的邻区的小区重选滞后值CELLRESH设为5;当属于不同LAC的邻区间覆盖出现缝隙时,一般将小区重选滞后值CELLRESH设为1—3。

3、基站扩容的问题

当基站小区覆盖范围内接通率很低,TCH占用率很高时,在排除硬件故障的可能性后,就可以初步判断为无线信道容量不足。在不能用相邻较闲小区分担话务情况下,就要考虑基站的载频扩容。

例如某小区每信道忙时话务量为0.74Erl,拥塞率5.16%,很明显需要扩容,否则会直接影响接通率和掉话率等指标的完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于OMC统计中反映出的TCH拥塞率高而话务量小的小区,一般不是容量问题,多数是硬件故障,应该检查天馈部分及基站的硬件。

对于SDCCH拥塞率高而TCH话务量小的小区可以将TCH信道改设置为SDCCH信道数。这样减少一个TCH信道,不会引起拥塞,但是增加8个SDCCH信道,一般就可以缓解拥塞,这样就不必额外增加载频板,节省了投资。如,发现某小区SDCCH拥塞率4.26%,TCH每线话务量 0.05ERL,SDCCH现有信道数16。将一个TCH设置位SDCCH后,拥塞率降为0,每线话务量提高到0.18Erl。

4、直放站的应用

直放站包括室内型和室外型,它们的应用可以节省投资并能够有效的解决覆盖问题。室外直放站一般用在用户相对较少的乡村或是地处偏远的公路两侧,用来实现对公路的无缝覆盖。对于野外长期有人作业的范围也可以使用直放站来吸收话务。但是直放站的弊端在于它扩大了基站的覆盖半径,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其归属基站的掉话次数。直放站调测不好还会直接干扰基站的正常工作,导致整个小区的瘫痪。

个人简介
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SFI客座教授,行为经济学者,创新发展,金融投资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荷兰maastricht管理学院mba,兰州大学数学学士 email:prophd@126.com
每日关注 更多
郑磊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