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渐趋细分化

倪正东 原创 | 2009-12-22 09:46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随着人类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资也再次引起业内关注。尤其当中国逐渐成为全球药物研发的重要中心之后,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也水涨船高,这一领域的创业投资正朝着细分化、专业化的方向前行。

 

  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全球医药行业并购却又风起云涌。1月26日,辉瑞(Pfizer Inc)就传出将以680亿美元巨资并购惠氏(Wyeth)的消息,该项交易最终于10月16日宣布正式完成。3月12日,罗氏(Roche)与基因泰克(Genentech)分别在各自官方网站上宣布,双方已达成并购协议,罗氏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基因泰克44%的剩余股份(此前罗氏已持有其56%的股份)。此后,两家公司合并将诞生美国市值第7大的医药公司,每年产生170亿美元的营运收入。

 

  而国内市场,2009年1月,凯鹏华盈(KPCB China)等几家投资机构对凯瑞生化公司进行了总额为1300万美元的第二轮投资。随后,泰格医药与启明创投则联合对专业从事临床研究数据统计的美斯达进行了投资(资金未披露)。2009年5月,凯鹏华盈再次发力,对生物医药领域的南京金思特公司(已改名金斯瑞)投资了1500万美元。接连的投资事件,足以体现生物医药行业潜在的成长性,其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基因药物的高科技公司更是获得了风险投资家们的青睐。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整个生物医药行业(包括医疗服务)获得各类投资机构总额超过1.3亿美元的投资,约占同期中国所有投资总额中的20%,其中不乏如南京金思特公司这样的大手笔事件。

 

  历史回顾与发展

 

  从国际医药市场的发展来看,每一次医药技术的进步都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历史上,他汀类药物(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抗病毒类药物(90年代初)、以及21世纪初的生物技术类药物的大量上市都强有力地拉动了国际药物市场的需求。

 

  1980年,基因泰克(Genentech)上市,一个小时内股价从35美元涨至88美元,开创了生物技术类公司的一个神话。90年代中期美国安进公司(Amgen)开发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被美国FDA批准,即刻成为市场上的头牌生物技术药品。即使在2008年,EPO产品在经历了多重竞争之后,销量仍然达到了惊人的130亿美元。2000年以后,随着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完成,生物信息技术与系统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生物医药市场将以每年12%左右的增长率不断攀升。

 

  国际医药市场总规模与年度增长率

 

  从国际医药市场的总规模与年度增长率图中可以看出,2008年的总规模达到了近8000亿美元。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医药市场增速略有下降,而据权威医药咨询机构IMS Health的预测,2009年市场仍能超过8200亿美元。

 

  据清科研究中心的统计,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30日,国内共有18家涉及生物技术(不包括生产原料药、中药或者综合性厂商等)的企业获得了投资机构的投资。其中专注于某一个特定高科技领域或者在某个细分领域做的比较出色的公司更容易得到投资机构的青睐,例如凯晟科技是专注在核酸与蛋白类药物的研发,北科生物则是专注于干细胞药物的研究。

  研究与投资方向

 

  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在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之后,体细胞克隆、干细胞、基因治疗、生物芯片、转基因动植物等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新兴生物产业群蓬勃发展。其中综合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抗体工程等多种生物技术开发新药,代表了我国现代生物医药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其中靶向药物、单克隆抗体、纳米医学、干细胞工程、生物芯片与生物信息技术、微小基因技术(如MicroRNA, RNAi)等都是目前学术与产业界的热点。

 

  吉林通化东宝是世界上少数几家能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公司,1998年利用基因技术成功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第一支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制剂,自产品上市以来,面对产能有限的情况,仍实现了出口创汇近5000多万美元。

 

  一般来说,平均每5000-10000个候选药物最终能上市的只有1个,而目前随着大规模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的发展和多种基因技术的改善,药物研发进程大大缩短,效率大大提高,其中离不开靶点定位、高通量分析等一系列支持。

 

  在2009年8月进行的第21届国际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盟学术大会上,北京傲锐东源公司(OriGene)向行业内的专家们展示了其独有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基因靶点筛选平台等项目。该公司具有强大和完善的生物技术研究与服务平台,目前拥有全世界最大的人类全长cDNA克隆库,公司的新产品如shRNA(用于RNAi)、TissueScan (用于癌基因研究)等可以大大加速生物技术药物研发的进程。

 

  2009年5月,在第2届中国生物医药发展机遇高峰论坛上,罗氏公司的科学家又汇报了关于基因干扰(RNAi)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纳米技术特异性地将特定的微小基因(siRNA)递送到细胞里面,使得药物只对癌细胞起作用,而正常细胞不会受到影响。关于RNAi这一类的药物目前已有一些做到了Ⅲ期临床了,并在数年之内极有可能上市。

 

  机遇与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到2010年,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5000亿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到2020年全国生物产业增加值将突破2万亿元,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我国现阶段生物技术领域基础人才储备相对较为充足,同时也吸引了大量高端生物技术人才回国,但基因药物的研发仍然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基因工程药物的成果转化风险很大,无论是技术要求还是后续资金投入都非常高。企业适时引入风险投资,不仅可以在增加资金,还可以得到相关的附加服务。风险虽存,机遇更大,生物医药领域必将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投资潜力也将越发显现。

个人简介
倪正东是清科集团的创始人、CEO兼总裁。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他领导他的团队将清科建成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创业投资顾问和研究机构,并建立了国内最强大的创业投资关系网络。他被业界媒体誉为“中国创业投资界青年一代的代表人物…
每日关注 更多
倪正东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