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论述题写成小文章的经济学分析

王思彤 原创 | 2009-04-13 17:19 | 收藏 | 投票

  2009年4月9日《南方周末》“自由谈”发表了清华大学副教授彭刚的一篇《标准答案,毁人不倦》。作者回顾了自己当年备战高考时所受的训练,感觉对各学科的论述题“还是可以写成文从字顺、思路清晰的小文章的”,但是如今已经成为大学教授的他,在批改参加本校自主招生考试的优秀高中生们的卷子时却“大吃一惊”地发现,考生们已经不屑于把论述题写成小文章,而“大多是列出若干个干瘪瘪的要点”。要命的是,尽管“答卷看上去惨不忍睹,可一对照标准答案,却往往还能拿到不低的分数。因为,那些个标准答案,就是若干答题要点和各自分值的罗列”。作者由是感叹“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之间的断裂”,并对这些考生身上反映出的“应试技巧”提出了批评,认为这种只记知识点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对少年心智荼毒太甚”。

  其实,何止是参加高考的高中生如此,就是大学在校生、在职学习的人员也会这样。比如我们党校研究生班上学期考试之前,有一门课的老师也对我们说:“只要你们写出自己心里所想的,哪怕跟书本上的不一致,哪怕观点是错误的,我也会给你们满分。”因为他渴望象批改作文的老师那样,看到的每一篇作文都有新意,不至于完全重复。可是结果呢?尽管任课老师有这么好的承诺,但依然没有一个学生愿意临场自我发挥,而多半都是按照事先大家准备好的统一答案答完了事。

  那么,这些参加高考的学生为什么不愿意按照彭刚教授的指示行事?我们这些党校在职研究生们为什么不愿意按照任课老师的叮嘱行事?为什么学生们都热衷于或者习惯于只记知识点并在完成答卷时也只写知识点而不写成小文章?

  且让我们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探讨。

  我们知道,成本和收益是经济学两个主要命题。就高考答卷来看,考生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就是考前复习与考试时答题所花的时间(为简便起见,这里不讨论复习与答题所必然涉及到的机会成本),而他们的收益就是答题所得的分数。

  假定考生回答的A题分值为15分,则无论考生付出多大的时间成本,他的最大收益都是恒定的,即15分。一般而言,高考参加批卷子的老师并不是负责招生的老师,也不会是考生报考学校的老师。这些批改试卷的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按照标准答案,给考生以合适的分数,他们并不承担从试卷中发现人才、推荐人才的职责。而真正关心考生素质与能力的,却不是这些批卷子的老师,而是招生的老师。既然如此,在批卷子的老师(作文除外)那里卖弄自己的文采,对任何一个考生而言,实在有些浪费。因为,这些老师多半只认分数点,见点加分,答得再丰满、再充实,写得再象小文章,分数也不大会比只答提纲的考生多出多少。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考生甲花了很少的时间就得了15分,而乙却花了很多的时间也得了15分,我们理所当然地会认为,甲比乙更有效率,乙需要向甲学习来改进方法提高效率。而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大家都愿意采用甲的方法。

  可以看出,彭刚教授所反对的,恰恰是考生甲所用的方法;而他提倡的,则是乙所用的方法。很明显,乙的方法非常不经济。

  而这,也正是大家都不采用乙的方法也就是彭刚教授所期望的那种方法的根本原因。

  从经济学角度看,改变彭刚教授所深恶痛绝的只记并只答知识点的现象,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提高乙的收益,即对把论述题写成漂漂亮亮的小文章的,给予加分奖励。然而,按照现有的高考模式和答题要求,加分将导致批改试卷的教师的自由度的加大,对批改试卷的教师的语文水平特别是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的要求提高,以及批改试卷难度的加深。因此,这样的改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们仍会继续他们觉得省时省力的要点式记忆和答题方法。

个人简介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