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普华永道《中国医药行业展望》报告重点解读(下)

杨昌顺 转载自 张旭 中国医药报 | 2009-05-11 14:12 | 收藏 | 投票

研发外包:药企价值链提升的受益者

  目前,发达国家的制药公司正面临着诸如研发成本不断提高、药品生命周期加速缩短、药品申请和药品批准数目不断减少等危机。这迫使其不得不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以维持长期的盈利能力。中国经济强劲增长势头,无疑会对国外制药公司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他们把中国作为研发外包基地,以缩短产品面市的时间,减少成本。中国领先的研发外包机构(CRO)提供服务的成本远比发达国家低得多。另外,中国研发外包机构也越来越有能力满足国外企业对药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尽管目前研发外包收入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低成本国家只占其中很小的比例(中国研发外包收入仅占全球总研发外包收入的1%),但是,这些低成本国家的研发外包服务行业仍有望快速增长。

  早期,中国研发外包服务涉及的领域主要是化学合成类的研发,因为这类研发的程序更加标准化,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也相对容易操作。如今,随着中国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研发外包机构也逐渐涉足基因组学和基因疗法的研发,并不断拓宽服务范围,如提供符合良好实验室操作规范(GLP)标准的临床医药开发和临床试验的全程服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ICTRP)的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中国临床试验发展迅速。以2007年为例,中国临床试验注册总数为298例,较2006年增长41%。相比之下,印度同年临床试验注册数仅为244例,较2006年增长12%。

  作为制药公司的研发外包基地,中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成本和时间优势。中国的低成本优势主要体现为劳动力价格低廉;实验室筹建成本低;政府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如规定免税期,实行所得税减免、增值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据大多数专家估计,中国开展临床试验的成本仅为发达国家的30%。如果考虑隐性成本,如地理距离、沟通成本、质量检查和管理费用等,这一比例保守估计应为50%。二是人才资源优势。中国拥有一支庞大的具有科学背景的人才队伍,其中海归人才数量日益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6年,中国在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领域的毕业生分别达39,000和22,000人次。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预计,2007年~2010年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每年将以11%的速度增长。三是医疗资源优势。中国拥有众多对某些疾病尚未或很少获得医疗诊治的人口,这使得招募患者相对容易,成本也更低。四是动物资源优势。美国很大部分用于临床试验的犬类和灵长类动物已被引入中国。发达国家通过把动物实验转移到中国,而节省大笔运输和检疫费用。五是经济快速增长优势。随着医药市场的迅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未来医药市场的重要基地。伴随着中国富裕人口的增加,罹患糖尿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在相应增加,这表明针对中国市场的药物开发具有巨大的潜力。

  尽管中国作为外包基地拥有庞大的优势,但某些因素会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起初的成本优势。为了与WTO规则接轨,中国的确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在完善法规方面尚需努力。

  当中国的大型研发外包公司(如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明康德”)不断与国际标准接轨时,许多小型公司的研发外包机构却仍在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批准(如GLP或欧美其他的实验室达标证书)方面步履艰难。对于小型研发外包机构而言,新的挑战在于如何按照发达国家的作业标准制定标准化的工艺和程序。同时,对大多数中国本土外包服务机构而言,新的挑战在于如何招募有经验的项目经理,以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建立质量检查体系。在中国,科学类大学毕业生很多,但经验丰富的人才短缺,这将成为中国研发外包机构的发展瓶颈。中国研发外包机构在招聘英语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还面临着挑战。目前,中国有上百个研发外包机构,主要集中于沿海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呈现高度分散状态。许多小型研发外包机构专攻某个细分市场。综合型研发外包机构也在不断增多,综合型机构提供包括药物开发、注册和营销等贯穿整个价值链的“一条龙”服务。

  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本土研发外包机构开始通过兼并、合并或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的方式进行扩张。2008年1月,药明康德兼并了美国研发外包机构——Apptec实验室,意欲扩张现有的服务范围,并以此获得Apptec在国外建立的客户网络。其他例子还包括:2007年5月,中国第一个研发外包机构联盟成立;2007年6月,桑迪亚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联友制药合并;2008年1月,毒理学研究服务(MPI Research)和上海美迪西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组建中外合资公司,提供临床前医学开发服务;美国Provid和中国爱斯医药科技强强联合,试图发挥Acesys在中国药物开发上的优势和Provid在美国项目管理上的优势。中国研发外包机构的成功,还体现在本土研发外包公司积极谋求上市方面。如药明康德(2007年于纽约证交所上市)和万全科技药业(2003年于香港证交所上市)。一旦市场稳定,许多研发外包公司应该会准备筹划上市。此外,跨国公司也在中国紧锣密鼓地开展活动。如今,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合作方式,或者通过成立合资公司方式,不少大型跨国研发外包公司已在中国建立起自己的活动基地。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研发外包服务行业还会持续发展并进一步整合,本土企业和国外企业的合并或者其他形式的合作,将会不断地增加。

  分销体系:风险与挑战并存

  中国医药分销市场规模已达440亿美元,但仍然面临着几个关键性的挑战。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农村人口(约7亿~8亿人)的国家,由于缺乏关键的基础设施及物流人才,企业很难保证及时、安全且低成本地将药品送达农村患者手中。当然,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去应对这些挑战。但由于分销网络是由成千上万个小型的地方性分销商组成的,因此监管机构监测产品及生产商的情况,并跟踪其产品,保证药品最终毫无差错地交至零售商的工作艰巨。然而,经过政府的政策指导,借助市场力量以及国外公司的参与,中国医药分销系统正在逐步地改进。中国的分销网络有三个层级,多数跨国公司将药品分销给国家级和省级批发商,之后这些批发商通过医院、诊所和药房将药品卖给患者。据了解,多达80%的西药是通过医院和诊所进行分销,而剩下的20%则是通过药店进行分销。

  历史上,中国医药批发网络属国有体制,主要集中在省级和地级之间的内部连接,而极少与其他地区进行对接和联系。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药品的需求量也随之迅速地增加,同时分销系统也变得更为分散。分销商数量的激增导致一个地区内部竞争激烈。这些地方分销商为了抢占小份额的市场而展开了激烈的角逐。现在,市场中有超过7,000家的分销商,其中80%是小型分销商,而排名前三位的分销商加起来仅占有20%的市场份额。至今为止,很多小型分销商还未能形成规模化以实现自动化操作,也缺乏发达国家分销商所拥有的物流人才。另外,分销网络没有达到规模效应,就意味着如果制造商想把产品分销至全国,就需要牵涉到很多不同的分销商,才能最终将产品分销至零售商的手中。现在,该分销系统的问题在于各分销商之间缺乏一个全面统一的产品跟踪系统,导致一旦某种药品出现问题,其销售渠道难以追踪。因此,产品回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供应链的复杂性也导致其防御伪劣产品的能力不足,这对医药行业是一个极大的威胁。而使用多个分销商也可能导致冷藏链中断,从而威胁到产品的质量。同时,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和规模化经营的需要带来了分销行业中的合并,中国政府也加大了监管的力度。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的监管力度有所提高。中国政府要求分销商遵从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意在淘汰那些在业务上有问题的分销商。在分销商的利润率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尽管其利润率仍高于美国),为了维持生存,有实力的分销商选择规模化经营,这也是导致分销商之间合并的原因之一。中国的医药分销公司平均销售毛利率大约是8%,而净利率已下降到约0.5%。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净利率仅为零,医药分销商不得不改变它们的业务模式,成为药品代理商,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佣金及生产商的折扣。伴随着规模化经营的趋势和政府监管力度的增加,医药分销商的数量被削减了一大半,从16,000家减少到当前的约7,000家。外国公司也开始对中国的医药分销行业产生影响。2003年以来,为遵守WTO协议,中国逐渐放开市场,为外国公司进入该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部门不断放宽政策,对外方出资比例不再强制规定。49%的比例限制仅适用于同一外商投资者在中国境内累计开设30家以上零售店铺的情况。一些外资医药分销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2004年,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化的药品配送中心,此中心使用的是从国外购买的先进物流设备和技术。为顺应这一趋势,中国的几个主要城市正在建设类似的物流中心。此外,还有一些领域的主导地位则由外国企业占据。例如,2007年,全球巨头——世界速递公司(World Courier)在中国的36个城市推出了药物冷藏链运输网络,提供药品的恒温控制和临床试验药品运输服务。为了鼓励仍处于萌芽期的物流业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主要分销商提供了积极的财政支持,以此鼓励其本土化发展。

  总之,中国医药行业正在进行整合,国外和本土制药企业的合并交易日益频繁。同时,本土制药企业也在积极谋求上市(全球金融危机将使这一速度放缓)。国外制药企业的投资活动仍在不断增加,他们积极寻求外包合作伙伴,并使外包服务从制造扩展到研发、分销和零售等各个领域。

  尽管存在着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中国医药市场的总体规模仍名列全球前5强。虽然目前市场环境尚不确定,但是有关人士预测,中国医药销售将以两位数规模增长。对于中国医药行业来说,在发展中尽管存在一定的挑战,但凭借着低成本和高市场潜力的优势,仍将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投资者。

 

作者:张旭 来源:《中国医药报》2009年05月07日
 
 
 
 
杨昌顺
聚焦医药,紧跟政策,关注热点,传播理念 ;
ycs7669@gmail.com ;
个人简介
佑创伟业总经理,从事医药大健康产业18年,专利超过20项。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