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彩霞事件的再思考

袁峻 原创 | 2009-05-22 09:48 | 收藏 | 投票

罗彩霞事件的再思考

 

罗彩霞事件暴露后,社会上除了对冒名顶替一事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外,也有些观点对我国现有的高考制度进行了反思,把冒名顶替一并归入高考的弊端之列,加以抨击。而在此之前,教育界早就产生了对一考定终身的高考进行抨击的言论,而教育部也把自主招生——即不用参加高考,由高校直接从高中录取学生——落实到了议事日程上并进行试点,据说北京大学现在每年有1000多名新生是通过这种自主招生的方式录取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肯定不是一种好的方式。就目前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对学生的入学资格的确定更多的是采信学生高中成绩加必要的考试,由高等院校自主入取。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一次考试中偶然因素所带来的对考试成绩的影响,也可以从根本上改正我国目前高中学习一切为了高考的应试教育的局面,从而把教育的方向由教学生考试改变为真正的教书育人的正确道路上来。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美好的高校招生制度,恐怕只能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而已。罗彩霞事件的暴露再次表明:我们整个社会的信用都在缺失,而缺失了信用,就缺失了基本的公平和公正。在制度和纪律森严的高考录取中,冒名顶替的事件都能发生,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相信那些自主录取的过程不会出现新的“丑闻”?当北航这样的高校都能以10万元的价格公然叫卖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们还能相信哪所高等院校不会在招生中谋取私利?

社会整体信用的缺失,教育界和教育界的人士也不能独善其身。从罗彩霞事件已经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

首先,作为向高校输送学生的邵东一中及其管理机构邵东教育局度缺乏基本的诚信和公平原则。罗彩霞的身份和考试信息,就是被她的班主任张文迪透露给王峥嵘的,从而使得王峥嵘得以让女儿假借罗彩霞的名义“考入”贵州师大。而从罗彩霞的档案被复制,以及事发后邵东县教育局对于罗彩霞的档案问题前言不答后语的表现,相信王峥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这样的学校和这样的班主任,我们能相信中学的学生成绩是客观的吗?我们能相信中学向高校推荐的学生不再是“冒名顶替”的假冒产品吗?

其次,作为自主录取的高校是不是值得人们信赖呢?从罗彩霞事件中的高等院校——贵州师大来看,面对已经发生的丑闻,贵州师大为了推卸责任,连基本的廉耻都不要了。丑闻暴露伊始,贵州师大立即声明:“补录指标和具体考生均由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然而,从后来调查的结果来看却是贵州师大首先想湖南省教育考试院直接点名要求调阅“罗彩霞”的档案并录取的。面对无法抵赖的远程招生平台的电脑记录,贵州师范大学招生办负责人还要推卸责任“罗彩霞是被调剂录取到贵州师大的。有些省生源好一些,有些省生源差一点,为了不浪费教育资源,学校报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可以调剂招生计划。”这显然是在胡说八道!罗彩霞的考分并没有达到当年湖南省的本科录取分数线,而且根本就没有填报贵州师大这一志愿,那么生源从何而谈?如果仅仅是从生源“好”的角度来说,贵州师大为什么不早一些录取那些分数更高的、并且填报了贵州师大的考生呢?而偏偏要要点名录取罗彩霞?而最终冒名顶替能够得逞,还有一个关键的因素,那就是罗彩霞的录取通知书不是由高校直接寄给罗彩霞的,而是由在贵阳师大当教授的王峥嵘的熟人唐昆雄从学校领取后交给王峥嵘的。唐昆雄是王峥嵘的同乡,唐昆雄的老婆更是王峥嵘的同学,不应该不知道王峥嵘和他老婆都不姓罗,但依旧把“罗彩霞”当作王峥嵘夫妇的孩子,不仅为之争取贵阳师大的的招生指标,还违反招生规定私自领取录取通知书交给王峥嵘。如果这位唐教授不是有意在掩饰什么的话,那么他的智商一定是有问题的!

贵州师大不是什么野鸡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是国内“一流”的大学,像这样的大学都会因为利益而出卖良心出卖信用的话,那么,谁能给我一个相信他们可以做到公平进行自主招生的理由?

虽然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存在这样那样的弊病,但是,在目前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信用缺失的条件下,高考还能保证一丝公平。在纪律严格的高考录取中尚会爆出丑闻来,我们根本不能想象,如果取消了高考后,在自主招生的幌子之下,我们的高等院校会搞出一些什么样的“花样”来。到时候,恐怕王佳俊就不用顶替罗彩霞去上不知名的贵州师大,凭王峥嵘的“势力”,还不得上北大清华转转?而没钱没势的罗彩霞,恐怕第二年也上不了天津师大。

为了给考生们一个公平的环境,还是保留高考吧。高考至少还能给穷孩子们带来读大学的希望。

个人简介
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数学专业,就教于北京邮电大学。后不务正业,下海谋生。曾先后从事金融、投资与管理等工作。在金融机构做过财务,管理过资金;参与过上市公司的收购和重组;参与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以及彩票发行等。现为…
每日关注 更多
袁峻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