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歌》能拯救得了北大吗?

李吉明 原创 | 2009-05-25 00:22 | 收藏 | 投票

521日,北京大学教务部发出公开信,号召学生遵守考场纪律,不要作弊。在公开信里,还引用了中文系程玉缀教授所作诗歌《考场歌》作为勉励,让一封本来很公文正统的劝勉信立即多了一种文学情怀。(522日《京华时报》)

近些年来,北大倍受争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北大教授屡放撅词已成为网民“炮轰”的靶子,北大学子频出事端已让国民信心倍失,北大精神不存已化为国人的“一声叹息”。——北大无缘“诺贝尔”奖、北大精神的颓废事实上早已成为人们的心中之痛。如此的背景之下,笔者实在不晓得这个所谓的《考场歌》究竟会国人怎样的一个惊喜,更不晓得会立即多了一种怎样的“文学情怀”。茫然与好奇中,笔者有幸一读并推荐给大家观瞻:

“燕园学子,人中龙凤;身经百战,从从容容。笔走龙蛇,文思泉涌;寥寥数题,笑谈之中。遵守考纪,严肃校风;因小失大,徒然无功。临场赋诗,肺腑相送:瓜田李下,请君自重!春华秋实,来自劳动;有限人生,无上光荣!”

    无庸讳言,北大用这样的《考场歌》来劝谕学生不作弊,说白了就是一种浪漫“文学情怀”的道德说教而已。试想,从幼儿园到大学,思想品德课始终是一以贯之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每考生也都是心知肚明的,如此喋喋不休的《考试歌》果真就能够让北大学子不再作弊吗?

治理作弊,英国的华威大学被称为最难毕业的英国名校,也是学术最自由和最鼓励学生个性的大学。但是对于学生作弊,该校向来没有所谓的“文学情怀”而是手段强硬的“零容忍”。事实上,北大学生对作弊不是缺乏是非判断的能力,而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明知故犯,是思想和行为的脱节。导致这一变异现象的,不是道德灌输的匮乏,而是行为准则的失范。如此,北大依靠这个不疼不痒的《考试歌》来治理作弊,又岂能不是制度规则的缺失?岂能不是方法论上的无能?

拜读了北大的《考场歌》,最让笔者不爽的就是“燕园学子,人中龙凤;身经百战,从从容容。笔走龙蛇,文思泉涌;寥寥数题,笑谈之中”这几句。——笔者不晓得,这究竟是北大的“人文关怀”还是北大人始终难以放下的妄尊自大与倨傲精神?!

忆往昔,老北大以“兼容并包”精神闻名全国,因“五四”运动而奠定了在红色中国的历史地位;后来,北大在文革期间被抛上风口浪尖,在学潮后一蹶不振,退化成一所普通院校;尽管近些年出了几位著名的“大话”教授,也培养出几批优秀“留学生”,但在总体上除了有正在褪色的名誉光圈、招揽游人的少量老房子、国家格外的巨额拨款和学生入学分数较高之外,与全国其他院校如一丘之貉:学生也谈恋爱、也打游戏、恐怕还也抄论文,学校对教授也搞“生产队式”的量化考核管理,教授也忙着赚钱、抄论文和写思想汇报,都无甚特殊之处……

北大人像一群漂浮在世界荒原和人性汪洋里的孩子,很聪明,也很天真,但他们不想下船,不愿踩在泥泞的土地上,不想说自己原来也和周围的人一个样,他们觉得自己是上帝创造的天使。北大人就像一个个激情的炮手,喜欢狂轰滥炸,全然不顾是否该放炮,或者目标在哪里。看看这两年的媒体,很容易发现,北大教授的每一次发言,都会引发群情激愤;北大学生的每一次亮相,都会让人跌足眼镜——太多虚伪的狡辩和懦弱的逻辑,太多空灵的飘舞和人性的争斗,太多幻想的激情和无谓的感性,太多蜻蜓点水式的投机取巧——这难道就是他们所说的“人中龙凤”么?

“身经百战,从从容容。笔走龙蛇,文思泉涌;寥寥数题,笑谈之中”的北大人毕业后都去做什么了呢?他们把曾经所有的所谓梦想和坚持全都装在书包里,扔到脑后虚伪、懦弱、自满的活着又是怎样的一种“从容”?举目星空的高远深邃,俯视大地的厚重与富饶,北大人面对自己应当承担的使命与责任有几个能够“文思泉涌”?北大人面对人们所期望的灿烂与辉煌又有几人能够“笑谈之中” 瓜熟蒂落?

很多人谈到北大的问题,往往以“灵魂缺失、性格畸形”而蔽之。灵魂的缺失导致了性格畸形的,性格的畸形则进一步禁锢和扭曲了灵魂。当北大人始终不敢走下神坛,独自坐在船上孤芳自赏的时候,北大精神的岂能不轰然倒掉,培养出来的学生们又岂能不是“长于妇人之手”的普通人而已?

北大作为“中国一流大学”,却不懂得反思“世界名校”的差距,而把这种缺乏规则内涵的《考试歌》视作“文学情怀”并津津乐道,实在是太过于天真,太过于荒唐!——北大无精神,《考试歌》就能拯救得了北大吗???!!!

(李吉明2009524日于河南新乡邮箱:liming730210@163.com

 

个人简介
致力于教育发展研究,关注国计民生,思想与行为并重、工作与博文同行。曾著长篇小说《教误》,短篇小说《激情无罪》、《残雪》等,人民网、博客中国专栏作家,著名网络热评人,现供职于河南新乡教育行业。由于作品皆为原创,如有转载敬…
每日关注 更多
李吉明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