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孟尝君

迟竹强 原创 | 2009-05-31 19:56 | 收藏 | 投票

  中国的男人生下来就必须要当官,否则就没出息,即使你富甲一方、即使你学富五车,没有级别很难让人相信你成功。成功这种感觉是需要别人来培养和确认的,在唯物主义的世界里人不可能单纯依靠自己的体验来享受成功。在扶栏客上小学的时候,有出息的孩子都当班干部,那时候的小孩干部胳膊上都带个标志,一道杠最小,三道杠最大,——小学生毕竟幼稚,不能搞得太复杂。孩子们在当官的文化熏陶下,从小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一定要当官,而且越大越好。

   

  但是如果不打仗,要想当官就有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学习好,“学而优则仕”,这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中国的男人如果从小学习不好就可能当官无望,但是如果这个男人偏偏又有些血性和志气,就很容易或多或少地滋生江湖情结,当不了干部当流氓,弄好了像宋江那样“杀人放火受招安”,流氓也可以转型当干部。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老大们在江湖上混出来一点名堂以后都会或多或少地向孟尝君看齐,即使自己谦虚,追随他的小弟们也会拿孟尝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老大,否则小弟们追随着也觉得没面子、没前途。比如《水浒传》里的宋江和柴进,很多江湖上的流氓无产者都把他们比作孟尝君,还比如《说唐》里的秦叔宝就有个绰号叫“小孟尝”,再比如解放前上海滩的青帮老大杜月笙,也曾经被自己的徒弟们吹捧成孟尝君、春申君一样的人物。

   

  不过当扶栏客通过认真学习《孟尝君列传》以后发现其实孟尝君是很难学的,五千年当中像他这样纯粹的老大实在找不出来第二个。

   

  孟尝君之所以能成为战国时期的名人和中国历史上标杆性的老大,首先要感谢他的爸爸—靖郭君田婴。据《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是齐宣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属于根红苗正的王室贵族。田姓王族人口众多,人才济济,田婴不仅出身高贵,而且还有卓越的工作业绩,这样的人当然会成功,也就是当大干部。齐宣王二年,田婴参与了田忌领导、孙膑策划的马陵之战(见《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兵家传奇》),在马陵设伏大败魏军,庞涓自杀,魏国太子申被齐军活捉。齐宣王七年,田婴代表齐国出使了韩国和魏国,此时齐国国力雄厚,加上在马陵大败魏国主力,因此正是称王称霸的好机会。田婴顺应历史潮流说服韩国和魏国的国君向齐宣王低头,在田婴的陪伴下韩昭侯和魏惠王来到了东阿南,按照准备好的预案,齐宣王在这里亲切接见了两位友好邻邦的国家元首。三国元首在友好、坦诚的气氛中就三方建立共同防卫体系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最后三位国家元首代表三个国家结成了齐、韩、魏三国联盟,齐宣王任首任联盟主席。三国联盟第一次峰会圆满结束,对齐宣王来说这次会议无疑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而促成这次大会圆满完成的田婴无疑功不可没。第二年,马陵之战战败国的元首魏惠王再次来到齐国的甄拜望齐宣王,在这一年魏惠王死了。从马陵之战到魏惠王低头认齐宣王当老大,再到魏惠王再次登门拜访后死亡一共过了六年,可以想象作为战败国的元首,魏惠王在这六年当中是非常痛苦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魏惠王的死亡与马陵之战和庞涓战败有一定的联系,可见在激烈竞争的年代对于一个老板来说用错一个人的代价是多么的沉重。

   

  

   

个人简介
祖籍:烟台招远,80后,中国智库发起人,人大财经论坛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迟竹强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