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一个求学的理由(5月31日)

贾春宝 原创 | 2009-05-31 20:55 | 收藏 | 投票

 

告诉我一个求学的理由

 

关键词:奥数  CCTV  求学  西风东渐

 

一个比自己小很多的同事,在参加完某个从业资格考试之后,深有感触地对本人说——人真是应该时常去参加一次考试。似乎在他感觉,学习如吃饭,每次考试或者看到别人考试,都是一种刺激与提醒!

——饿了吧?该吃饭了!

 

记得10多年前,本人在一个广告行业的招聘会溜达,看到了日本的一家著名广告公司的展台;在半是狐疑半是窃喜之间,本人上前询问究竟,对方问“你日语学几年了?什么水平?”我坦率承认,我没学过日语,对方断然表示“没有日语基础和教育背景的,我们不录用”。

想到在日本的企业也确实需要跟日本人多交流,不管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对客户之间,会日语确实也是不过分的要求,而且身边大把的会日语的人,招聘企业自然也是需要有自己的标准了。这样断然的态度也正常。

 

随着一个学年的结束,又一轮的升学考试来了。不管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大学继续研究生,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被从学校们的那边送进去,从这边赶出来。不仅没有收入,而且相关费用越来越高,如一个高消费的流水线,一个奢侈的吃钱机器。

韶光飞逝,面庞从稚嫩变得成熟,头脑由简单变得复杂。竞争从无意识变得有意识,流水线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腹经纶,各种知识充斥着脑细胞,即使已经拿到了许多证明自己在时间与金钱上有所投入的教育与某些方面从业资格的证书,都要继续深入自己的求学生涯。

当初由于庚子赔款而创办清华大学的时候,据说核心条件就是每年要输送学生到美国去留学。

——老外花钱要我们的优秀人才留学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想起了今夏随着气温而逐渐升温的对奥数的声讨。

在福建省,奥数获奖者可在高考中加20分,所以倡导“全民学习奥数”。在北京,优质教育资源过于集中,而奥数成绩则是重点中学考核中最看重的一项指标。央视《经济半小时》节目中说,奥数热如今已经渗透进中小学的每个角落,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奥数教材、奥数培训班,林林总总。仅在北京,奥数催生出来的市场规模就超过20亿元。

业内人士说,现在办一个奥数培训机构,一年少则有数百万的收入,多则有数千万收入。

从专家到媒体,从地方到全国。这股对奥数的声讨沸沸扬扬,汇成一股潮流,大家一致认为,在奥数的背后是一场成年人的利益之争,教育机构靠,办奥数班敛财,研究机构靠炮制奥数教材赚钱,他们利用当前的择校机制,一手扮演了裁判,一手扮演了运动员,把孩子和家长往奥数培训机构里驱赶。

 

同时也有很多人在为奥数所遭遇的声讨而鸣冤叫屈。

比如,英语的课外培训的利益又岂止20个亿?还有舞蹈、弹琴等等也不比奥数便宜。

仅以英语为例,虽然本人就是学英语专业出身,但现在近乎成为英语的叛逆者。

似乎为了听懂身边越来越多的老外的话,或者为了跟他们进行亲密接触,或者为了留学移民、或者为了得到一个跟老外做同事的机会,或者是别的有些难以启齿的目的,就要无休止地去学英语,而且“负责任的家长都在倡导——从娃娃抓起。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孩子去哪里都要家长陪同,亲自甚至开车接送。耗费孩子精力的同时,也在耗费家长与社会资源。

我们去学习英语,结果却是让我们习惯于用老外的方式,用老外的标准去判断是非,最终却沦落成为新列强的传教士,动摇中国历史传统的根基。我们却还在为求学这个无底洞而义无返顾地投入。

身边的大人小孩似乎更热中于学英语,也不去学古代汉语。这难道不证明古代中国传统精髓与当今国际化的拜金主义之间的胜败已经有了。

 

求学到底学的是什么?

是知识吗——假如知识仅仅是以往信息的积累;除了填补自身头脑的空虚之外,没有任何益处,知识还有用吗?

是理论吗——当理论与实践脱节,就会成为错误的指导思想,有百害而无一益;

是另一门语言吗——假如学别人的东西而忘记了自己的根本,就成为舍本逐末的行为;

是学匠术之道吗——匠术之道难免会为人所用,如果百无一用就会有明珠暗投的遗憾。

 

求学的目的是什么?

从孩子到成人,每个人都被填鸭般地赶上学习的道路,学习别人的观点,学习自己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到的地方的风土人情,学习也许一辈子都用不到的知识与信息。

走了一圈之后我们才明白,简单才快乐,贪婪只会带来遗憾,会让人失落。只有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生活目标,把自己人生的坐标校对精确,把生活圈子变得狭小,限定最有效地传播,而不至于迷茫。

人原本就是很容易被迷惑的,难以保持自己的追求。

了解别人还是了解自己?讨好别人还是讨好自己?

——告诉我一个求学的理由!

 

事实证明,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不是自己喜欢学,也不是一定要去学,而是别人都学了,假如自己没有学,就输了。大家所争夺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承载知识的学历证书,是证书所争夺而来的工作机会,是工作机会所带来的收入,而收入是可以保障并提高现有的生活水准的。

求学是给自己一个好归宿吗?是给家人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吗?是实现自己拯救世界的梦想吗?我们每天所关注的都是什么?

求学是在娱乐别人还是娱乐自己?是在满足自己还是在讨好别人?

 

当学习成为一种无奈,当任何事情都成为一种手段,要实现的是都是自己或许有点那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却要披上神圣的外衣。

教育成为一种敛财的手段,就不仅成为对父母的拖累,更是对稚子的摧残。

当一个社会提供的大环境,一个学校提供的小环境,一个家庭提供的生存环境都难以让孩子安静下来读书做人的时候,难道我们还不应该反思社会的进步与暂时的倒退,暂时的迷茫吗?

 

我们是生活在高度发达的社会中,这已经几乎成为公认的道理。

但是新教育体制实行以前,上学读书还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虽然未必每个人都有机会为官在朝,光宗耀租,封妻荫子,但至少学个《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之类的启蒙教程还不是离普通百姓太远的事情。做个小买卖养家糊口也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现在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素质的人却要不停地奔波于生计的边缘,基本的情感没有安全保证,基本的婚姻得不到保障,上无片瓦、下无寸土,难道这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难道这就是无数先烈抛头颅、撒热血,我们在后面孜孜以求的结果?

 

教育是原本神圣的而已经被世俗玷污了的,还是原本就是一种教化的方式?

物质世界会让人得到暂时的麻木,更会带给人奢靡之风。治愈的根本就在于回归精神。

难怪从季羡林到钱文忠等教授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而担忧。与此针锋相对的就是从外语到文化思维方式,从商品化到国际标准对历史固有的力量根基的侵蚀与占领。

 

数十年的教育产业化与西风东渐,让我们明白了一些残酷的现实:

并不是学校与老师,专家和主管机构说的就是对的,更不是所有貌似友善的人说的都是在成全我们。即使如教育这样“神圣”的领域都未必那么干净。

——那么求学的理由是什么?

 

贾春宝

2009531星期日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MSNbekings@yahoo.cn

QQ469063961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 

 

 

个人简介
所涉及的领域从公关到广告、从商务活动到旅游会议、从营销到传媒、从教育培训到顾问咨询,从投融资理财到企业管理、从资本市场到产业链、从战略规划到企业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 从1994年起开始接触并持续关注北京的房地…
每日关注 更多
贾春宝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