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报》杨昌顺案例点评:《定位巧避竞品锋芒》

杨昌顺 原创 | 2009-06-23 07:36 | 收藏 | 投票

杨昌顺点评:《定位巧避竞品锋芒》

杨昌顺

主持人:桔梗

案例:定位巧避竞品锋芒

案例提供者:董继业

特约点评:杨昌顺(今辰药业市场部经理)

董国平(处方药营销策划人)

定位巧避竞品锋芒

小李是S公司驻M省的招商经理,公司主打产品S胶囊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属于独家医保产品,有较大的竞争优势,但在当地一家三甲医院的销量一直不理想。经过调研,小李发现该类产品在这家医院每月应该有2万盒的处方量,S胶囊的销售正常情况下应该占到5000盒左右。

S胶囊的同类产品主要有3个,其中2个是独家产品,1个是普药产品。普药产品成分单一,主要靠挂金销售,缺少学术推广,不是对手;另2个独家产品也是医保产品,且比S胶囊早10年上市,在价格、学术推广和产品知名度上都优于S胶囊。

小李通过代理商与该医院的一些医生进行接触,通过交谈发现医生对这2个竞品的疗效评价甚高,特别是治疗重症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中风、心梗等疗效较好。这个发现让小李非常兴奋,因为S胶囊主要针对高粘血症和高脂血症患者,即中轻度心脑血管病患者,侧重于预防脑卒中、脑血栓、中风、心梗的发生。这样S胶囊就与竞品区别开来,找到了自己的新定位。

于是,小李立即把这一情况反馈给市场部,希望市场部在当地开一个关于产品新定位的科室推广会。同时,小李与代理商积极沟通相关情况,要求代理商召开科室推广会,并和代理商一起制定了新的推广方案。接下来,小李对代理商业务员进行培训,着重强调S胶囊的新定位,并就即将开展的科室会的后续跟进步骤进行了细致商讨。

经过一轮科室会和业务员的积极跟进,S胶囊的销量逐渐上升。

                                  (本案由董继业提供)

【观战台】

市场策划:招商人员必修课

战略指数:★★★★★

董继业(哈尔滨某制药公司市场部经理):

小李在促进销量上升的过程中,遵循了市场策划的3个步骤:

1.市场研究。即对产品市场容量、市场份额、同类竞品等情况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找到产品的切入点,或与竞争对手不同的定位,另一方面也为后续的跟进工作找准目标。

招商型医药企业以代理商为主要销售力量,代理商拥有良好的终端资源以及与医院终端良好的关系,因此研究产品的市场容量就不需要像经典外资派方法那样复杂,只要通过代理商直接到医院药房查一查该类产品的月销量和年销量,就可以大致推断本产品在当地的月销量和年销量。

市场份额是指竞品在医院的销量及其在同类产品中占的比例。研究同类竞品主要参考以下方面:产品名称、生产厂家、成分、作用机理、适应症、疗效、价格、促销费用(或临床费用)、销售方式(自营、代理)、学术推广方式、其他促销方式,枪手医生、业务员姓名、性别、年龄,业务员与枪手医生的关系,产品卖点,产品的优势和劣势。

2.问题界定。市场研究要解决这些问题:销售业绩不理想的问题出在哪里?是产品定位问题、推广问题,还是目标医生选择问题?是产品、业务代表,还是代理商的问题?

3.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采取行动的内容及步骤、安排具体行动时间、行动后的反馈。小李针对产品定位问题,采用了学术推广和培训相结合的方法。

他的行动内容和步骤是:①与代理商沟通,指出问题所在,提供解决方案——新定位的学术推广和培训;②和代理商达成共识,确定开展新定位的学术推广和培训;③向市场部说明情况,要求做出新定位的学术推广方案,并确定时间期限;④确定学术推广会的时间、人员、地点;⑤准备对代理商的业务员进行S胶囊新定位的培训内容,确定培训时间;⑥与代理商业务员商讨学术推广会后的跟进方法。然后,为上述步骤列出具体时间表。行动后的反馈主要是要求跟踪业务员会后跟进的情况,及时掌握跟进后临床医生的信息反馈,针对医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出答案,以加深推广会的效果。

终端销售上量是提升销售业绩的根本,只有每个销售终端都产生良好的业绩,都能够达到预期销量,才能促进整体销售业绩的提升。因此,针对市场终端提升销量的市场策划方案应该成为每个医药招商企业业务员的一堂必修课,也只有做好这门功课,才能有效地提升终端销量。

 

疑点待商榷

战略指数:★★★

杨昌顺(今辰药业市场部经理):

本案对招商人员的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因案例背景交代略显不清,许多疑点仍有待商榷:

1.产品类别没讲清。不清楚产品是中药还是西药,但从功效类别来看,估计是中药。

2.没介绍销售背景。只讲M省一家三甲医院销售情况不理想,那M省其他医院销售情况如何?全国其他省的销售情况如何?如果有销售理想的样板医院或样板地区,需要同时调研人家的成功经验,看看能不能嫁接,而不是首先自创一套。

3.没交代S胶囊的上市时间及其处于推广的哪个阶段。药品在全国、某省、某地或某医院上市1年、3年、5年或更长时间,销量没有起来,问题都会不一样。

4.没交代S胶囊的新定位有无药理、临床证明资料。如果新定位是药品说明书中已有的功能主治,那就不是新定位,说明是代理商没有运用好,医生对产品不了解,只需要进行产品知识培训和召开科室会就好;如果真的是新定位,有没有药理、临床学术论文起证据支撑作用?

5.调查样本太小。仅仅调研一家医院的情况,倾听一些医生的意见而得出那么一个重大的新定位,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新定位的得出过于轻率,二是S公司市场部人员纯粹不学无术。

6.对竞品了解不全面。医生认为竞品疗效好,并未讲竞品不能用于预防,而且竞品有10年的临床基础还依然畅销。笔者怀疑,竞品推广人员早就在教育医生将产品用于相关疾病的预防,因此有充足理由怀疑这个新定位或许并不新,市场调研极不充分。

7.没有遵守学术推广的管理流程。小李向市场部反馈“新发现”并表明做科室会的希望之后,在还没有得到市场部对“新发现”的认可及举办科室会的批复时,就同时要求代理商召开科室会并制定了新的推广方案,之后又对业务员进行培训。如果市场部不认可小李的主张,小李岂不是失信于代理商?(当然,从后文来看,科室会按照小李的意志举办了。)在营销活动中,一线人员擅作主张、擅自行动,就有机会导致未知的恶果,小李必须对此有清晰的认识。

8.科室会、跟进与销量上升之间有无必然关系值得商榷。文章并未交代代理商原先做了哪些努力,因此只能估测:如果代理商原先没有举行科室会,没有营造好用药氛围,上量会比较难;业务员产品知识欠缺,介绍不清楚,医生本来就不知道怎么用S胶囊,当然难以上量;如果举行过科室会,业务员没有积极跟进,也难上量。但本文将销量逐渐上升归功于发现新定位和围绕新定位的科室会等举措,值得细究。

 

招商经理是桥梁

战略指数:★★★★★

董国平(处方药营销策划人):

笔者很欣赏小李,他不仅是招商经理,更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术代表,他的做法体现了中国制药企业未来处方药营销的新模式。处方药营销是否成功,最关键的环节是差异化的定位,通过这种差异化定位,在客户心目中建立并维持某种特别的形象。特别是中成药,由于组方特色及多靶点治疗的特点,更需要潜心研究、需要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然而,许多企业做这件事时,基本上依靠市场部的产品经理,但产品经理可能只有一位,他(她)要兼顾全国不同市场的信息研究,有时就会顾此失彼。优秀的招商经理应该将专业方面的双向反馈作为工作职责之一,即将市场部开发出来的信息传递给客户,同时将来自市场的信息传递给市场部。

小李在专业方面很用心,应该受过许多职业化训练,所以与医生交谈时,很敏感地发现了产品差异化定位的基础,再通过市场部专业化的运作,最终制定了一套能够影响某个细分市场对其产品与竞品不同认知的营销战略。笔者很认可董继业阐述的营销策划三步骤,它体现了销售学的核心价值观——发现客户需求,并以自己产品所产生的利益满足客户需求。

                                  

 

该文为《医药经济报》营销版(090622)案例特约点评:

http://www.yyjjb.com.cn/html/2009-06/22/content_91464.htm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ycccs

 


 

 

个人简介
佑创伟业总经理,从事医药大健康产业18年,专利超过20项。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