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有利于创造型人才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梁学善 原创 | 2009-06-26 21:13 | 收藏 | 投票

营造有利于创造型人才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创造性来自于个人智慧和潜能的自由发挥,因此,创造型人才实际上并不能按任何人预先臆想或确定的模式而被塑造出来,要培养创造型人才,最重要的是在于如何形成一种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动机和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的宽松、自由、浓郁的科学氛围。

 

怎样形成这种科学氛围?至少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教学安排的弹性化。要培养创造型人才,就要给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地,不能总是用刚性的教学安排把他们捆得死死的,要更多地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在专业和课程的选择上有更多的自由。当然,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并不排斥对学生的严格要求,问题是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是鼓励教师教学风格的多样化、个性化。创造性是对常规性的突破,因此创造性往往寓于个性和多样性之中;总是按某种单一化的模式培养人才,是很难培养出创造型人才的。而要使学生在学习上反映出某种个性特征和多样化的特征,就需要有教师教学风格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否则,教师教学千篇一律,学生学习也难免会拘于一格。20年代初东南大学曾邀请许多名家讲学,他们的教学风格各有个性,各呈异彩,如梁启超往往广述博介而慎于评价,杨杏佛则常常直抒胸臆并有问必答,因而学校一度一派蓬勃生气,学生的思想也格外活跃。

 

三是要有浓郁、活跃的学术气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所大学培养的学生能否有强烈和活跃的创新意识,与学校中学术气氛的浓郁程度和活跃程度有很大关系。一种浓郁、活跃的学术气氛,可以使学生时时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和滋育,从中不断吸取创造性的营养;可以使我们在创造型人才培养上形成一种连续加温的温升效应。因而,匡亚明校长当年曾提出,一所大学要有高度的学术空气。能否形成这种学术气氛,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学校的传统和一定的社会环境。而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始终把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其次要注意抓好能够造成一种浓郁的学术气氛所必不可缺的各种外显的具体活动,例如要注意组织经常不断的高水平的学术报告,这种学术报告,既使学生了解到最新科学知识,也常常起到了激发和强化学生创新意识的效果;再如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如组织各种各样的学科性的兴趣小组、撰写学术论文和自办科学刊物等。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学校中浓郁、活跃的学术气氛,归根到底应反映在师生中的那种对科学真理的热爱和执著追求的内在精神上,因而必须坚持不懈地细致入微地抓好学风和校风建设,培育起这种学校精神。

 

四是要注意人才成长的群集效应。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中有一种互激效应或群集效应,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一个人如果被隔绝于世,接触不到与他有同样兴趣的人,那么,他自己是很难有足够的精力和兴趣来长期从事一项研究的。多数科学家在孤独一人时停滞而无生气,而在群集时就相互发生一种类似共生的作用,这正如培养细菌时需要有好几个有机个体,生火时必须有好几根柴一样”。“看到别人对这个问题如何感兴趣,问题则益发有趣”。要创造这种群集效应,应该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多学科的优势,创造不同学科的学生更多的相互接触机会,除了鼓励学生跨系跨学科选课、积极组织多学科学生共同参加的学生学术活动如学术沙龙等以外,可否打破目前学生按系按专业安排住宿的生活管理方式,让不同学科的学生住宿一起,增进他们之间的互相接触,以达到互相启迪和知识互补的目的。

 

五是要形成有利于创造型人才成长的环境,尤其重要的还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这种平等交流,有利于使“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而相得益彰。而这种平等交流,就需要教师自觉地在学生面前揭去那层让学生感到高明的面纱,避免让“学生常常错误地认为自己的老师无所不知”,因为“在知识高度专门化的今天,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自觉无知和学术的诚实,对研究人员来说,是两个重要的品格”。

个人简介
谷伊笙燕麦健康服务。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