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真的转型了吗?

罗百辉 原创 | 2009-07-23 19:04 | 收藏 | 投票

  在没有任何征兆的前提下,海尔集团的人事又变了,这次变化的是负责海尔装备部品集团(EPG)的老总周利民,他将退为海尔集团的顾问,原职位由负责洗衣机本部的副总裁曹春华担任,曹春华的职位则由原洗衣机本部负责市场的舒海担任。

  此前,海尔在今年初刚刚免去了6位副总裁。如此频繁的人事变动,让海尔内部的很多中层都已搞不清楚集团到底有多少个副总裁,分别负责什么,因为变化实在太快了。

  据海尔内部人士透露,这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其实都与“1000日流程再造”及“服务转型”有关。

  今年初,在海尔集团总结大会上,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首次提出了公司要从“制造”向“服务”转型的战略。这次转型的最大特点是商业模式和运营机制的创新,商业模式即:海尔要把自己的产品仓库几乎全部取消掉,实现“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运营机制即:每一个员工都是考核单元,称之为自主经营体。在自主经营体中,张瑞敏设置了一张适用于每一个人的“损益表”,通过它可以了解每一个自主经营体的盈亏情况。

  可是,海尔的转型究竟是什么?是抛弃制造业的转型,还是另有他意?在中国家电制造业整体面临低成本扩张与提升困境的时候,看海尔转型,多少带有期待的意味。海尔,这个中国家电制造业的一面旗帜,会给业界带来怎样的启示?

  “变化”已经是海尔的常态。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日清日毕”的管理理念,到“人单合一”,再到2007年开始实施的“1000日流程再造”,最后到今天的“服务转型”。这些概念的变化无一不体现出,张瑞敏思变的决心。

  每一次管理理念的变化,就会带来组织架构的变化。最大的变化要从“人单合一”的提出开始说起,那时,他把原来各事业部的财务、采购、销售业务全部分离出来,整合成商流推进本部、物流推进本部、资金流推进本部,实行全集团统一营销、采购、结算,这是海尔市场链的主流程;又把集团原来的职能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海尔市场链的支持流程。

  外界一直认为,海尔的“转型”是抛弃制造业的转型:海尔要变成一个营销型的公司,即只管理消费者的需求,而先前所有的制造(比如工厂之类的标志性业务)业务都将外包给其他品牌。张瑞敏给海尔此次向服务转型的定义是:从制造业向服务引领下的制造业转型。制造业,这一主语并没有变。因此,海尔年后做出的动作,并没有像外界猜测的那样,外包制造业,而给人的感觉是加强制造业的能力。

  可以看到,张瑞敏在看待全球化战略和服务转型战略时,采取的不是取舍的态度。全球化依然是海尔制造业的全球化,服务转型其本质也是为了增强海尔制造业的服务能力。

  按照《长尾理论》的解释,在互联网时代,产品不再分高端、中端、低端,而只有一个个标准,就是用户是否需要。张瑞敏应该熟读了这本书,他觉得这本书用两句话概括了信息时代的特征:低成本地提供所有产品,高质量地帮我找到。“对用户来讲,我所希望的是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送给我,第一时间提供给我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谁能第一时间送到已经不是产品,而是服务了。”这就是张瑞敏理解的“需求”与“服务”的关系。

  营销的本质也就是消费者需求管理。因此营销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要能够识别顾客需求,然后把需求转化为产品,最后通过销售把价值传递给消费者。而消费者的需求在有些方面比较明确,而有时却比较模糊,因此,需要企业具有很好的解读甚至是“破译”能力。

  虽然海尔并非如外界所说那样“向营销型企业转型”,但在阐释“为消费者需求提供服务”这个层面上是一致的。因此,海尔确实必须具备“解读并破译消费者需求”的能力。解读消费者需求,也就是寻找到客户需求的能力,海尔的零库存商业模式和“人单合一”自主经营体机制,试图达成这个能力,它至少强迫海尔内部员工和海尔的经销商去寻找客户需求,如果找不到就拿不到奖金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危险,经销商则可能面临“严重缺货”赚不到钱的局面。

  找到消费者需求之后,就要具备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那就是产品创新的能力,收购斐雪派克实际上也是在塑造这样的能力。“你们现在看到的海尔冰箱价格都是4位或5位数的,斐雪派克走入海尔之后,将变成6位数。”一个海尔人似乎已经看到了海尔未来的产品。除国际市场之外,斐雪派克给海尔带来的就是高端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能力,这也是海尔在制造能力方面一直缺的东西。

  目前,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16个工业园。抛弃这些,需要的不只是勇气,还有能力。虽然,张瑞敏从2007年开始推行的海尔的流程再造,为的就是塑造出一个围绕消费者需求而运转的经营体系,但这种改变的前提,就是人员观念的变革,比如,不要只顾短期效益,而要重视长远积累、关注基础工作等。

  中国家电制造业发展到今天,已有近30年的时间,一路走来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如何扩大规模、降低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因为这其中有一个不可逃脱的宿命:从一开始到现在,中国家电业都不掌握核心技术。彩电业、碟机业的例子最明显,中国家电业在白色家电产品(比如洗衣机、空调、冰箱)上虽然通过合资的渠道,获得一些上游资源比如压缩机、电机等,但最终也只是合资,同时一些关键的芯片和模块,中国家电业获得的方法也只有“买”的份。正是因为核心技术的缺失,导致中国家电业这唯一的目标看起来也快难以达成,规模很大但越来越不挣钱,利润从最开始的40%降到20%-30%再降到10%,到今天已是3%~5%,卖一台彩电也就挣十几块钱,真的是薄如刀刃。在单一产品无法实现规模效应之后,家电业开始谋求多元化之路,这几年黑白电企业相互渗透的例子不胜枚举,美的、长虹包括海尔自身均如此。可以说,整个中国家电业的观念一直未变,始终在低成本制造这条道路上行走。海尔也不例外。这些年来,海尔与其他家电品牌的差距并没有拉大,而是缩小了,比如美的2008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900亿元。在整个家电业规模扩张的进程中,海尔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在某些产品领域,海尔甚至退出了第一阵营,比如曾是海尔强势产品的空调,现在只有不到10%的市场占有率,而格力、美的都有近30%的市场占有率。从这一点上来说,海尔想要“跳出”整个中国家电业的想法,非常值得理解,这也是整个中国家电业要解决的问题。海尔作为整个中国家电业的旗帜,确实需要带头突围的气魄,除海尔之外,美的也在思考新的商业模式的问题,最近内部正展开大讨论:究竟什么样的模式才适合中国家电企业的发展。中国彩电企业也在思考转型的问题,比如网络电视是否能够带领彩电企业转型内容服务?中国家电业处在变的关键口上,但在传统运营体系和思想观念下,要真正的“跳出来”又是多何其之难!

  业界很多同行在听到海尔转型的消息之后,大多表示无法相信,也看不到它的前景。就像很多人质疑的那样,海尔的零库存也只不过是将原来的库存“转移”到经销商那里,如果整个家电业的系统不能做到“零库存”,海尔所谓的“即需即供”模式就是“虚”的。

  中国家电业的整体现状决定了,海尔不可能现阶段完成转型。一个不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一个仍在学习其他企业工艺流程和设计的企业,如何在外包之后,达到对质量的控制?作为中国家电制造业中的一员,海尔现在的任务似乎不是彻底的转型,而是如何完善制造业的产业链、做强制造业。而更关键的是,海尔还不具备当年IBM转型服务时的品牌影响力,海尔这个品牌在国际上的地位还没有真正确立。海尔从1998年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2005年开始实施全球化品牌战略。在设定的国际化道路上,海尔要走三个阶段:走出去,即以缝隙产品(低价格产品)进入市场;走进去,以大众化产品满足当地需求;走上去,以高端差异化产品创全球美誉。到目前为止,海尔只是走完了前两个阶段,现在刚刚进入第三个阶段,2008年海尔法式对开门冰箱是一个开始,今年收购斐雪派克是另一个开始。

  如果没有足够有影响力的品牌,外包有何意义?只是为了减少成本吗?服务型或者营销型企业得以运行的一个前提是,拥有足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如果没有,那么连经销商都无法被说服,更不会接受一个不知名品牌的“现款现货”及“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模式。这条法则适用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这一点在影响力不够强势的海尔某些产品线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比如海尔空调。

  张瑞敏给自己的服务转型设定了一个范围,即在制造业之内的服务转型。但这并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一个过渡,完成这样的过渡之后,海尔或许真的会完全抛弃制造业。从此种角度来看,海尔转型并不是“谜”,只能说是海尔真的在为转型做准备。至于何时准备好,谁也不知道。

  重大事件

  1.2003年1月,著名的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2002年全球最受尊敬企业名单,海尔雄居中国最受尊敬企业第一名。

  2.2003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分别选出“美国及美国以外全球25位最杰出商界领袖”?在“美国以外全球25位最杰出商界领袖”中,张瑞敏排在第19位。

  3.2003年12月,全球权威消费市场调查与分析机构EUROMONITOR调查结果显示:按公司销量统计,海尔集团目前在全球白色家电制造商中排名第五,按品牌销量统计,海尔跃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电品牌。

  4.2003年,海尔品牌价值实现530亿元,蝉联中国第一品牌。

  5.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海尔
惟一入选,排在第95位。

个人简介
罗百辉,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常务秘书长、《国际模具机械产业》、《国际五金塑胶产业》杂志社长/总编、金模网(gmold.info)CEO、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专家委员,深圳市管理咨询行业协会会员、华通咨询公司特聘培训专家…
每日关注 更多
罗百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