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之我见
笔者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十多i年,面试过无数的应届毕业生,包括硕士生。当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在令人担忧,我们不得不反思扩招以来的大学教育质量。在我看来,大学教育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一、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方向的定位出了问题。 当就业率成为高校的考量指标后,学校便开始压缩课时,让学生提前开始找工作,4年的本科实际上课时间不到2年半,3年的大专实际上课时间只有一年半,于是乎课堂教育、专业学习、考试边成了形式,客观上对教育质量的放松,导致学生价值观发生了逆向选择,学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工作找的好。。。。
二、招生不注重质量,鱼目混珠。高校扩招后,巨额的负债通过学费来偿还,于是高校盲目扩招,新生质量层次不齐,因此招生质量差、教育质量差、就业差形成了恶性循环。当“教”与“学”变成“买卖”经济关系时,便成了拿了人家的钱就理所当然给人家毕业证,至于质量吗就不得而知了;学生自认为交了钱就得让我毕业,学好学坏都找不到工作,何不得过且过呢?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问题,对于高校必须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严格控制盲目扩招,教育主管部门要把高校的教育质量作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指标,建立国家统一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国家考评标准,在劳动力市场非完全市场化的现状下,不以就业率为唯一的衡量指标。督促高校严格教学质量。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关乎名族的人力资源素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