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出路在哪里?

应学俊 原创 | 2010-03-21 17:31 | 收藏 | 投票

 中国教育改革:出路在哪里?   

      —— 中国教育改革断想

   名曰“断想”,那是因为题目太大,想不周全,也没那个水平;但毕竟干了一辈子教育,也做过一些研究和思考,所以还是有些心得和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名曰“断想”。

   目前正在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对许多问题已经有所考虑,在很多方面规划还是不错;但对某些问题甚至是根本问题有时使人感到似乎有所疏忽或是回避?有的方面也无法排除有认识误区,总觉得某些方面有些隔靴搔痒,恐难奏效,部分业内人士感到迷惘。既然征求意见,鼓励讨论,那就写下来吧。面对中国教育的许多“乱象”、“病态”,有时真的很有些着急,如此下去教育会怎样?社会将会怎样?

   中国教育一直在“改革”之中——从毛泽东时代直到当今,但一直遭诟病,也确实问题多多。何故?中国教育改革,出路在哪里呢?    

   ● 我们还是要求助于客观规律。有时人们重视这个重视那个、把握这个大局那个大局,唯独忘了不可违反的客观规律。其实“科学发展观”的要义之一也就是不做违法客观规律的事。

     ● 社会对人才评价使用的标准始终制约教育。这应该是一条铁定的规律——正如任何事物的评价标准都会对该事物的变化发展具有导向、激励功能一样。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要走向社会的,社会要用什么样的人,教育如不予适应、配合,教育如何生存?社会用人重什么,教育必将会追求什么。当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极端重视学历,乃至视学历(且瞄准全日制高等教育、本科以上)为人才“准入证”时(尤其是地位高待遇好的部门),当招洗菜工、保安也要求本科学历,当公务员考试将夜大、电大、自考学历拒之门外时,当用人对实际能力、创新意识的考查不被重视而退隐不见时,我们的学生、家长乃至教育岂能不为考试分数及一纸文凭疯狂?摧残学生的“应试教育”怎么会退出教育舞台?“择校热”怎么可能退烧?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教育病”不一而足。

 教育改革必须从教育外部的社会人才观、用人机制的改革开始,必须走“重视学历,更注重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实事求是,不拘一格”的路子,而不是先用一纸文凭将人拒绝于考核范围之外——这,将直接制约教育价值取向的选择。这需要教育与社会、政府的联动。

 ● 要始终把握教育与人、与社会的关系——首要的规律 教育是为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服务的,教育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这便是首要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的总的规律。社会由人组成,没有人即没有社会。教育则是培养人的。那么,当教育有助于人的健康、健全发展同时有助于社会发展进步,这种教育是可取的,与社会这个大系统便是和谐的。反之,如果教育已经明显影响到人的健康、健全发展,那么也就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进步,那种教育一定是有病了,必须找出病根予以治疗。那么,我们当前的教育,有多少成分是在培养真正意义上的“人”——或者说是在培养怎样的“人”呢?当前教育培养出的“人”是健全的吗?

 健康的社会需要健全的人,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而不是其它 既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取决于人的健康发展与进步,那么,人的发展如果出现了扭曲,这个社会是很难健康发展的。所以,教育必须首先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全发展为本,而不是以“升学率”抑或“黄金屋、颜如玉”或其它什么为本。我们要培养的是有一定知识、善于独立思考、有创新意识、乐观向上、自信自立的有正义感的人;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那才是健康的充满进步活力的社会。

 如果我们的教育是以获取教育者自身功利,同时也以帮助受教育者去获取功名利禄为本——甚至堕落到只是为了让受教育者为获取一纸文凭而应付几张考卷(即所谓“应试教育”),这还是培养“人”的“教育”吗?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具有自信、乐观向上、勇于实践创造、有正义感的人吗?我们只能说这仅仅是在培养攫取个人利益的工具而已。于是我们的社会会怎样呢?教育界和社会怎能不“乱象”环生?诸如乱收费、校长腐败、学生没了休息日、压力重重精神抑郁乃至年年有学生跳楼卧轨、家长教导幼儿园小孩子从小就以上大学为自己的“理想”甚至是“终极目标”、大中学生弑师案耸人听闻、高考舞弊案越做越大、学术腐败、学历造假成为产业创造黑色GDP……

 社会生活存在的状态是这样,教育必须与之适应   即使在发达国家,绝大多数人还是要从事普通职业,亦即稍微简单一些的劳动,比如技术工人、普通工人、懂得现代农业的现代农技人员和管理者、各种操作人员、售货员、一般公司职员等等……除了文教卫一类行业,大多不需要大学本科的学历,那么,尤其在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是不是应该大力兴办各种各样的职业学校呢?中等的或是稍高等的?绝大多数从事普通职业的人素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即国家的整体国力难道不也提高了?因为主观的需要而盲目的“大跃进”式的大学“扩招”导致大学教学质量下降,导致有了高教文凭的学生就业却很难,甚至手持硕士文凭去应聘掏粪工,或去卖肉,这能说我们的教育结构合理吗?这能说教育适应或促进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了吗?

 德国是科技和制造业相当发达和先进的国家,尤以工艺精密见长,而他们的高中生大约只有30~40%去读普通大学本科,其余皆进入各种职业学校和学院;所以他们制造的产品都很精细、精准,这源于他们有高素质而并非高文凭的劳动者。当中国派出代表团去考察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经验时,德国人却说他们是向中国已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学来的。这怎么不叫人无语?!

 中国的教育资源只占全球的3%,但中国大学每年拥有2500万学生。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国家。虽然中国目前全国大学的入学率是百分之二十多,但这是平均数,在大城市,大学的入学率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这合理吗?这与社会需要像吻合吗?2007年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说:中国高等教育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扩招趋势,到2020年,大学入学率将达到40%。笔者想:那时,大中城市的高中毕业生高校入学率可能要达到99%了吧?可他们的就业呢?高不成低不就?如果还是要去从事简单劳动——甚至卖肉、卖烧饼、应聘掏粪工清洁工,那为何不去读更实用的职业院校呢?既节省了个人教育投入,又学到了对实践更有用的知识和技能。

 在我们这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的学生为什么都要为一纸本科文凭而从小学开始疯狂呢?人和人是不同的,因为其各有个性特点,有些人适合做学问,有些人适合动手操作……我们为什么不能从初中、高中开始逐步分流呢?几千年前老祖宗就说“因材施教”,可我们为什么都朝着应付高考几张试卷的一个模子去培养学生呢?——哦,因为我们的人才市场、用人单位、组织部门绝大多数是以大学文凭为“准入证”的!然而,这难道不是误区吗?做每一种工作都是需要文凭越高越好吗?我们的许多教育乱象难道不都是缘于此吗?手持硕士文凭去应聘掏粪工清洁工、去养猪、卖肉,可一些工厂招聘操作工人却很困难,这是不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嘲弄呢?早知这样,何必用那么多宝贵的时间、金钱去学在实践中根本用不上的没用的知识呢?仅仅为一张文凭?当我们不按客观规律办教育,而是按某种主观意图行事,或为短期经济的目办教育,怎么能不出问题呢?我们的人才观和用人机制是不是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消除“择校热”的客观规律“择校热”和高收费乱收费可以消除,应该消除。但是,“择校”是一种过去、现在、将来已经存在和必然继续存在的现象,可以说永远消除不了,只是程度会有区别或很大区别。教育再怎么做到均衡发展,都无法做到学校之间没有差距。这是事物多样性这一客观规律决定的。好差优劣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有两所学校以上,就会有差别存在,人们就想选择其中一所自己喜欢的学校,何况,择校还会有所谓挑选好学校之外的其它原因存在。这是规律之一。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择校”和“择校热”之间找一个平衡点呢?难道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了,择校现象就没有了吗?面对无法回避的现象,就必须有合理的对策来引导和规范它,否则还是会混乱。这是规律之二。

那么,面对常态的“择校”而非当今这种为了一纸大学文凭的“择校热”我们该有怎样的应对策略呢?这难道不应当思考?

其实,“择校”是在择“优质教育资源”即所谓“好学校”吗?非也。正如湖北省教育督导办公室主任邴俊英一语道破: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主要是择初中学校的优质高中升学率。——那么高中择校自然也“择”的是高考升学率——与所谓“优质教育资源”没太大关系。把“择校热”归结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这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片面的;同时对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也缺乏明确的认识。

当社会各行各业都能实事求是地注重实际能力考核用人用工,而不是动辄把学历要求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当职业院校的文凭不受到歧视时;当我们的组织人事部门在重视学历(受系统教育的证明)的同时更注重能力、德行、经验的实际考查时;当我们不是动辄面向社会以博士、硕士学历为前提公开选拔干部时;当我们某些地方的公务员考试不再把自考、夜大、电大的学历拒之报考门外时;当“不拘一格降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用人的基本理念和准则且常常破格录用贤能之才时;当我们的大学常常破格录取一些确有奇才奇能的学生时;当我们的社会大多以能力来评价人而不是以学历来划分人的等级时——一句话:当我们的社会都能在用人上做到“实事求是、不拘一格”八个大字时,我们的家长、学生还会非得为获取一纸全日制本科学历而疯狂吗?我们的学校还一定会以对付几张考卷为目标来办教育吗? 我们的“示范高中”还会拉出“做一题,会一题,题题决定命运;拼一分,高一分,分分成就终身”一类横幅吗? 

再加上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化和均衡发展,尽管“择校”现象还会有,但那已经属于“常态”,而不会是疯狂、混乱、龌龊的“择校热”。难道不是这样吗?——这应当是有关消除中国“择校热”的规律之三。

 教育是教育,教育不是经济,教育不可异化 现代社会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行业分工。教育就是教育,它只能担负教育的职能。固然,在宏观教育理论中有“教育经济学”这个门类,但那是从社会研究的宏观角度考察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而非把教育当做经济本身。有地方领导说“教育是个无底洞,多少钱投进去都没了,不见回报”。其实这话说对了,如果投入一千万,回报政府一千八百万,那还是教育吗?那不就是企业了?从宏观的教育经济学来说,教育也有产出,但那不仅周期长而且一般难以计算,那就是人的素质的提高所带来的包括经济在内的各方面的提高。我们难道能够算出用于钱学森的教育经费其“投入”与“产出”的具体数字吗?

但是,曾几何时,在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为了某种大局,为了拉动内需,有人提出了“教育产业化”和大学盲目扩招的大跃进策略,于是违反规律的事情出现了。教育一步一步异化了,异化为经济的杠杆,且进一步异化为攫取各种利益的工具。虽然“教育产业化”不再提了,但病根却深深植入教育的肌体,一时难以完全根除。教育的“乱象环生”与此有极大关系。任何事物的异化都是要谨慎防止的现象,一旦异化,那事物必然变质,转化为不是原来自身的另一种东西,或者称之为“怪物”,中国教育中的很多现象已经很像“怪物”了。

教育就是教育,教育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国际上承认中国有两位教育家,一是孔夫子,一是陶行知,他们如果都把教育当做某种经济的杠杆和工具,当做获取个人功利的工具,把学生也培养成攫取个人功名利禄的机器,那他们还称得上“教育家”吗?他们似乎没有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但他们培养出的人才却在不同的领域为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他们自己是贫穷的,贫穷到“不带本根草去”。而这正是“教育”的本色。教育的价值就是为社会培养出在自身完善的同时又推动了社会进步的人。陶行知所想的是培养出的学生能干什么、干好什么工作,而不是想着他们将会获得怎样的个人名利和俸禄。其实,一个在离开学校后,总想着创造性地干好一件工作的人,总想着为自己人生的丰富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有所作为的人,他们难道会无能到无以为生?

有一个城市在尝试教、考(高考)分离——即高中毕业考试后学校不再组织高考的事儿,由学生自己到社区去报名参加高考或者直接就业;而上级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主要在于校风、学生反馈和办学过程行为的评估考察——窃以为这不失为促使教育返璞归真的一种尝试;其实过程如果是堪称科学优秀的,结果能差到哪里去吗?——这倒有点像是办教育了。  

——今天“断想”暂到此吧。

-------------------------------------------------

相关链接

应学俊:小议:清华北大本科生入职先算专科学历

应学俊:教育改革要从解决根本问题入手

应学俊:吃人的“示范高中”与“优质高中 

应学俊:回应:两会代表“会诊”择校热问题 

大洋网:依法整顿“示范高中”:非不能为,乃不欲为

凌吟文:如今的“示范高中

个人简介
草根。教师。退休。无门无党无派,独立思考者,独立撰稿人。在几个大网站担任专栏。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