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

魏延安 原创 | 2010-05-16 22:20 | 收藏 | 投票

  

  对当前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

  跟随省上的老领导调研农业问题,在谈及农民收入问题时,老领导一句“关中实际上是在拖全省农民收入后腿”的论点让我振聋发聩,一直以来,我们在研究农民收入问题时都把整体收入低的原因放在贫困县多、陕北陕南偏低,但老领导强调关中这么好的地方不应该只有这么一点收入,等于是让全省平均收入水平提不上去。由此,引起了我对农民收入问题的一些再思考。

      一、农民增收的梯次效应问题

  当前的农民收入增长,整体呈现经济作物增长快于粮食作物、畜牧业增长快于种植业、非农产业增长快于农业产业、后续产业增长快于产业本身,这样的规律实际上是一个小农业到大农业再到大产业的梯次放大效应,应在实践中多结合起来,否则依然过多的聚集于第一性生产,农民的收入空间可能会失去相当的部分。

  二、对当前农民收入构成因素的简要分析与展望

  农民收入的四大构成中,

  政策性收入:比重低,潜力不大,因为基数太小,国家能用的政策已经到了极限

  财产性收入: 增长快,比重低,短期贡献有限,但城郊地带和基础建设区等部分区域会比较明显。

  工资性收入:增长迅猛,但数量增长空间有限,即可转移的后续劳动力资源并不多,民工荒就是一个体现,今后主要依靠工资提高

  经营性收入:依然是比重最大的,有潜力可挖。其中,在第一产业中,

  粮食,以价格因素为支撑,单产提升较慢,对普通农户的整体收入不构成明显影响

        果业,以质量因素为支撑,“土地”红利使用殆尽,如何可持续生产保持质量水平十分关键

        畜牧,以规模因素为支撑,工业化在畜牧业上的介入最为明显,规模成为效益的关键

        蔬菜,以设施因素为支撑,传统的露地或简易设施生产在人力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收益提高空间有限,设施蔬菜有待发展,而菜价的上涨或成为长期性不可逆转趋势

        特色产业,以品牌因素为支撑,这是成熟消费市场的必然趋势,品牌农产品大行其道

        在二、三产业中,空间打开,回乡创业成为重要的趋势,也是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地方产业的重要契机

  三、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一些潜力性因素

  生产的规模化。实际上在部分区域的规模化生产已经开始,这是农村人口特别是劳动力转移的必然后果,土地流转顺势展开,一些传统的低效农产品生产因规模而实现效益,如粮棉油等传统农产品,对经营大户来说收入是可观的。但这一规模化的效益建立在流转的自愿进程,一些靠政府强力推进的流转其效率并不高,这个需要警惕。

  农民的专业化。在小规模的土地上多种农产品同时生产、在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全面介入是传统农民经营最为抵抗风险的一种做法,但结果也会造成收益不高,在市场经济大举入侵农业的情况下,农民的专业化也已成为必然,而且专业的生产或经营因与市场的充分接轨效益明显较高。一村一品是专业化的良好实践。

  非主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农民收入的算法是平均值法,对家庭成员的收入如此,对整个农民收入的算法也是如此。这就要求,在充分提高家庭主要劳动力收入的同时,要使非主要劳动力实现就业,从而将平均收入水平提升上去。目前在农村,非外出型的就近劳动转移收入也较可观,这就要是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兴起所致,今后还会更多。

  后续产业的全面发展。今年菜价的高企恰恰说明,最挣钱的不是农民,而是中间商,如何让农民分享到产后诸多环节的就有利润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潜力空间所在,合作社现在虽然艰难,但将来注定会有作为。

个人简介
农村工作者,出身农民,研究农业,关注农村,始终不忘读书,在三农问题、农村电商、新媒体应用方面有一定研究,是青年电商和新农人的朋友。
每日关注 更多
魏延安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