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权事迹感动荆楚

田德邦 原创 | 2010-05-29 16:05 | 收藏 | 投票

  汪金权是湖北蕲春四中的一名普通教师。1987年,他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本来分配到有名的黄冈中学,条件待遇都是令人羡慕的。但是有一天,他在前往蕲春四中看望老师时,就此与这所条件艰苦的学校结下了不解之缘。蕲春四中在该县北部山区,与安徽交界。这里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条件艰苦。交谈间,顾老师叹气说:“四中条件太差,留不住老师,也招不到好学生。”汪金权说:“那我调过来。”顾老师以为他随口说说,没想到,第二年汪老师真的调了过来。

  这一呆就是22年。22年里,该校从最初8个班级、10余名老师和几排平房,发展到今天30多个班级,100多名老师,并初步建成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前每年仅有数人考上大学,如今每年有数百名学生上大学。“没有汪老师的苦心坚守,就没有四中的今天。”这是四中老师们的一致评价。

  最能说明问题也最能感动人的是汪金权那早已斑白的头发。难以令人想象的是,仅仅47岁的年龄,看上去却象60岁左右的老人。以致他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见到他时,表现出十分的惊诧。调到四中后的前几年,汪金权的月工资只有30多元钱。也就是从调入四中开始,汪金权的工资不仅仅属于他和家人了。22年来,10多万元的工资,大部分都被他资助给了学生。他在蕲春四中到底资助了多少贫困生,没有人清楚,他自己也不清楚。

  在这样一个充满物欲的社会,有人还能这样以人民的事业为重,甘守清贫、乐于奉献的确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然而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感到了极大的快乐。说起在蕲春四中的22年,他说  :“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也许我是荒原上的一根电线杆,只能永远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也许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但能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我就心满意足了……”我从来不把这样的言论当做作秀的语言,因为这是要付出一生的代价的。  他也是个普通人:要赡养母亲,要扶养妻儿;他同样有着痛苦:妻子长期患精神病,小儿子智力不正常,年近七旬的老母亲至今仍不能颐养天年…… 他说:对这个家,我亏欠得太多太多了……我也有过彷徨、怀疑和动摇。但最后我想明白了我到底追求什么。大别山下有我的故园、父母和亲人,还有纯朴的孩子们。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各种不同追求的人。当我们为社会上太多的阴暗面感到愤懑和不安、感到悲观和失望时,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重现审视这社会,让我们在茫茫迷雾中看到一盏盏灯光。这些人就是使我们鼓起勇气克服困难的人,是使我们重拾生活希望的人。他们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是民族的真正脊梁!

  当我们暗自同情汪金权的时候,是否会蓦然发现,真正值得同情的人也许正是我们自己。因为,汪金友是富有的,他的精神财富以及由此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

个人简介
田德邦,湖北作家协会会员。1984年起在省级报刊上发表作品。三十多年来,有小说、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文艺评论等文体作品相继在海内外报刊上发表。作品曾入选《台湾文学年鉴》,出版有散文随笔、时评杂文著作2部,著有长篇…
每日关注 更多
田德邦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