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上几个难以发现的小细节

邓华东 原创自 搜狐博客 | 2010-06-03 16:02 | 收藏 | 投票

    5月中旬去上海观看了世博会,后来在本报也写了相应的稿件,但有一些有趣的、不太让人注意的、或者是让人吃惊的小细节,在博客里说说,与大家分享。

  一、没写中文国名的近邻国家馆:朝鲜、越南、蒙古。

  作为在历史上与中原、中国交流频繁的地方,朝鲜、韩国、越南、蒙古这些国家的场馆理应受到中国游客的热捧。
  遗憾的是,除了韩国馆在馆外壁写满了“大韩民国”这几个汉字(记得也是繁体字,汉字与韩国文
字的国名一起出现)之外,朝鲜、越南、蒙古馆的外面招牌或者馆外任何地方都看不到该馆的汉字名称
    朝鲜馆在A片区东南部,馆外墙壁上写着“DPR Korea”及朝鲜文字,画着朝鲜国旗;越南馆在A片
区东北部,馆外墙壁上仅写着英文的“Vietnam”,还有一个笔者不太熟悉的logo,但肯定不是越南国旗;蒙古馆则在A片区的亚洲联合馆内,馆外墙壁上仅写着“Mongolia”。
    朝鲜、越南、蒙古馆都没有多少游客,我估计,可能与绝大多数中国人不认识这些国家的英文名字
有关。
  补充一点,世博护照内每一个签证(Visa)页写着一个国家名字,如果你拿着韩国那一页去找朝鲜
馆给盖章,他们是坚决不会把章盖在韩国页的,不过,世博护照内没有朝鲜页,所以他们会任意找其他一页来盖章。

    二、日本馆内某看板:那是中文还是日文?

    日本馆以其“能呼吸的犄角”著称。馆内某处有介绍该“呼吸器官”的文字看板。粗看上去,看板上除了有示意图外,还用日、中、英三国文字作了介绍。
    不过我们马上就发现,只有日文介绍是完整的,中文和英文部分仅分别写着“中国語中国語中国語
中国語……”和“EnglishEnglishEnglish……”。工作人员当时介绍说,由于开馆不久,个别工作还没有完成,此处应该翻译为中文和英文,但是还没来得及翻译。
  不过笔者怎么看也觉得不对劲。转念一想明白了,“中国語”这三个字不是中国用的中文汉字,而
是日本用的日文汉字。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是中国汉语简化字,这三个字应为“中国语”,如果是汉语繁体字,这三个字应为“中
國語”,但是那个看板上,“国”字的写法相当于汉语简化字写法,“語”字的写法相当于汉语繁体字的写法。一般来说,日文汉字的写法与汉语繁体字基本一致,“語”字即可以理解为汉语繁体字,又可以理解为日文汉字,“国”字本来繁体字应为“國”,但笔者去日本的时候,清楚地看见高速公路上写着指路牌“中国 112KM”(日本本州靠西部有个地方叫做中国),也就是说,日文汉字现在也写作“国”而非“國”。
  总而言之,该看板上的“中国語”其实不是中文,而是日文。
  当时自己心里就哈哈大笑,觉得有趣。当然,相信人家不是故意的,很可能现在也已经完成了该看
板的汉语翻译。

  三、不能光明正大用自己国名的国家馆: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

  在世博会官方网站上查看场馆列表,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叫做“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但是你在世博园区内找不到这个国名。
  在C片区欧洲联合馆外看过去,多个国名一字排开,对应每一个“房间”内的国家场馆,但有一块
牌子上面是空白的,往“房间”里看过去,你会发现,这里是“马其顿(Macedonia)”馆。参观后盖章,盖的也是“马其顿”的章。
  据了解,前南斯拉夫分裂以后,各个国家相继独立并加入联合国,但新独立的“马其顿共和国”申
请加入联合国时受到了希腊的反对,据说是因为历史上的马其顿帝国与希腊关系密切。经过协商,该国加入联合国时用的是“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这个“临时国名”,并沿用至今。

  四、美国馆:国务院?国务部?

  一进入美国馆,马上可以看到左手边写着一行字,中文英文都有,大致意思是“美国馆由美国国务部荣誉主办”。
  习惯上,美国的“Dapartment of the State”翻译为“国务院”,其一把手翻译为“国务卿”,
怎么又出了个“国务部”呢?
  笔者猜测,这是美国馆懂中国国情的人自行翻译的。因为,中国的“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但
美国的“国务院”仅负责外交,只是一个部级机构,相信中国游客当中的大多数不清楚这点。如果写的是由美国国务院主办,会让中国游客对美国馆的级别产生误会。(邓华东)

注:邓华东原创博文,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个人简介
本科研究生均攻读理科,后转行做记者,先后从事IT、家电领域新闻报道。曾长期担任新华社《参考消息·北京参考》数码电器周刊主编,也曾任汽车周刊主编,现为新华社客户端财富频道 &《中国名牌》杂志采访部主任。
每日关注 更多
邓华东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