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有效艾滋病病毒中和抗体

王天峰 转载自 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 | 2010-07-19 22:51 | 收藏 | 投票

转自: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组成的研究小组8日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一项研究成果称,已发现两种可防止各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与繁殖的中和抗体。该研究小组表示,该研究成果将加快(尚未投入应用的)艾滋病疫苗研制步伐。

  尽管患者可通过自身的免疫功能在体内造出防止感染的中和抗体,但由于HIV基因极易发生变异,因此中和抗体会立即失效。

  该研究小组从已被HIV感染而并未发生症状的60岁男性血液中发现了可有效中和各种变异病毒的两种抗体。研究小组发现,该抗体可使约90%的变异病毒毒株失活。

  在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该中和抗体能结合任何突变病毒的共有部分。



        据7月9日(北京时间)《科学》杂志网络版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两种可有效中和艾滋病病毒的人体抗体,能阻止90%以上已知的艾滋病病毒菌株侵袭人体细胞。这两种抗体可用于研发更有效的艾滋病疫苗,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细胞。  

  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领导的研究小组,借助附着在特定细胞上的新型分子设备,在一位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中发现了VRC01和VRC02两种自然生成的强大抗体,这些抗体比之前发现的抗体具有更强劲的艾滋病病毒菌株中和能力。

  研究人员还在VRC01抗体附着于艾滋病病毒时确定了它的原子级结构。这有助于研究小组明确这一抗体的作用机理,并可在抗体附着于病毒时,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基于以上发现,研究人员已着手设计能“教授”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类似强劲抗体的新型疫苗的成分,用来防止绝大部分艾滋病病毒菌株的感染。

  疫苗研究中心主任加里·诺贝尔博士表示:“基于对病毒结构的充分理解,我们能利用分子设备在艾滋病病毒外表精确定位病毒易受攻击的位置,并找到附着在这些薄弱点上、可有效阻止病毒感染健康细胞的抗体。”

  事实上,寻找可中和众多艾滋病病毒菌株的单个抗体一直十分困难,这是因为这类病毒能不断改变自身表面的蛋白来“蒙蔽”免疫系统,从而成功入侵人体。但即使如此,科学家仍然确定了艾滋病病毒表面小部分几乎不变的区域,如名为CD4的结合部位。VRC01和VRC02抗体就可附着在稳定的CD4区域内,阻止病毒“搭上”人体免疫细胞,而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此两种新抗体能够中和高达90%的艾滋病病毒菌株。

  领导这一研究的彼得·邝博士表示,VRC01抗体不会附着于人体细胞之上,并在免疫系统的进化中消失,抗体最终将产生可识别病原体特定部位的B淋巴细胞,并在变异、成熟后,更稳固地附着于病原体之上。这一发现将有望打破长久以来阻碍基于抗体的艾滋病疫苗的设计局限。



总编辑圈点:

  研制艾滋病疫苗近30年的漫漫长夜曾让那么多世界顶尖级科学家几乎绝望。只是在最近不到一年时间里,沉闷的局面才有了转机。去年9月,美国和泰国研究人员宣布获得世界上第一种具有一定免疫效果的艾滋病疫苗,实现了免疫效果从无到有的跨越。今年3月,中国科技部也传来艾滋病疫苗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喜讯。今天,我们再向读者推介美国科学家发现的这两种具有广谱中和能力的抗体,无疑会进一步驱散人类在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长期踯躅不前的阴霾。



        据新华社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发现了迄今为止两种最强的艾滋病病毒抗体。记者昨获悉,这一科研团队的领衔科学家周同庆博士是湖北宜昌人。  

        7月8日,详述这一重大发现的两篇学术论文同时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科研人员表示,他们发现了两种艾滋病病毒抗体,其中最强的可以使91%的艾滋病病毒毒株失活,比目前为止发现的任何艾滋病(AIDS)抗体都要有效,同时,他们还解析了抗体与艾滋病毒作用的机理,从而朝着成功研制AIDS疫苗的方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周同庆博士是其中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祖籍湖北宜昌,现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疫苗研究中心从事艾滋病疫苗的研究工作。此前,他还曾于2007年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封面文章,报道他们找到艾滋病病毒本身隐藏的致命弱点。  

        昨日,记者通过越洋电话以及电子邮件与周同庆博士取得联系,他介绍说,这两种抗体是在一名60岁美国同性恋男子的细胞中发现的,这名感染者虽携带艾滋病病毒,但无病变症状,20多年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科研人员意识到,“他体内一定有某种东西在保护他”。  

        周同庆说,这一发现对正在研制的艾滋病疫苗是一个重大突破。而科学家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是,如何找到一种方法,让所有普通人的免疫系统都可以产生这种抗体。而根据这种抗体开发出疫苗用于人体试验,还需要3到5年的时间。“原来人们对艾滋病疫苗的研制几乎绝望了,但现在这两种抗体的发现,让科学家重新燃起了希望。”周博士深有感触地说。  

        周同庆1989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物系,1995年在中科院获得博士学位后,赴美做博士后研究,2001年进入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工作。他告诉记者,这一重要发现的科研团队有16位成员,其中9人是华人科学家。

个人简介
2009-2010年全国高健委基因健康产业专业委员会成员,遗传基因技术服务咨询顾问,经济师
每日关注 更多
王天峰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