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 走向世界海洋石油市场

洪石荣 转载自 张抗的博客 | 2010-08-16 21:43 | 收藏 | 投票

1.海上油气储产量快速增长

海洋,特别是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迅速发展已使之成为世界油气有旺盛生命力的领域。《油气杂志》(OGJ)在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GS)2000年发表数据基础上,以2000~2005年间储量发现作调整得到世界海上石油资源量为1154.7亿吨,占全球石油资源量(2000年USGS)4138亿吨的27.9%。按照同一资料海上天然气资源量140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值的32.1%。考虑到上述测算的原始数据截止于1995年,而近年来海上油气取得了巨大进展,许多专家认为海上油气资源量可占全球的1/3以上[1]。 据IHS和道格拉斯咨询公司资料,2008年海上油、气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占世界的20.1%和28.4%,2009年产量分别占世界的33%和31%。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加快的趋势仍将持续,预计以2008-2013年计,海上石油产量年增率4.18%,天然气为7.34%,他们都明显大于同期全球油、气产量的年增率。与储、产量的快速增长相应海洋石油的投资也快速增加,预测2009-2013年与2004-2008年相比海上油气投入资金的增长达16%,年均值为1568亿美元。初步预测我国未来10年海洋工程装备需求量为450亿美元,如大规模开展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则可达1000亿美元.

2.深水,特别是超深水油气发展更快  

海上油气是从浅海起步逐渐向深水发展的。油气勘探钻井向深水区进军的脚步逐渐加快,在1950年代初钻井仅能到水深5m左右的岸边,到1970年代人们已进入深水,而从1990年代中期的2000m到2005年的3000m水深仅用了10
年。现在制造的第六代深水钻井船中有一批额定作业水深达3658m(12000英尺)[2]。目前浅海油气的储、产量仍是海上的主体。按OGJ2007年的统计,石油储量和已发现资源量中,浅水(<500m)分别占79.5%和86.8%。但近年来深水(500-1500m),特别是超深水(>1500m)勘探开发的进展却明显超过浅水。以2000-2007年计,在水深大于300m的海域发现了33个大型油气田,占全球同期发现的42%。在2000~2005年全球新增油气储量164亿吨中,陆上、浅水和深水分别占28%、31%和41%。目前己有60多个国家开展深水油气勘探,探明石油可采储量约300亿吨[3],这一数量为2008年全球剩余可采储量(1708亿吨)的17.6%。按发现的油田数量计,1999年深水(包括超深水)占25%,而到2009年升达约50%[2]。1997-2006年全球发现的大型油气田中,海上约占60%,其中大部分来自深水。在水深超过500m水域中,2007年有油气发现40个,2008年头5个月就有21个[4] 。据道格拉斯咨询公司资料笔者计算,2004年海上油、气产量中深水仅分别占10.5%和6.3%,2009年就迅速增至22.9%和12、1%。令人瞩目的是深水、超深水领域的油气发现往往是大或超大型油气田,这就不但使其勘探开发的成本相对较低,且往往对油气资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如巴西仅2005-2008年在超深水就取得5个重大油气发现,其探明和控制级(即2P)油气储量达51.5亿吨(油当量),其中图皮(Tupi)油-气田达15.7亿吨(油当量),木星(Jupiter)气-油田达23.2亿吨(油当量)。正是依托海上油田的勘探开发巴西由一个大石油进口国转变为石油出口国并将在世界石油出口中占重要地位[5]。西非海域是勘探开发的另一热点,2000-2007年发现大型油气田7个,获得储量12.6亿吨油当量,其平均水深1281m,油田主体位于超深水区[3]。按照BP世界能源统计的数据笔者计算了西非6个主要产油国的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他们2009年比2000年增加61.5%,其中安哥拉和尼日利亚分别增加70.3%和66.0%。显然他们几乎全部增自海域,特别是超深水。近年BP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深水的卡丝其达(Kaskida)和泰博(Tiber)探井中连续获得重大发现,后者钻深超过万米、可采储量有望达5.5-8.2亿吨。专家预测墨西哥湾深水和最近对油气勘探开放的美国其他海域的新发现有可能改变美国油气生产态势和进口格局,进而对世界油气发展以重大影响。

与深水的快速进展相应,该领域的投资也持续快速增长。据道格拉斯咨询公司预测:1998-2007年间世界深水勘探投资以年增率14.98%的高速攀升;全球海域作业支出从2007年的2540亿美元将增至2012年的3610亿美元,增幅42.1%,其中深水增幅约74%[6]。令人瞩目的是即使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油气投资(包括浅海)的增长有所下降时,深水投资仍保持其势头。世界名列前茅的海上钻井承包商Transocean2009年四季度深水钻探收入增加了30%,达到其海上收入的67.8%;而浅水收入同比却下降40%,以至造成其浅水自升式平台利用率也有相同比例的下降。其原因是“潜力巨大的深水油气的吸引力太大了”[7]。

二  制约海洋石油发展的关键因素

影响海上(特别是深水)油气发展的因素较多,其中有些是与陆上石油相类似的,但也有其特殊的问题。在诸多因素中,近年来,影响海上油气发展的关键因素中有两方面的问题最为业内人士关注。

1.海洋勘探开发设备和技术的配套

世界油气地质研究表明,海上主要产区大多经历了新生代(特别是其晚期)
的强烈沉降,他们巨厚沉积的主体是中、新生代的海相、陆相(包括海陆交互相煤系和深湖相)地层。除了上覆晚近时期的海相层和相当深度的海水外,海上与陆上含油气盆地、大陆坡与陆架沉积盆地油气地质条件基本上类似。而海洋有时十分恶劣的环境以及更大的水深、更大的钻井深度却对勘探开发设备提出了高得多的要求。海洋(特别是深水)更加突出了石油工业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大致地说,在陆上、浅海、深海间同等深度的钻井成本的相比,后者约比前者高出一个数量级。海洋石油的发展、钻井井位向深水进军的每一步都必须要有设备的改进创新、技术体系的更完美配套。海上,特别是深水、超深水设备建造的高额费用使只有少数的国家、公司有条件制造和拥有。从另一个角度说,深水、超深水设备的拥有及其配套程度也表现了其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1990年代后期以来,石油工业长期投资相对不足使新设备接续和研发不力而大批设备老化并被迫退役,可动用的特种作业船和海上钻井装置减少,如可移动钻井平台从2002年的677座减少到2007年的650座。而勘探目标的水深和钻井深度日益加大,钻井周期加长又使设备技术发展滞后于需求的现象更加突出。这导致海上(特别是深水)勘探开发设施的租金大幅度提高,自升式钻井平台日租费由2005年初的大约6万美元上涨到2008年初的20万美元左右,同期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日租费由17万美元上涨到50万美元[2]。海上装备供不应求使许多公司在确定了深水目标后,“排队”等候相适应的勘探开发设施和作业队伍。我国海上第一口超深水钻井(荔湾3-1-1)虽然由外国公司租用外国钻井平台实施,也因等候设备而一再推迟。

需求是对生产的直接拉动,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近年深水作业设备的发展在逐步加快。与2005年7月相比,2008年初在建的钻井设施中适应浅水作业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增长1.35倍,而适应深水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增长10.5倍。据Infield公司预测,2008-2012年全球浮式生产装置投资将超过340亿美元,以不变美元值计比上个5年增长25%。但这类庞大设备不仅耗费巨大、融资困难,而且要有较长的建造周期(表1)。据国际海洋工程咨询机构ODS预测,到2015年的5年间海内外钻井装置需增加83-116台/艘,其中半潜式为66-93台/艘。显然,在近、中期内尚难以完全改变海上,特别是深水勘探开发设备短缺的状况。

特别应指出的是,海上钻井也正向低成本快速钻井、超深井、大容量丛式井(可容纳十数口、数十口、甚至上百口钻井)、多种构形的分支井等方向发展,需要形成与之相应的钻井、完井和测试装备技术系列。海上浮动生产装置由简单的浮式产储卸油装置(FPSO)发展到浮式钻井生产储卸油装置(FPDSO)、浮式生产修井储卸油装置(FPWSO)、浮式液化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此外,还需要高效的物探(地震)作业船,专用的管线铺设船,可自动控制的高效水下井口、复杂的海底管缆设施以及深水作业机器人等,而所有的设备和技术要形成智能化的配套体系。复杂的勘探开发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上问题都将影响成果的获得和最终油气的成本,而其设备上哪怕是微小的缺陷和/或操作上的失当都可能造成巨大的事故、损失

2.能胜任海上石油运作的团队

海洋石油要求形成具有强大实力的具有一流人才配置的团队(公司)。公司的强大实力使其有能力筹集高投资并应对高风险。海上作业的高成本突出表现在钻井上。以美国2004年为例,海上石油、天然气钻井进尺平均成本分别为陆上的6.26倍和5.56倍。建设一个海上中型油田投资3~6亿美元,一个大型油田要20~30亿美元。如果考虑到管线及岸上设施,海上油气田群勘探开发及相应设施的总投资可达百亿美元的量级。海上特殊环境的风险远大于陆地。2001年巴西P-36平台的事故使耗资3.56亿美元建成的“钢铁巨人”倾覆到1368m深的海底。墨西哥湾上多次飓风对海上和海岸油气设施所造成的严重破坏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2010年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委内瑞拉海上天然气平台的爆炸沉没和前者所造成的生态灾难都对海上油气作业的安全风险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实力强大的公司不仅可以有投资和抗风险的实力,也具有一流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团队,可以驾驭高科技的配套技术体系。海上,特别是深海这一有巨大回报的领域几乎全成为大型跨国公司的天下。据统计,BP、埃克森美孚、壳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等10个大公司拥有73%的深水储量。

三  中国海上石油设备制造的进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工业发展很快,钢铁、造船和机器制造业的进展尤为迅速,中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声誉。他开始超越以外国技术为主的加工制作阶段,向具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方向发展,即开始了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2007年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近30%,使其投资规模居世界第二、在该类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中居第一位 。我国大量钢铁和高技术的机械制造、造船业等支撑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和运输设施的制造。近两年来我国海上油气设备展现出快速、甚至是跳跃式发展的喜人景象。

1.近年的快速发展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过艰苦的努力使中国在上世纪末期已具备在水深300m左右进行独立勘探开发的能力,其配套装备和技术现己达浅水海域的世界先进水平。2009年3月由中海油田服务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的子公司,简称中海油服、COSL)在南海大陆坡实施浮筒式人工海底深水钻井(ASDD)试验井的成功宣告中国已进入了深水领域并引起世界业内人士的关注。这一钻井所使用的平台及各种配套船舶、设施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仅租用了国外的水下机器人(ROV)。其使用的半潜式钻井平台南海5号排水量2.5万吨,是亚洲最大的钻井平台之一,首次采用的防喷器(BOP)水中安装方式进行深水作业,后者由COSL与挪威公司联合研制。ASDD和BOP水中安装方式应用意味着该系统具有470-1500m的作业能力[8]。2010年2月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简称中船)的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完成了第六代3000m水深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的建造。这个高136m重超过3万吨的钢铁巨人造价近60亿元,拥有多项自主创新设计知识产权,达到目前世界海上钻井平台技术的领先水平。他宣告中国以跃进的步伐踏上超深水海工设备制造的新台阶,成为海上油气发展的里程碑。继海洋石油981之后,中船黄埔造船公司在2010年4月开始海洋石油708的建造,这艘全钢双底双壳多功能勘探船可在深水、超深水进行钻探、物探、工程地质和表层采样,尾部配150吨起重机可进行大型海工起吊作业。他由船东购贯买国外基本设计、上海船舶设计院完成详细设计,计划2011年3月交付。

2.海上作业配套设备的建造

海上不仅需要钻井船,还需要配套勘探开发的多种海工作业船。中国各大石油公司近年来把适于不同水深的海洋石油设施装备作为关键问题而关注。目前中国三大石油公司不仅有一批通过购买而拥有的各类海上作业船只和设备,而且都有自己不同规模、特点的海洋工程设备制造基地。

2007年3月中海油宣布启动深水大型设备的研发和制造计划,建造深水钻井船、铺管和起重船等多种设备及作业船队,建成深水实验室和深水工程试验基地,此项计划投资150亿元。中海油在塘沽、湛江、珠海等地建立了海洋工程设备制造基地。2007年初COSL与挪威大西洋深水技术公司(ADTH)组成合资公司(各持股50%),以其专利技术用于亚太地区的深水作业。同年8月中海油又与挪威Aker Kyaerner MH公司签定价值1.3亿美元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设备合同,拟用这套设备在中国深海水域进行独立的石油勘探。此外,还与美国F&G公司联合开发新型深水半潜式平台,双方共同拥有知识产权,预定2011年交船。到2009年底中海油已拥有重大海工作业装备373艘/座,其中正服役332艘/座。这之中值得提出的有:2007年5月中海油公司在上海外高桥造船厂完成的海洋石油117号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下水。他的规模达30万吨级,为同类中的最大者并将成为中国最大海上油田蓬莱19-3的得力开发设施。该船的船体为我国设计制造,上部模块由Fluor公司设计、新加坡船厂建造[6]。2008年3月COSL建造的八缆物探船海洋石油719号下水,这是我国的首例,也是亚洲最先进的地震勘探船,建造费用6亿元。而他为第一个客户英国天然气国际公司在南海的作业合同额就达2亿元,其2008年的工作量已排满。接着COSL又启动了更先进的12缆物探船以及2万马力的大型工作船和深水工程勘探船的建造。2008年4月中国最大的海上平台导管架装载于3万吨级导管架下水专用驳船海洋229号上,驶向南海我国自营开发水深200米的番禺30-1油气田。该导管架为亚洲第二,高212米,重1.62万吨;而该专用驳船为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载重能力达6万吨。2010年5月COSL与熔盛重工公司联合设计制造的海洋石油201号下水,他同时具备3000m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吨级起重能力、DP3级全电力推动自动定位和自航能力,达到同类船舶的国际领先水平。

中石油的青岛、辽河等海工设备制造基地也有一定的规模。中石油在陆上的石油装备制造已具一流水平和相当规模,其装备出口在世界市场上占一定份额,钻机制造收入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这对海上设备的配套是强大的支撑。如其制造的万米(可深达12000m)钻机已装备于海上平台;其测井公司自主研发可用于海上钻井平台的测井远程控制系统已投入作业。2007年4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旗下的海洋工程公司(CPOEC)开始较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适用水深300米,钻井深度1万米)和海底管道敷设船设计制造。该公司新扩建的青岛海工基地(耗资22.8亿元)可用于多种深海设备的制造。2008年4月中石油的辽河油田海洋装置制造厂开始建造世界起重能力最大TML双体起重船(该船知识产权属挪威公司),其海上起重能力达2万吨,可整体拖运海上平台、安装海上设备,这就大大缩短了钻井平台等设备的施航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中石油旗下的重要装备生产厂宝鸡石油机械公司也大力投入海上设备研发制造,2010年5月其研制的海上钻井隔水管装置亮相。该装置是连通水下防喷器和钻井平台的“咽喉通道”,技术要求很高,仅美国、挪威几家公司可制造,是长期被垄断的关键性产品。该设备是我国海洋石油装备国产化进程的代表之一。中石化在这方面的起步较晚,但在胜利、上海的基地也具有一定的制造能力。2008年启动“中深水油气田开发海工优化设计技术研究”课题,制订出相应地发展计划。2010年其“勘探六号”钻井平台在新加坡胜科PPL船厂下水。

依托中国钢产量和相对低的成本,中国的造船业迅速发展。2007年1月承接的新船订单达140万修正总吨(CGT),占全球订单总量的50%,首次超过韩国跃居世界第一,他意味着中国造船能力的大幅提高。目前国内船厂已成批建造超级(20万~30万载重吨)油轮,2007年10月中国已交付了第10艘超级油轮。特别令人关注的是中国一系列海工作业船舶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的制造下水。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沪东船厂2008年4月把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艘LNG运输船交付使用,他造价1.6亿美元,可载运LNG14.72万立方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核心部件之一的超低温绝缘箱具我国自己的知识产权,批量生产并出口,价格比进口者低20%。在连续为我国连出5艘这样的船后他已开始接受国外订单。现正在造世界最高水平的16万立方米LNG运输船。此外,2009年在中石油旗下组建了LNG船运公司,2010年中海油公司与世界航运巨头马士基组建LNG运输公司,造船业中的大连船舶重工和熔盛重工也高调宣布进军LNG船舶制造市场。据业内人士预测,2015年我国需LNG运输船65艘。依托国内外的需求和科技进步中国将稳居该类船制造的首位[9]。这类船舶的制成表明中国的造船工业越过了以造“船壳”为主的时期开始向制造高附加值的特种专用船方向转型。这之中海洋石油服务的装备和多种型号海工作业船居于首要地位。

包括熔盛重工在内的中国各大造船厂(公司)与各大石油公司的海工基地一起组成了我国正蓬勃兴起的海洋石油装备制造队伍。 2008年5月振华港(口)机(械)公司将7500吨全回转自航浮吊交付给中海油的海油工程公司与兰鲸号起重船配套。该浮吊起升高度可达110米,是目前的“世界第一吊”。与配套起重船一起可完成油气田勘探开发大型设备的折卸安装,可兼用于大型桥梁预制件安装、海上打捞等作业。同时振华港机收到韩国三星重工8000吨浮吊的订单,还接受了海油工程公司深水铺管船建造的委托。2009年7月他与西班牙ADHK公司签订22亿美元的海工产品订单,成为目前最大一笔该类产品出口合同。同年12月又与卢森堡MCS公司签订1.44美元的铺管船销售合同。上述设备的制造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工程船舶配套化、系列化上迈出了新的一步。这将使我国的海工设备制造不仅能满足本国需用而且走向世界市场,中国TSC海洋集团在收购了英国GME公司并完成了其国际化布局后成为全球第三个能以“交钥匙方式”获得全套海上钻井平台设备合同的总承包商。
3.对外合作,利用国外先进技术

通过上述讨论还可以发现,在发展海工设备的进程中,中国的石油公司、造船公司等开展了对国外的海上石油服务公司、造船和装备制造公司以及某些研发设计公司开展技术合作。显然,首先与具先进技术的公司联合,引进消化继而开发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海工设备获得迅速发展的正确路线。当条件具备时进而对其实施参股、收购,这是海工设备制造快速发展的捷径之一。COSL在2008年以25亿美元完成了对挪威Awilco Offshore(AWO)公司的要约收购。该公司已有和即将建成的作业船队加上中海油原有的船队使其成为世界第8大船队并有在近年成为第6大船队的可能。依托快速发展的作业设施,COSL计划在2020年跻身于海上石油服务公司的前3名之列。上面曾提到为中石化建造勘探六号的新加坡胜科PPL船厂,其15%的股权被民营的扬子江船业公司(按2009年完工量计居造船业第4名)收购,这成为其向海洋石油设备制适转型的“跳板”。

在看到中国海上油气装备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必须清醒的看到他的不足。他起步晚、底子薄,与这方面的世界先进国家比尚有很大差距,正所谓任重道远。他表现在海洋石油装备专业化程度偏低,数量少、类型单一,深水超深水配套能力不足,相应的研究机构少、投入不足等方面[10]。对此,一方面我们仍要继续与掌握先进技术的外国公司和研究单位合作,另一方面应强调形式自己的知识产权和技术特色。北海、巴西,特别是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的重大事故一再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深海作业的高风险和其复杂性。在我们常说的高科技三大方向“上天、下海、入地” 中,其后两者的难度可能比前者更大。

四  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把海上石油设备研制作为走向制造强国的“抓手”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工业发展很快,钢铁、造船和机器制造业的进展尤为迅速,中国获得了“制造大国”的声誉。在金融危机后加快了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步伐:从外国技术为主的加工制作,向具独立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方向发展;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加中国设计”方向发展。高科技产品出口额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近30%,使其投资规模居世界第二、在该类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中居第一位 。但是,必须看到这个转变才刚开始。从国内的发展上看经济结构和工业构成的调整还有很艰苦的历程,从与国外科技水平的比较看尚有很多差距。以造船工业为例,在大量钢铁和机械制造业的支撑下发展迅速,但在很长时间内仍以造“船壳”为其长,在高技术含量的特种船制造(其毛利率高达30%)上处于劣势,造船吨位数高而利润却低。在经济衰退时收到的订单也大为降低,威胁到许多船厂的生存。2000年以来国内共建造平台40余座,但70%以上都是欧美公司设计[11]。这种“两头在外”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至今仍未能改变。

以油气装备为主导的海工设备制造充分发挥了我国钢铁和造船工业的优势,而要完成其配套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进程就必须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实现高水平机械和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他就成为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有力“抓手”,成为带领和促进工业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排头兵”之一。

2.关键是统一规划形成协同发展的合力

前已述及,中国各大石油公司、各大造船公司(集团)已制订了自己发展海上设备的计划,建成了多个海工基地。但他们有明显分散化和各自为战的趋向。这与海工设备高水平、高速度发展是极不适应的。形势要求统一规划,加强联合和协作,在形成各自特色的同时形成配套的技术体系,共同研发制造一些在世界油气上可起重大作用的先进设备,以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

从现状看要做到这点并不是很容易的。他不仅牵扯到石油工业内部的各大公司,而且涉及造船、机器制造、材料、电子等众多部门和公司,攻克高科技的难关更需要产学研的紧密结合,甚至要求金融的配合、有关政策的支持。对此,一方面要发挥市场的优势以互利共盈去配置资源、实现联合,另一方面要发挥国家的引导促进作用,制订统一规划、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好在有关部门己开始注意到这一重大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制订《2009-2011船舶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入方向》、《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都把海工列为重点。据悉,工信部已把海洋工程设施列入“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新兴产业中,重点发展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并给予政策、资金支持。

3. 大步走向世界海洋石油市场、形成和发挥中国大公司海工作业的优势

面对海上石油勘探开发设备供应不足的瓶颈,掌握设备制造能力的国家和石油公司具有可少受约束、开展工作自主性较强的有利条件, 有可能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实践证明, 中国各石油公司在浅海和滩海油气勘探开发上已形成基本完整的设备和技术体系,已形成为世界瞩目的一些技术特色。有了适用于深水的设备并形成初步配套后,就可以全方位、更多地进入海上石油诸领域。在实践中自主知识产权占的份额会逐渐加大,设备的水平和配套性也会更加提高。还应看到,中国石油公司构成的特点是掌握油气田和资金的“油公司”与进行工程作业的专业“服务公司”之间紧密的关系。历史上他们脱胎于一个统一体,至今往往从属一个“集团”(母公司)。这样,在国际市场上就容易形成合力而集中于一个目标,这就可能从总体上降低成本。中国油公司敢于以别的公司望而却步的低指标去承包伊拉克大油田的服务作业就有力地说明这一点。

中国的主要石油公司在浅海已积累了多年的勘探开发经验。中国的物探船和钻井平台已在海外完成了不少承包的工程作业。中国石油公司在世界各地不同水深(包括超深水)中标了一批勘探开发区块并顺序地完成了工作。可以说,己初步形成了具高度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团队。中国公司不仅能在我国海域(包括南海)开展自营和中外联合经营,而且开始具备了大踏步走向世界海洋的条件。特别应指出的是他们已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并容易获得巨额的金融支持。这与金融危机影响下资金短缺的许多外国公司形成明显的对比。可以把具备配套的海上(特别是深水)装备比作鸟的一翼,那么有雄厚资金、有一定海上作业经验具较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多个石油公司就成为另一翼。展开双翼带动我国走向世界海洋石油,并在实践中更加壮大就可使我国在世界海洋市场上博风击浪的翱翔。这里的世界石油市场包括上游的工程劳务承包到勘探开发区块的获得(或参与)和运营,中游的管线、专用港口(码头)和储库、海上石油和LNG运输,以至海上项目的资本运作的整个产业链。当然,我们也可从其部份环节出发,逐步展开以至全面进入世界海洋石油各领域[12]。

在这个过程中肯定应争取国际上不同类型公司的多种方式的合作。具有友好的关系而又具有相当海上实力的发展中国家公司(如巴西[5]、新加坡、印尼等)会被列为优选。当涉及海上合作的东道国时,耍首先与其加强合作取得支持和谅解。经验证明,在高投入高风险的世界海上项目中更多的不是要求中方单独控股而是要求参股并更多地承担工程作业, 这样可更顺利的开展工作,取得双赢和多赢。

4.以深水勘探打破南海油气的被动局面

这里有必要专门讨论一下南海的油气问题。

我国的领海主要为大陆架,深水区的主体在南海。我们目前仅在南海北部陆
坡诸盆地进行了海上地球物理勘探和与国外合作(利用国外设备)的少量深水钻井。我国自己独立的深水钻探才刚起步。在南海中、南部海域我国与邻国间有某些争议,“搁置争议”的结果或者是某些邻国进行了单方面的勘探开发,或者是使争议区块的石油勘探陷入停滞。为打破这一被动局面,建议我国公司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一方面在北部无争议的深水区加快进行独立和/或与外国公司合作的勘探开发,另一方面在所谓争议区(特别是大陆架以外的深水区)更积极地进行独立和/或联合的勘探开发。这之中,我国公司的的雄厚资金和日益成熟的设备配套可以使其居于某种主导作用。中、菲、越三国的联合地球物理勘探,马泰间争议水域的共同开发已构成良好的范例。东盟与中国10+1自由贸易区谈判的进展为其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江怀友、赵文智、闫存章,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现状与展望,世界石油工业,2007,(6),24~32
[2]江怀友、钟太贤、乔卫杰,世界海洋钻井技术及装备现状,中国石油企业,,2008,(8),84-86
[3]瞿辉、郑民、李建忠等,国外被动陆缘深水油气勘探进展及启示,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21(2),193-199
[4]全晓波、张子瑞,海工装备向中国转移带来机遇,中国能源报,2010.03.29.
[5]张抗,中巴能源合作:挺进深海,中国能源报,2010.05.17.
[6]吕荣洁,深海设备的春天已经来临,工程机械周刊,2010,(3),50-53
[7]巫晓苏,深海石油开发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中国能源报,2010.03.08.
[8]郭永峰、唐长全、纪少君,巍峨钻塔挺进深蓝,石油知识,2010,(1),4-6
[9]周扬,抢滩LNG船市场中国船企再“抗韩”,21世纪经济报道,2010.04.08.
[10]王定亚、王进全,浅谈我国海洋石油装备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石油机械,2009,37(9),136-139
[11]吕荣杰,转型之痛:海工企业必须改变扎堆价值链低端的窘迫现状,工程机械周刊,2010,(3),54-55
[12] 张抗,向广阔的世界海洋石油市场进军,海洋石油,2005,25(1),32~37

 

个人简介
深圳特区23年+海洋工程品质实践 个人成长身心灵10年+实证修行 人类图应用7年+实验 帮助2000+人提升生命品质,活出个人品牌---独一无二的自己!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