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录——互联网的前生今世

潘新 原创 | 2010-09-19 11:46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今天(2010年4月23日)和价值中国创始人林永青做了一次有趣的对话,趁着忘却之神降临之前,赶快记录下来
 
1.        价值中国模式
a)        价值中国要做“知识服务商”,也就是通过网络平台,为知识服务供应者和购买者提供桥梁服务(林)
b)        “服务业的阿里巴巴”(潘)
c)        在服务业和实物电子商务之间,有一道天然屏障(林)
d)        阿里巴巴向服务业商务迁移时有障碍(潘)
e)        Ebay在其扩张时,曾希望借助Skype收购进入以电话销售为特点的全球房产和旅游电子商务市场,但是不成功(潘)
f)          “知识服务商”战略是“价值中国”社会化媒体的自然发展(见“路径演化”)(林)
 
2.        社会化商务(Social commerce
a)        社会化网络social network与商务commerce结合(林)
b)        “商务”本身并不是一种商业模式(林)
c)        Facebook很厉害,社会化网络发展到超越google时,形成马太效应,并进入商务领域…facebook的新产品将物理世界商务移植到网上,类似于second life的模式,但是比second life价值更大,因为second life未能形成马太效应(潘)
d)        关于“威客模式”
                         i.              威客模式在中国不够成功(林)
                       ii.              问题:缺乏诚信;过于介入交易环节,致使模式过于复杂;非标准化产品;互联网不够承载足够(全部)信息(林)
e)        价值中国模式:招聘模式(craiglist)(林、潘)
 
3.        服务业与制造业
a)        美国的服务业占了GDP76%(林)
b)        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核心思想”,制造业的是“核心技术”(林)
c)        郭士纳(IBM前总裁):服务业本身可以刺激更高的服务需求产生(潘)
d)        制造业买“便宜”,服务业买“贵”(林)
e)        托夫勒《财富的革命》观点:财富的本质:时间、空间、知识(林)
f)          简化的机制:
                         i.              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减省了物流环节(林)
                       ii.              在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方面,服务业从3个环节减少了一个环节(林)
                      iii.              BFIC而言,在媒体的三环节(内容、广告、发行)中,内容和广告是一体的(潘)
                     iv.              简化的机制是经济的和美的(潘)
g)        模式必须是简单、经济(和对称)的,这是宇宙形成的基本法则(潘)
h)        受物理(物质)局限的业务,在其商业中也有其局限(林)
i)          关于餐饮信息业的“无聊时间”和“有聊时间”(林)
                         i.              马克思:价值的本质是时间(想象汽车制造的时间,以及为汽车做等价交换的货币)(林)
                       ii.              人的社会行为:“职业”和“休闲”(林)
                      iii.              互联网的趋势:职业与休闲的界限模糊(潘)
                     iv.              商业价值体现:抓住“无聊时间休闲时间”,原因:“职业有聊时间”是刚性的,是难以被挤占的(林)
                       v.              富裕人士的选择:“休闲”与“职业”时间的融合;休闲与社交(获得更大财富的机会)。样例:高尔夫;下一代社交:美食(潘)
 
4.        路径演化和“道”
a)        价值中国演化过程:价值——媒介——社会网络——知识服务商(林)
                         i.              演化的要素:自然
                       ii.              价值(媒介)的组成
b)        Best Food in China演化过程:内容——媒体——泛众——社交网络(潘)
c)        “基因突变”(潘)
d)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林、潘)
                         i.              “道”的理解:价值(价值中国);需求(BFIC)(林、潘)
                       ii.              虽然道生一是最困难的,但是一生二、二生三也不容易(林、潘)
 
5.        信息沟通
a)        如果一个企业只做一件事,就是“沟通”;如果一个企业只有一个载体(或者资产),就是“信息”(潘)
b)        Transportation vs. communication: 前者是物理的交通后者是信息的交通
c)        弓箭是手臂的延伸;望远镜是视觉的延伸;雷达是听觉的延伸;互联网是思维的延伸(潘)
d)        信息沟通摆脱了物质(物理)的束缚,是效率更高的模式(潘)
e)        “物质传真”:剑桥研究课题,实现分子和物质的远程转移(林)
 
6.        关于创新
a)        科克《做大私企》:凡在人类社会中有效的法则,在企业中必然有效(林)
b)        在创新产品上市之前,在无法大规模进行市场调研的情况下,如何确定产品上市的确定性并避免投资的亏损?(潘)
                         i.              人性:凡符合人性的产品,必然有效(林)
                       ii.              “供应刺激需求”(林、潘)
                      iii.              乔布斯:对人性的洞悉(潘)
c)        创新是资源匮乏的应对策略,如,价值中国(博客股份制);BFIC(兼职分账制)(林、潘)
d)        创新策略将使资源匮乏者有一天胜于资源充沛者(林)
                         i.              例证:犹太人的商业智慧源于中世纪的被歧视以及从事行业的限制(潘)
 
7.        互联网的坍缩
a)        互联网:“无时间的空间”或“无空间的时间”(林)
b)        互联网的类比:“虫洞”(潘)
c)        另一种形式的时间旅行(潘)
d)        姜奇平观点:馈赠经济——实物经济:实物拥有权的货币交换和转移;软件业:产品授权和货币交换并未带来拥有权的转移;web 2.0经济:生产消费者与网站带来拥有权“分享概念”(价值中国博客股份制)
e)        拥有权的转移:软件业(微软)vs.应用程序商店(苹果),拥有权的合理分享带来行业巨头地位的转移:苹果市值已超越微软,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
 
8.        感官局限和宇宙
a)        毕达哥拉斯:如果有上帝,他一定是数学家(林)
b)        爱因斯坦:必须足够简单,但是不能过分简单(林)
c)        人只能将复杂信息简化到可以理解的程度,这是人的认知局限(潘)
                         i.              人无法辨认两个以上声道的声源;人会自然集中于一个声道;而屏蔽另一个声道
                       ii.              上帝是全能的;而人只能认知能够认知的信息
d)        人只能认知感官理解范围内的信息,而人的感官认知是有局限的(潘)
e)        计算机已经在理科知识(自然科学)的计算方面超过人类;而在社会科学领域,人类智能的直觉思维仍有超过计算机的作用(潘)
                         i.              原因:社会科学领域变量太大(林)
                       ii.              人的智能不会超过其“熵”(林)
f)          宇宙的形成是随机的(潘)
g)        “量子缠绕”:心灵感应的另一种体现(潘)
h)        宇宙是设计者设计的宇宙(潘)
 
9.        关于创造未来
a)        下一代互联网:互联网1.0,技术,代表google;互联网2.0:人,代表facebook;下一代,人+技术,代表,物联网(可能不是一个下一代的代表,只是一种中间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器官移植(林)
b)        德鲁克: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把它创造出来(林)
c)        关于创造未来和改变世界的方法(林、潘)
                         i.              机制必须简单、经济(和对称)
                       ii.              必须足够符合人性
                      iii.              时间足够长
d)        设计者的力量(林、潘)
e)        偶然性和测试概率(潘)
f)          关于互联网媒体和社会化网络中的“群体基因”:每一位参与者都会在其载体中留下其基因的烙印,烙印的深浅取决于参与、影响程度
个人简介
中国首家英文美食网站Best Food in China 美食中国(www.bestfoodinchina.net )创始人
每日关注 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