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中国·英雄

姜奇平 原创 | 2011-12-21 07:08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谁是中国英雄,不同人有不同标准。我们的标准,突出的是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引领性。互联网不光是技术和生产力,一旦与商业结合,就会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发挥出战略作用。中国未来,任何企业都将是互联网企业。明天的英雄,就出在今天的互联网英雄之中。

  英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莱蒙托夫《当代英雄》的主角,当时看算英雄,但历史评价这一群体,竟是“多余的人”。倘以千年为尺度,拿破仑、贝多芬可以称为英雄,企业界一个也挑不出来。例如在《史记》中,发大财的顶多算个贾,与鸡鸣狗盗之徒享受同等待遇。但如果按年度出风头的程度来算,光企业界就可能“遍地英雄下夕烟”,横看一串,竖看一串。话说回来,如果只以一年为计而不论一生,英雄反而可能比不得狗熊。比如在关云长走麦城那一年评选,狗熊才算英雄,而英雄只不过是狗熊。所以,英雄是件挺不靠谱的事。

  当我们说中国英雄时,尺度只能是极为特定的。首先,我们是在互联网及IT领域的范围内论英雄,这解释了为何互联网及IT领域圈外的,都不是中国英雄;其次,是以互联网及IT领域的成败论英雄,甚至只以今年互联网及IT领域的成败论英雄。倘若今年表现不好,明年才表现好,我们是不算他英雄的。因此,是否今年领风骚,也是一条重要标准。

  不过,在如此相对的标准下,我们也可以拔出一些既在这三五年领着风骚,又可以往高标准英雄方向上靠的人物,作为中国英雄的代表。主要是看他们的创新实力。这是另一条重要标准。

  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路上,互联网及IT领域最有可能走出创新之路。目前IT互联网公司中不乏自主创新或改良创新的公司,他们在国际上都拥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如华为、腾讯等。

  我们希望,人们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他们三五年领风骚的一面,而且看到英雄的一面。“中国·英雄”的指导意义在于,认清英雄所象征的时势,并透过领风骚的热闹,看到造时势的门道。

  当下中国的时势是什么?

  可以用哈姆雷特式的语言,进行极简的概括:线下,或者线上,这是一个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传统商业文明难以为继,新商业文明初现端倪。人类来到了十字路口,中国也来到了十字路口。

  在人类大多数国家推出宽带国家战略,选择线上发展之路时,中国选择了铁公鸡之路(铁路、公路、机场,简称铁公鸡),坚定地走向线下发展。

  高铁撞击一声巨响,打碎了“铁公鸡”的迷信,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开始注意到,当下中国出现的通货膨胀,正是片面发展“铁公鸡”的负面作用的显现。由于“铁公鸡”偏向传统产业,中国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步伐被打乱;由于“铁公鸡”引发国进民退,国有经济急剧扩张,民营中小企业开始越冬,企业家开始纷纷移民;由于“铁公鸡”造成泡沫,资金纷纷涌进房地产,企业家不再安心生产,转向投机。

  今天,所有经济努力,包括所谓“英雄”的微观努力,都要看能不能创造一个新的时势,逆转由于“铁公鸡”带来的下行趋势,让中国转向上行通道。造得出这个时势的,方为大英雄;造不出时势,但能顺着时势的,算领三五年风骚的英雄;跟时势相反而出了风头的,只能是昙花一现的年度“英雄”。

  中国经济的上行方向何在?

  从历史长河看中国当代经济最大变化,莫过于从制造经济向经济服务的转变。服务化的趋势将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上行空间。中国经过此轮经济危机,浴火重生的企业,将不再是以往中国制造的那批围着低附加值产品转的企业,而是顺应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升级趋势的新企业。中国英雄将密集地出现在与此有关的领域。

  互联网与这一大趋势叠合,将形成的最大时势,将是线上与线下深度融合,又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用《互联网周刊》的话说,叫“互联网与各行各业联合起来”。其中出的英雄按融合程度深浅,又可分出大英雄和小英雄。小英雄浅度融合,也就是线上与线下在应用上融合;大英雄深度融合,将出自线上线下的战略融合。

  英雄造时势,造出的第一类时势,是产业服务化的时势。

  我们从任正非这个英雄身上,就可以看出这种时势来。

  首先,任正非正在试图把华为从设备制造向服务转,目前华为不仅是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的巨头,更是中国软件与服务业的龙头。能够突破自身禀赋的局限,从一个行业向另一个行业转,去争上游,而且干一行,就成一行老大。这是英雄基因的典型表现。

  人们常谈及企业核心价值观,但不明所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一等一的表现,就是改变自己的禀赋。就是改变自己是“干什么的”、是“哪一行的”这种问题的答案。如果因为一个企业创办时靠着一眼泉水而成功,等泉水干了,企业就倒闭,那说明它是靠禀赋这种核心价值观之外的偶然因素成功的。成了也称不得英雄。

  任正非让华为有了这方面的象征意义,中国企业,现在正需要整体解决“干什么”与“哪一行”的禀赋转变,要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服务。不能当中国制造是英雄,当别的就只能是狗熊。那些不能根据产业时势调整自己的企业,算不得英雄。而华为这种英雄,属于中国最稀缺的英雄。

  其次,任正非替华为选择的方向是生产性服务业,又是未来龙脉所在,有造时势的深远空间。

  一个企业在竞争中垄断了一行,可不可以称为英雄?那要看他垄断的是什么。如果他把全世界的马桶盖都垄断了,只能称他为世界冠军,但还算不得什么英雄。因为英雄还要造出时势来,至少造出行势来。华为的势能表现在,通过云管端战略,可能造就出生产性服务业的行势来。

  这个势表现在引领线上产业与线下产业的战略融合。21世纪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同以往有很大不同。20世纪的服务业基本是以人工为主的服务业,服务化表现出劳动密集型特点。服务业的水平,相当于工业化早期手工作坊阶段的制造业的水平。进入21世纪,服务业本身的形态正在发生剧变。出现了服务业形态从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升级的趋势。这个趋势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兴起,相当于工业从轻工业转向重工业的是,服务业从手工服务业转向生产资料支撑服务业;二是服务虚拟化,即服务的“生产资料”,成为云中的I(基础设施)、P(平台)和S(软件),IPS可分享,可以克服铁公鸡不能分享的缺陷。全世界都在用轻资产方式进行服务化,而中国陷入铁公鸡的重资产泥潭,这时需要有英雄站出来。

  当中国进入服务经济时,英雄所要创造的时势,并非简单重复发达国家服务化的历史,而要具有两个新的时代特征,解决中国双重服务化难题。一是服务的扩大再生产化,表现为引领生产性服务业的潮流;二是跨越式地引领云计算服务的潮流,使服务化的生产资料,可以虚拟共享,以此弥补铁公鸡重资产沉淀的大跃进失误。

  任正非正好在这两个方面,都成为造时势的英雄。一方面,他让华为通过进入ICT产业,成为生产性服务业的赋能者。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在包括纵向产业链与横向价值链整合成的价值网络的基础之上,提供网络设施及服务将提升整个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生产资料架构水平,为服务价值的倍增放大,提供基础保障。另一方面,通过云计算,他的华为将把中国服务业引上不同于20世纪的发达国家老路的跨越式服务化发展道路。主要体现在以线上整合资源方式,战略性地改变中国经济的服务化投入方式,将每家企业分别进行服务重资产投入的老做法,引向重资产放入云中,通过虚拟化共享,使每家企业专注于终端轻资产投入的新方式。这是政府由于观念陈旧没有计算到、但企业比铁公鸡思路更具现代眼光之处。

  造出最难造就的产业时势,方显英雄的含金成色。为大势补天者,任正非算一个,刘积仁也算一个。他们补天,补在了最要紧,也最难的地方。

  英雄造时势,造出的第二类时势,是产品艺术化的时势。

  我们的社会有时显得少许浮躁,我们讲究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盈利模式、融资金额,我们把太多的经历花费在企业管理、运营、宣传等方面,以至于有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对于最根本的产品投入的关注反而有些少了。

  将产品做到极致,让一个互联网产品变成艺术品也是一种时势。

  乔布斯将苹果的产品做到了艺术品的地步,所以成本仅仅187美元的iPhone4可以卖到600美元,这并非只是苹果的暴利,而是对于乔布斯专注于产品的犒赏。

  而在中国,将所有重心放在产品上的,丁磊算是一个。从来没有哪家互联网公司的CEO那么像产品经理,也很少有网络游戏公司的CEO会凌晨坐在电脑前测试自己的游戏。

  产品艺术化的时势,让我们回归原始,将精力放在最开始的地方。之所以称丁磊为英雄,并不复杂,为诚而已,仅仅是对于这种苦心开发产品的精神表达敬意。

  英雄造时势,造出的第三类时势,是新兴产业的时势。

  中国未来的时势,不光在于制造业服务化,而且在于服务业本身的升级。线上信息服务业与线下实体服务资源的整合,成为未来时势中突出的亮点。

  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发展,是无中生有产生出来的世界级产业。马化腾和李彦宏当初带领腾讯、百度创业之时均是白手起家,以个人力量,却分别超过了联通与中国电信的市值。他们是造时势的当代英雄(虽然也不乏缺点)。

  这类英雄对整个经济时势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他们在通过模式创新,创造出经济中最难造出的东西,这就是需求。

  经济泡沫是生产过剩,解决过剩,消极的办法是把牛奶往大海里倒;积极的办法是把需求创造出来,主动达到供求平衡。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大量铁公鸡的无效供给带来的生产过剩,与大量涌现的文化需求难以满足之间的矛盾。英雄造时势的作用,要看能不能改变这种供求错位。

  中国当前在产业升级的同时,正赶上需求升级。互联网直接创造出的信息需求,正处在中国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后,需求结构调整的方向上。以往人们的需求,主要是生存需求、发展需求,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以信息需求、文化需求、娱乐需求为代表的新兴需求,成为新兴产业的需求支撑主体。在日本和韩国,仅仅一个游戏业的需求就大得惊人,分别超过各自国家汽车业的需求。腾讯、百度都有远远超过日本、韩国总人口的网上用户,这些用户的需求,对于消解经济泡沫,具有相当正面的作用,而且越来越不可忽视。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产业(主要是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创造需求,是通过世界级的模式创新实现的。比起孔子学院这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的文化事业,它们是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

  这种国际竞争力是从哪里来的?以腾讯为例,马化腾也曾经历过痛苦摸索,最初时甚至欲将腾讯卖掉,在它的收入构成中,数据增值业务比重高达76%以上。这在世界范围,是典型的未来十年赢家的特征。抓住了新型需求的泉眼,是许多世界级企业想达到而做不到的,因此摩根斯坦利才对腾讯给予几乎苹果同样高的评价。这种理想业务结构,来自模式创新。腾讯的创新,特别是数据基础业务免费与增值业务收费分离并交叉补贴的模式创新,具有世界意义。这种创新不在于外行老百姓眼中那些小打小闹的技术创新,而是对所在领域整个市场结构和市场游戏规则的创新。

  中国舆论有一种无知观念,偏好细技末节的技术创新,而对造时势的战略级创新视若无睹。中国英雄则首先要看大的创新。

  英雄造时势,造出的第四种时势,是改造竞争战略的基本面造就的时势。

  互联网企业英雄造时势,特别表现在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创新上。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柳传志时代”开拓了联想PC业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既倾的杨元庆以英雄的身份造就了自己的时势,也正是因此,才有了杨元庆的正式上位。

  线上企业竞争战略与线下企业竞争战略最大的不同,在于线上可以实现一种波特认为不可能实现的基本竞争战略,也就是低成本差异化战略。它是波特所说两种不相容的基本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的嫁接。海尔大规模定制战略,创造了波特企业竞争战略的反例,实现了战略创新。

  以周鸿的奇虎360为例,利用免费战略,巧妙地将杀毒应用改造为基础业务平台,做到系统平台免费,吸引上亿用户,系统复制多少遍,成本并不增加;而且把平台免费后,通过API(应用程序接口)吸引众多开发者形成商业生态环境,分摊平台的初始固定投入,并不需要开发者一一进行固定成本投入,通过轻资产方式,实现了低成本创新。

  由于互联网在竞争力之上的基本竞争战略上的创新,一旦线上与线下实现融合,就造就了改造传统的时势。

  当下中国经济难题,均因四万亿投入引起。投四万亿没问题,但投向却有很大争议。今天的经济泡沫,可以说是四万亿偏向传统工业化带来的后遗症。面对当前形势,惶惶如郎咸平者,仿佛天要塌下来,看不到机遇与希望。但中国英雄不同,他们从危机中看到转型的机会,利用线上线下结合找到转型的战略,在危机中显示出英雄本色。

  以房地产为例。以传统观点视之,行业已到了崩盘的前夜。四万亿造成的经济泡沫,要由房地产业买单,中央、地方和房地产商各承担三分之一,房地产商至少要承担一万亿左右损失。线下的战略,无非是在低成本抛售或高成本差异化中择其一途。但加入线上的战略,考虑就会发生本质不同。

  潘石屹最近就指出,房地产需要云计算。SOHO中国通过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系统进行集中计算,预先对楼盘从规划设计,到建筑施工、室内装修各个环节通过计算机模拟运行,一个楼盘可以实现节约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洽商”成本上亿元,并可大量的节约时间和人工成本。至少,通过这套高速模拟运算系统,原本SOHO中国几百人的预算部,现在几乎可以不需要。

  房地产商战略性地利用O2O模式,可以通过将产品业升级为服务业、体验业,实质是通过创造需求来化解过剩,在转型中积极迎接经济危机。

  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在企业水平的融合,有深浅之分。浅的方式是拿互联网替代铁公鸡,把业务放到网上,发展线上应用。深的是战略性地利用互联网生产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战略融合。

  在这方面,英雄属于提出信息化企业概念的一些知名企业。他们真正做到将信息化融入企业战略,以信息化引领企业战略变革。

  线下不可嫁接而线上可嫁接的原理在于,采用云计算,可以造成实体经济中不可能的所有权创新,即支配权与使用权的切割。中远集运采用的“控制而非拥有”的轻资产战略,通过以租代买,使散货成为收入主要来源。

  欧派是整体家居行业的领军企业,它的营销总裁姚吉庆最近作了一次“苹果模式时代中国房地产的转型之道”的主题演讲,要把线上战略运用于线下。指出“开发商如果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话,那就必须先解决成本高、效率低,以及到底如何与消费者交易这些问题,这也是地产开发商打造“苹果模式”价值链中的下游供应商急需面对的问题。”

  “如何实现‘苹果模式’,房地产企业就要成为价值链链主、资源整合者、项目规划者、成品提供者,其承担的主要功能不外乎两点。首先是项目的策划,包括对目标消费者社区规划及实现、楼盘外观设计风格、公用环境的开发。其次,针对目标消费群进行个性化的定制需求,设计不同的风格,再跟不同家居空间提供商对接、合作。”具体来说:“个性化功能空间,是在公用空间中基本空间一致的情况下,提供少数几种消费者所喜欢的个性化装修风格,例如欧式、现代简约、新中式等等,N种整体厨房、卧室和卫浴等功能空间装修风格,以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差异化定制需求。”姚吉庆的这些想法,体现了线上与线下融合中,战略性地利用互联网的真知灼见。

  谁是中国英雄,不同人有不同标准。我们的标准,突出的是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引领性。互联网不光是技术和生产力,一旦与商业结合,就会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发挥出战略作用。

  中国未来,任何企业都将是互联网企业。明天的英雄,就出在今天的互联网英雄之中。

个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周刊》主编。
每日关注 更多
姜奇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