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是高校招生的科学实验

柴福洪 原创 | 2011-02-16 21:30 | 收藏 | 投票
  【 2011年,教育部推出大规模高校自主招生新政,可能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冲击。高校自主招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切不可视为招生市场化改革的举措,向市场一推了之,使“自主招生为自助招生”、“变成优质生源大战”。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高校自主招的重要意义,它是招生科学化改革举措,应作为难题、大事来探索、研究、攻克,以助国民教育改革稳妥开展。
关键词】高考落后   自主招生   双向选择
 
 
新中国的大学招生,除“文革”时期实行一段推荐上大学之外,都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录取新生的。只有艺术等院校是单独招生,但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视文化考分高低录取。
 
从2011年起,以“清华”与“北大”为首的两大著名高校联盟,网称“北约、华约”的两大高校自主招生集团,年初开始单独招生考试。“华约”将于2月19日开考,“北约”将于2月20日开考。又传,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已列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共200所高职院校(此前,2007年4所、到2008年8所、2009年13所、2010年73所高职院校参与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都可以参与申报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
 
全国“统一高考”与“自主招生”双轨并行,透出的信息,让学生家长与广大考生面临两种选择,到底参加那种考试更适合自己或自己的孩子呢?学生和家长都有“瞎子摸象”的感觉。而且,实践上有可能演变成“优质生源大战”,甚至有变自主招生为“自助招生”的可能。因此,我们必须从理论上、实践上,把自主招生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为什么要自主招生?终极目标是什么?怎样做才有正效应?
 
一、全国“统一高考”是落后的高校选拔新生办法
大家知道,全国“统一高考”是亚洲国家通行的做法。中国始于隋朝、成于唐朝实行科举考试选官取仕,有一千二、三百年的历史。当今的全国统一高考,似乎是改头换面的另一种形式的科举考试,或者说是科举考试制度的延续。但是,在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我们正面临着不得不放弃全国统一高考的选人方法。
 
第一,历史上的科举与今天的高考,都是社会精英的筛选法。科举考试取仕,是社会人群中稀有的个别现象,从公元7世纪到20世纪初1300年,科举考试状员总人数不足500人。而当今时代的高考,如:1977年恢复高考,当年报考总人数是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率4.7%;1988年报考272万人,录取67万人,占24.6%;1998年报考320万人,录取108万人,占33.8%[1]。从年录取人数27万增加到100万是在1997年实现的,整整花了20年时间。20世纪80年代,一个村庄如考上一名大学生,普村同庆,人人恭喜,个个敬贺。到了90年代末期,大学没有扩招之前,高中毕业生仍然只有1/3的人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
 
第二,21世纪的中国,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将成为普遍现象。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在校生达到3000万人。研究生培养规模达到140万人[2]。也就是说中国大陆18-22周岁的适龄青年,2010年已经有1/4的人口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15年毛入学率要达到36%,2020年达到40%。2008年全国高校报考1050万人,录取599万人,录取率57%,2009年,这一数字达到62%[3],全国平均60%以上的高中毕业生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高教发达省份达到80%以上。21世纪,接受高等教育,再也不是少数精英人群的事务了,而是绝大多数青年必经的学习历程。
 
第三,国际上根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把高教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占15%以下,为高等教育精英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4]。未来10年,我国高等教育将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进发。我们再也不能把精英阶段的选人方法用于普及化阶段。目前,社会普遍对高考的认识是:高考是最公平的选人机制,虽然缺点多,但没有更好的办法取代它。
 
第四,高考选的是“智商高的人”,但埋没了其他类型的人才。研究得知,人类智能不只有“智商”一个智能,还有“情商”、“魂商”和“变商”等基础智能,以及8种特殊智能。智商高的人,简略地说就是“聪明的人”;情商高的人,是“和谐的人”;魂商高的人,是“理性的人”;变商高的人,是“创造的人”。而体育与艺术人才,只是八种特殊智能中的两种。现在的高考制度,只选聪明人,还知道还有其他类型的人才,淘汰、埋没了许许多多可能培养成为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人才浪费是社会最大的损失。
 
第五,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不一定全都是高考高分者。有一种普遍现象,在大学毕业后多少年的同学会上,当年班上成绩平平者,获得了较大成功,而当时成绩好的,后来不少人进入社会后,成就平平。这一奇怪现象,说明智商高不一定能使人生与事业成功,情商等其他智能在人生与事业成功的作用超过了智商的作用。人生需要自己去勇敢的面对自己厌恶的事情或爱好却是不能做的事情。社会人才需求多种多样,人的智能也是多种多样,高校只选聪明人,满足不了受教育者智能类型与社会人才类型的需要。
 
第六,高考试卷考查不出每一个高中毕业生的智能结构与特征。人类多种智能组合状况千奇百怪,人与人之间差别较大,全国或各省的高考试卷,肯定不能考查出每一个高中毕业生的智能结构与特征。中国最典型的事例没过于80年代风行全国高校的“少年班”,当时的所谓“神童”,都是智商相对较高的少年,一般都是记忆力、理解力超群。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其普遍状况并不超群。然而,至今我国的招生部门,仍然对高校特招某种特殊人才,俗称“偏才”、“怪才”设置重重障碍,用落后的非科学的制度,阻止高校感兴趣的、具有某种特殊表现的特殊智能人才培养。
 
二、先进的高校选拔新生办法是“考生分型”与“双向选择”
如果放弃全国统一高考,暂时还没有更好的办法取代它。到底用什么方法取代,目前,全国还没有共识。不管是理论认识层面,还是实践操作层面,都没有根本性的进展。其原因是高考的惯性与招生制度的固化,压制了这方面的探索。
 
然而,高教大众化格局已经形成,离高教普及也不远了。如果仍然延用落后的全国统考,肯定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分类培养,以及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并直接制约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与民族品质的提升。
 
(一)目前,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选拔新生的办法是[5]
 
1、美国,一直崇尚个人能力、机会均等和地方分权的三大教育原则,各州招生制度差异很大,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特殊招生政策。中学没有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教科书和中学毕业考试要求,也缺乏由国家组织的全国性高等学校入学统一考试。目前实行三种高校招生政策:一是著名的综合性大学、私立大学和州立大学实行选拔型招生政策。二是一般的综合性大学、四年制高校以及私立大学、州立大学实行基准淘汰型招生政策。三是社(教育)区学院实行开放型招生政策,向所有具备高中毕业水准或同等学历的申请者开放。
 
2、英国,仍然实行两次考试制度,包括16岁学生参加的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GCSE)和18岁学生参加的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平考试(GCEA—Level)。两次考试虽然起着分流和评价的作用,但也使大学对考生的考察具有了连贯性。这正是英国没有选拔性考试,而又能保证各大学有效选拔合格新生的关键之所在。
 
3、法国,保留毕业会考和资格证书考试的传统。无论是毕业考试,还是升学考试一律实行会考制和证书制。学生完成三年高中学业,通过高中毕业会考,取得资格证书,便可申请进入一般综合性大学学习。只有准备进人高等专门学校即大学校的学生,才要求在附设于普通高中的预备班学习二至三年,然后通过竞争更为激烈的选拔性考试,才能升人高等专门学校。由于法国高中教育类型的多样化,高中毕业会考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都不尽相同。
 
4、日本,与中国一样有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并存在激烈的考试与升学竞争。为了克服“考试地狱”、“学历社会”给学校教育带来的一些弊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与生存能力,取消了自1979年以来实行的以共同第一次学力考试为重点的JFSAT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开始实行新的以大学入学考试中心考试为标志的NCUEE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5、德国,重视每个学生进人大学学习的平等权利,学生只要具备了大学入学条件,都可自由地进入大学学习。最有影响、最具特色的大学入学考试形式是中等教育第二阶段毕业证书考试。经考试获得中等教育第二阶段毕业证书的考生,同时获得了升入大学的资格。
 
6、澳大利亚,近年废除了全国高中毕业会考制度,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高中两年的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地区性的“全澳等级考试”成绩来决定考生是否被录取,而不是以一次会考成绩作为高校新生录取的唯一标准。
 
总体看,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都没有实行“一考定终身”的办法,大都尊重高校选拔新生的自主权,学生自由申请,高校面试或考试,个别面谈的双向选择方法录取。即使有全国统一的考试成绩,但没有作为唯一的录取依据。有人认为,发达国家高校采用考试等成绩,加面试方法录取,主要是他们的高校规模小、人数少,中国高校规模大、人数多,双向选择怕乱套。其实,发达国家的大学,有过10万人以上规模的巨型高校,比中国最大规模的大学还要大许多。
 
(二)高校录取新生的最优方案是“中学分型、双向选择”
 
所谓“中学分型”,不是指目前的高中文、理分科,而是从初中就开始注意识别学生的智能类型。学生学习所有文、理科和体育、美术、艺术等课程,从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偏好,这种偏好不完全看学习成绩,而是从学习过程发现、发掘学生的智能特点,除运动、艺术等特殊智能容易发现外,四种基础智能组合特征,找到智能优势与缺限等关键因素。但目前的甄别难度大,从哪些外在表现来发现、捕捉、定义,目前还没有深入的研究成果可供参考,需要等待《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发展,中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专家们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研究。
 
所谓“双向选择”,就是高中毕业生对高校、高校对学生实行双向选择。这种“双向选择”,必须是建立在“中学分型”基础之上的“双向选择”。目前,不仅中学没有“分型”的理论与方法,学生和高校也没有选择的理论与方法,更谈不上如何操作。
 
因此,改革“一考定终身”的全国高考制度,是中国有史以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大事,即使我们认识到了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的落后性,也不得不延用一段时间,等待试验、试探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有了可操作的、相对科学的、大多数人认可的录取新生方法,才可能彻底放弃全国统一高考。
 
三、             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实验是取代“高考”的第一步
中国大陆高等教育早就开始了少数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大规模试验是从2011年才开始的。这种试验性的高校自主招生新政出台,只是高考制度改革走出了第一步。
 
全国统一高考制度,一方面,捆绑了基础教育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手脚,高考指挥棒不改,基础教育不可能放弃竞争优质高教资源的努力。另一方面,促成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惰性,全国所有高校一个模式,培养一样的知识型人才,其努力的核心只有一个,即学校升格、教育提层。办专科,望本科;升了本科,争硕士点;有了硕士点,竞办博士点;有了博士教育,往研究型高校努力。
 
中国高考制度,事实上是整个国民教育大系统改革的中心环节。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提高人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获得劳动能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但事实上,中国的学生都在为考试而学习,把读书这件事转化为以考试为主要目的,整个国民教育发生了本质性异化。
 
基础教育,很大程度上的确是为接受高等教育做准备的教育,必须学习基础文化、科学知识。但智能千差万别的孩子,应试教育完全演变为单向灌输式学习,试图用一个模子铸造出一种产品一样,既违背人性规律,又违反教育规律。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智能组合,学习能力以及自身偏好,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向其优势方向发展,才是人性化、科学化的素质教育。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句流行语,是建立在因材施教的逻辑基础上的观点,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这一逻辑判断是错误的。按因材施教的逻辑,明显是智障者的舟舟,其音乐智能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按高考试卷的逻辑判断,不仅有不合格的教师,也有不合格的学生,舟舟肯定是一个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因此,国民教育改革的方向就是改“应试教育”为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不仅基础教育要因材施教,高等教育也要因材施教。
 
高等教育因材施教的起点是高校分类发展。从人类劳动与生产能力提高过程看,一方面是认识世界的能力提高,另一方面是改造世界的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就是人类生产力的进步。投射到国民教育上的分类,就是“知识文化教育”和“技术文化教育”。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轻视劳动群体,把知识文化教育推到不应有的高度,而把技术文化教育放在不应是的低位。只把孔子视为教育的先人,而把鲁班只当作建筑业的祖先,其实,鲁班才是“技术文化教育”的祖先。我们长期重“知识”、轻“技能”的结果,直接造成了当代中国技术文化的落后。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实际上走的是两条路线,一条是学习美式“博雅高等教育”理念的路线,以官办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州同文馆(1863年),以及后来的京师大学堂(1898年)、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外国教会办学(14所)和民办南开大学为代表[6]。一条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发端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1860年洋务运动的高等实业教育路线,以1866年官办福州船政学堂、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的操炮学堂(1867年)、天津电报学堂(1880年)、广东实学馆(1881年)、天津水师学堂(1881年)、上海电报学堂(1882年)、广东水陆师学堂(1887年)、天津武备学堂(1888年)、湖北矿务学堂(1892年)、山海关铁路学堂(1895年)为代表[7]
 
前者,当时称之为“西学”,后者称之为“西艺”。用现在的话说,“西学”就是“知识文化”教育,“西艺”就是“技术文化”教育。“西学”的“知识文化”教育是“博雅教育”,“西艺”的“技术文化”教育是“实业教育”,他们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两大分支,其中的“西艺”、“实业教育”、“技术文化”教育,就是高等工程技术与职业教育。我国目前的普通本科高校中的工程、科技院校和高职院校,就是“技术文化教育”、“实业教育”。
 
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院系调整,就是中国高教抛弃美式“博雅教育”与“实业教育”,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其影响至今没有消除。
 
中国高校,只有分清谁是“博雅教育”的“知识文化”教育类,谁是“实业教育”的“技术文化”教育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细分,自我定位,高校才可能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从各自的专业发展方向、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域,找到对应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劳动能力、技术项目等。这时,我们的高校、专业教师,才可能研究出本专业需要录取的人才类型与智能组合要素。
 
如果高中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加丰富的参考依据,双向选择的匹配性才可能提高,高校自主招生才有意义。目前状态下,高中毕业生没有明确的个人智能特征、偏好与生涯设计,高校没有明确的人才类别需求理论指导,更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指引,双方盲目成份比重大。俨然如男女青年谈恋爱一样,双方自己的价值观都不明朗,互相又不了解情况,短时间内强拉硬配,其“婚姻质量”肯定不可能高。
 
高校自主招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善、做好的一件大事、难事,其中有许多奥密我们还不熟悉,需要在实践中探索、研究、攻克。好就好在我国已经开始摸索着做,实践出真知,有实践总比没有实践是一种进步,但迈出第一步后,要看到第二步、第三步,第一步要胆量,第二步第三步要理性,必须精密筹划、认真实践、科学总结,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可能成功,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视高校自主招生新政,只是招生市场化改革,任由极不成熟的教育招生市场自我调节,放任不管,自主招生的良好动机,有可能以失败告终。
 
因此,“自主招生”不是高校招生市场化改革,而是高校招生工作的科学实验。
                          
 
                           
参考文献
[1] 郭志强,建模作业之高考人数统计与分析,百度文库,
网址:http://wenku.baidu.com/view/45ff32ebe009581b6bd9ebbf.html
[2] [3] 20082009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网站.
[4]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科文献出版社,200912.
[5] 李松林,国外高考改革的新动向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76.
[6] 曾科,论科技史视野中的“同文馆之争”[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99.
[7] 王冬凌,福州船政学堂及其科学教育[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作者简介
柴福洪,男,(1957年5月--),湖北蕲春人,经济学硕士,黄冈职院教授,高职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所长。
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公共经济。
E---mail :chaifh1957@sina.com.
联系方式:电话:0713-8348688 传真:0713-8345265 
地    址: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南湖桃园街109号 邮编:438002
个人简介
只想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东西。本性不看脚下路,眼望星空。用“为国分忧”表达式休闲。
每日关注 更多
柴福洪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