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代表互联网的大趋势:WEB还是P2P?

姜奇平 原创 | 2011-04-11 10:43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WEB已死,互联网永生》的技术判断存在逻辑与事实上矛盾,WEB已死的技术判断,并不能必然地导出他们想得出的商业判断。“封闭的商业将占胜开放的技术”的判断是不成立的。为此,我们要还原事实真相。

  有人提出这样一个怪问题:如果没有WEB,我们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没有WEB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这个问题显然是由《连线》那篇引起争议的文章《WEB已死,互联网永生》而引起。WEB与P2P作为互联网内部两种不同计算模式,说WEB已死,如同说P2P将成为主角。

  我认为未来的互联网世界,是平台集中计算与终端分散计算相结合的世界;映射到商业上,是平台开放与增值服务收费结合的世界;经济上,是大规模协同与个性化制造有机结合的世界。

  1、问题的语境

  不太精确地说,WEB更多代表集中,P2P更多代表分散。说没有WEB的世界,相当于说没有集中的世界,它与说没有分散的世界一样,都是不可想象的。

  《WEB已死,互联网永生》带有《连线》杂志一贯的夸张风格。要客观评估这一命题,首先需要把这个问题的媒体语境与科学语境区分来看,理解问题的背景。

  从媒体想夸张的那个方面来说,WEB已死这个命题,实际想向大家加重渲染的,是移动互联网与桌面互联网此消彼涨的趋势。但文章说WEB已死,用的是不精确的媒体语言,如果想精确理解,至少要辨析以下几种相互矛盾的含义:

  首先,文章想强调的也许是,桌面互联网主要依靠WEB模式,而移动互联网更多依靠P2P模式。现在人们上网越来越通过手机等终端,而通过电脑浏览器的份额越来越少。从这个意义上说,WEB已死,等于说,手机已长大,代替PC主导互联网。

  另一个有可能想强调的方面是:WEB重在服务器模式,而P2P重在端对端模式。说WEB已死,可能在比喻在移动互联网内部,象WAP这样依赖服务器的模式会走下坡路,而采用P2P这样终端计算的模式会占上风。但疑问在于,从文章提供的统计图来看,P2P与WEB一样,处在下降的趋势中。真正增长的是视频。虽然现在有近于P2P模式的社会化视频一说,但文章并没有将其列入P2P之中。要说的话,更符合这一论断的是Java这种本地计算方式。而且JAVA与P2P的结合确实是一种趋势。但文章是否支持 Java值得怀疑。

  第三个有可能强调的,是与第二种可能相反的方面:P2P作为一种私有的计算方式,与WEB这种开放的方式比,文章认为私有的服务会代替开放的服务,成为互联网趋势。他说“我们正在逐渐抛弃开放而自由Web,寻找更加简单、时髦、用起来更舒服的服务”。这与安德森一贯的思想,特别是《免费》的思想是矛盾的。但文章至少在《WEB已死,互联网永生》中言之凿凿,夸的是Ipad这种半封闭模式。这是一种与Java相反的潮流。

  在“抛弃开放而自由”上,《互联网周刊》与《连线》当时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完全相反,并多次发文批驳当时的美国主流意见。现在看来,我们更有远见。我们不会因为受苹果公司短期业绩影响,而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摇摆不定。更要命的是,文章这种立论有个内在矛盾。P2P固然有私有计算的倾向,但它的主要应用如SKYPE、BT、音乐分享、PPTV等都是开放的。这与苹果的构件化,虽都注重终端计算,但却是两回事。而且苹果的收费模式(比如通过iTunes),不是很WEB吗?

  这样看来,文章的“WEB已死”,除了表明网站在互联网领域的比重在下降这一简单事实外,背后的技术逻辑多少有些模糊。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WEB已死”不等于WEB不存在,它只是比喻WEB不再是第一位的,从统计图上看,它仍在大量存在。如果WEB真到的“不存在”的程度,估计连它的对头——手机也不存在了。因为那时人类将进入以视网膜为显示器的人体碳计算和通信相融合的时代。

  “WEB已死”的真实含义,实际在暗示,由技术导致的开放,最终会被商业力量拉回封闭:“在长途跋涉之后,我们可能又回到了原点”。《连线》的文章比较开放的谷歌与封闭的苹果说:“事实上,通过iTunes,乔布斯以谷歌所拒绝的方式与传统媒体紧密合作。在谷歌的开放和分发模式中,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在任何站点发布广告,而谷歌则可从中获利,它的利润来自于大众。而对于苹果,只要有人购买电影或歌曲,它就可以获利,它的利润与传统的内容提供商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在暗示:新兴而开放的技术与传统而封闭的商业相遇,后者将是胜者。而WEB的统治地位被手机的统治地位替代,就是这种转折的转折点。

  因此,这成为对互联网的技术趋势与商业趋势的一个根本性判断。

  我个人认为,《连线》的技术判断存在逻辑与事实上矛盾,WEB已死的技术判断,并不能必然地导出他们想得出的那个商业判断。封闭的商业将占胜开放的技术的判断是不成立的。为此,我们要还原事实真相。

  2、互联网中WEB与P2P两种计算模式的客观存在:技术上的事实与真相

  知名技术博客Boingboing指出《连线》文章中作为论据的重要数据图犯了低级错误。Boing Boing认为WEB不仅没有“已死”,而且越活越好。他指出,如果将过去20年间互联网上包括Web网页在内的所有互联网应用都有不可思议的大幅增长。据统计1995年至2006年间,Web总流量从10TB/月,增长到了100万TB/月。

  这个指控在定量分析上也许有道理,但作为定性分析也许不是那么致命。因为互联网技术中确实存在着WEB与P2P两种计算模式的分别。如果 P2P占上风的判断在性质上成立,仅靠Boing Boing提供的WEB增长数据,并不能绝对说明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对技术问题本身作一个性质上判断。

  WEB与P2P两种计算模式同属于互联网。以WEB方式联接互联网,或以P2P方式联接互联网,并不会改变互联网本身,也就是说,不能认为以 WEB方式联接就是互联网,而以P2P方式联接就不是互联网。联接互联网有多种方式,如Http、P2P、Ftp、Email等。从表面看,WEB使用的是Http,P2P可以不走Http,不用浏览器。例如,SKYPE联的也是互联网,但可以不经Http浏览器方式,而采取客户端模式。

  从WEB与P2P发展的源头上来说,实质性的差异在于, WEB采用的是传统电信网络的主从模式(Client/Server ,C/S模式);而P2P采用的是分布式计算模式。主从模式由一个集中控制的服务器作为网络的中心,将分布在网络节点上的客户端,放射状地分别联接起来。客户端只能访问服务器上的资源,客户端之间不具有交互的功能。而P2P模式,客户端具有交互的功能,节点与节点之间以拓扑状联接,而网络可以是无中心或去中心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一开始说,WEB更多代表集中,P2P更多代表分散。

  打个不精确的比方,WEB有点象孔子说的“爱有等差”(仁爱),爱以家为中心,一圈一圈扩散,亲疏有别,就好象节点以服务器为中心联接一样;P2P有点象墨子说的“爱无等差”(兼爱),整个网络是无中心的,每个节点彼此之间是等距离的,儿子(节点)与老子(喻服务器)的关系,并不比与朋友(喻其它节点)更近,大家都是对等的。

  如果按WEB这个最基础的原始含义来理解“WEB已死”,就成了互联网中主从结构“已死”。《连线》文章第一个技术上的逻辑矛盾在这里暴露出来。它首先把云计算给否定了。云计算模式高度依赖服务器,服务器的集中计算功能甚至被一些大企业当作云计算的主要特征(虽然这是片面的,因为云计算实际是集中计算与分散计算的结合)。而且文章如此称道的苹果,其模式的运转,也离不开服务器。

  P2P在其原初形态中,具有私有的特征。例如通过P2P私有协议,点对点之间建立起类似互为FTP服务的关系,直接在客户端与客户端之间分享文件。好象两个人之间的窃窃私语。这种关系有点象早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牛仔对牛仔的关系。《连线》文章如果是想拿这种关系,与他所谓“开放而自由”的 WEB进行对比,就会犯第二个错误:把技术事实判断反了。事实上,P2P与WEB,都是“开放而自由”的(如果不说P2P比WEB更“开放而自由”的话),互联网底层技术中,不存在不“开放而自由”的东西。互联网的本性就是“开放而自由”。如果《连线》文章非要证明封闭的商业必胜,不如说《WEB已死,互联网也死,PC永生》更为精确。因为文章称赞的苹果模式的封闭性,都是由PC封闭模式演化而来。只不过从过去的操作系统封闭,经中间件构件(WIDGET)作用,转变为应用程序的封闭。但是,app应用程序的封闭,与P2P的私有之间,只有形似而没有任何技术上的神似。

  不仅如此,除了“原教旨”的P2P外,P2P现在的发展非常复杂,特别是在“受控P2P技术”中,在P2P与服务器的关系上,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形成集中式P2P 网络(近于腾讯QQ)、完全分布式结构化P2P 网络、完全分布式非结构化P2P 网络、混合式P2P 网络四种。这些技术演进,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把WEB服务器集中计算的一面“捡”回来。例如在集中式P2P 网络中,P2P也象WEB那样,由服务器提供资源共享服务;与WEB不同仅在于,除了主从结构外,客户端之间可以对等分享。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集中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相结合云计算。目前,这一趋势还在进一步演进中,新的P2P结构,要通过类似社会资本机制的服务器服务,解决“原教旨”的P2P信任成本高(这与自由资本主义的情况差不多)等一系列痼疾。

  由此看来,《连线》文章的技术判断,在证明WEB已死上,存在一大堆问题。论点与论据之间相互矛盾。其实,“WEB已死”这个判断,在说明桌面互联网转向移动互联网上,是有一定意义的,但不是现在这样一个证法。将《连线》文章的思路顺着理,在我看来,实际情况是,WEB已死,应理解为过于依赖服务器的WAP已死更为确切,与WAP相反的终端计算成为移动互联网新趋势是不错的。终端计算分岔为开放与封闭两条技术路径,开放源代码与Java代表开放的路径,代表是谷歌;苹果的构件化及微软的“云+端”代表的是封闭(或半封闭)的路径。文章要想攻击谷歌,技术上应攻在开源和JAVA这个要害上,商业模式要(以微软意义上的“端”的立场)攻在云这个要害上,而不是WEB,因为谷歌也正想绕过WEB攻击微软呢。这样说,就把这堆技术乱麻理开了。

  3、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真问题

  从正面的意义看“WEB已死”,可以有两个角度。

  第一是技术的角度,就是终端计算将成为“WEB已死”之后的技术趋势。在这一点上赞同“WEB已死”判断,前提是抛开文章中终端计算一定是封闭计算这个私货。终端计算对于移动互联网的直接意义,是可以绕过操作系统、浏览器、WEB门户等传统互联网的必经之路发展增值应用。这是无论开放还是封闭,都要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受制于手机终端上平台不统一,亟待通过提高计算的智能化程度来解决。至于得出封闭型终端计算代表方向的判断,对美国成立不成立不好说,对中国肯定不成立。这里不展开论述。

  同时,终端计算对于移动互联网,还有更深一层意义,就是电信业与互联网业对移动互联网前景的判断分歧。在这里,终端计算代表什么是“智能”。电信业总谈论智能管道,这不是正根上的问题,而是旁门问题。智能本身就是计算,更直截了当说,就是软件服务(P2P是其中之一)。电信业力图绕过软件服务这个智能问题的核心谈移动互联网,就偏离了智能的核心,他们要回避的,实质是往IC中融入IT。在这一点上,我们与《连线》没有分歧。

  从这个意义上说,“WEB已死”之后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形势,很明显可以概括为:在IT软件服务构架上(而不是在管道上,也不是在WAP上)发展核心数据技术,它最后必然导致终端计算(IT)对于网络的主导。我个人补充的一点是,这种终端计算不可能离开服务器的配合,必须走云计算的路子。从这个意义上说“WEB已死”绝不等于说服务器已死,P2P将来也离不开服务器。

  第二是商业的角度。说“WEB已死”其商业含义非常丰富。不赞成的是说“WEB已死”意味着“开放和自由”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将被抛弃,我们的看法正好相反。赞成的是以下这些方面:首先,P2P将会带来对等模式的繁荣。例如以分享为核心理念的SNS,将会在视频时代进一步发展;对等也将为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与商业模式带来新的内涵,更加强调信息对称、利益对称。其次,“WEB已死”,会导致2.0形态的繁荣,包括WEB2.0与P2P的融合,但差异化、多样化的增值应用,离不开大规模协同的平台。平台与应用的关系,应是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关系。开放的平台应成为中国的选择。封闭的商业与开放的商业将会展开长期的竞争,开放将笑到最后。

个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周刊》主编。
每日关注 更多
姜奇平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