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为何不买科技型企业股票

邓华东 原创自 搜狐博客 | 2011-04-19 20:05 | 收藏 | 投票

    “股神”沃伦•巴菲特从不购买科技性企业的股票,这一事实见诸巴菲特相关书籍和报道中。
    1998年,当股市正处于追捧高科技尤其是网络公司股票的高潮之时,巴菲特被问及是否考虑过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投资于科技公司。他的回答是:“这也许很不幸,但我的答案的确是‘不’。我很崇拜安迪·格鲁夫和比尔·盖茨,但我不会买英特尔和微软的股票。因为,当我分析微软和英特尔股票时,我不知道10年后这两家公司会是什么样子。我不想玩这种别人拥有优势的游戏。我可以用所有的时间思考下一年的科技发展,但不会成为分析这类企业的专家,第100位、第1000位、第10 000位专家都轮不上我。也许很多人都会分析科技公司,但我不行。”
    巴菲特不是短线玩家,他的投资特长在于,选择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公司,长期持有其股票并获利。他很诚实,承认自己无法预测科技型企业10年后是什么样子,因此不会购买这类企业的股票。
    看看IT行业,10余年前如日中天的是微软,5年前谷歌风头正健,而苹果在2010年5月实现超越,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
    笔者手头的一份近20多年微软在美国股市的股价走势图显示,1999至2000年微软股价曾攀升至每股接近60美元,随后就再也没有超过40美元价位,最近价格是每股25美元左右。2007年,谷歌股价曾一度突破每股700美元大关,其后再也没有达到这一高度,最近其价格为每股530美元左右。苹果公司的股价,从1985年至2005年一直不温不火,波动不大,但该股过去两年的涨幅已经超过4倍。
    显然,2000年的时候没有人能预测到2007年谷歌的红火,那时候谷歌公司刚创立(1998年)不久,还少有人知;也没人能预测到今天苹果的高涨,因为上个世纪90年代苹果处于公司发展的低谷,那时还没有完全走出来。
    在一些传统行业,如零售业、酒店业、航空业,你能看到竞争对手开始创业并慢慢接近自己的位置,你有充足的时间来应对竞争。但在科技型行业,谁也无法预测,会不会哪天早上自己一觉醒来,世界上又出现一个比尔·盖茨式的人物,琢磨某项技术开了窍,一夜之间把你击败。
    值得注意的是,不止是IT行业,家电行业近些年来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因为家电出现了IT化的趋势,诸多新技术、包括IT技术开始应用在传统家电产品上,不同企业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把握不同,导致有的企业的产品适销对路,有的却受消费者冷落。例如,在从传统显像管电视(CRT)向平板电视转换的过程中,有的企业选择了等离子,有的选择了液晶,从目前情况看,液晶市场占有率远胜等离子。
    苏宁电器2008年报显示,该年度前五名供应商品牌依次为海尔、三星、索尼、诺基亚、松下;2009年报显示,前五名供应商品牌为海尔、三星、索尼、海信、美的;2010年报则显示,前五名的供应商品牌为三星、海尔、诺基亚、索尼和美的。两年间,不但品牌排序有变,而且有新陈代谢。(邓华东)
注:本人新闻评论作品,原载于2011年4月19日参考消息·北京参考6版。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个人简介
本科研究生均攻读理科,后转行做记者,先后从事IT、家电领域新闻报道。曾长期担任新华社《参考消息·北京参考》数码电器周刊主编,也曾任汽车周刊主编,现为新华社客户端财富频道 &《中国名牌》杂志采访部主任。
每日关注 更多
邓华东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