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电影看中外教育的环境差异(5月24日)

贾春宝 原创 | 2011-05-24 07:16 | 收藏 | 投票

从校园电影看中外教育的环境差异(5月24日)

 

关键词:校园电影  文化传播  中外教育  环境差异  校园城堡

 

提起校园电影,我们能记住的往往是一些欧美电影,比如《哈利波特》《暮光之城》《放牛班的春天》等等,中国自己的电影却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那些以学校为背景的欧美电影,描写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他们在寄宿学校读书,所关注的并非学业与考试那样的“主旋律”,而更多的是在学校期间发生的一些花絮型的故事,或者是同学之间懵懂而热烈的爱情,或者是诡异而怪诞的吸血鬼,或者是恐怖的杀人游戏,或者是以尊重个性以及孩子的创新并最终新生代取得了胜利的教育创新,或者是世外桃源一般的文体励志。

其实这样的电影很适合在情人节或者暑期档放映,吸引那些青春期躁动的学生们,而且随着被关注率的高涨,也会根植一些积极向上的主旋律,那些有助于学生身心成长的“中心思想”。

比如为了爱情可以放弃做人类,而变成吸血鬼就可以跟所爱的人朝夕相伴,不老也不会死去;比如为了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彼此鼓励团队协作;比如不管具体的细节有多么恐怖,最终的结局都将是恶魔被最终战胜,给人以希望。

 

恐怖片、文艺片、爱情片、励志片,美国人就如此把美妙的概念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全世界传播,并根植于整个地球人的心中。

本文所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于这种文化传播方式对不同文化以及信奉不同教育规则与标准的国家与地区,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意义与价值,本文的重点在于校园的环境差异对于文化传播方面的影响。

 

在校园电影中,中国式的学校与欧美学校相比,显得复杂了许多,也被世俗气息所笼罩。

中国式的学校教育,基本不会出现让人惊悚的恐怖故事,不会出现诡异怪诞的血腥与暴力故事,不会出现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不会出现鼓励个性与创新的叛逆老师用另类行动唤起学生青春创造力,最终赢得学生敬仰的教育故事。

虽然这让我们的校园显得更为“干净清澈”,但却更显得枯燥乏味,缺乏那个年龄的孩子们特有的真实生活的写照,或者更多的是无奈的应试教育,呈现的是品学兼优的完美学生的形象,以及不苟言笑的老师的形象。

这也难怪中国式的校园片难以占领电影的主流市场。

 

中国古代的私塾与书院,现代化的学校研究所,大体都是繁闹的都市之中,在都市中的学校与喧嚣的世俗之间没有任何区隔,主旋律就是学习知识、考取功名、获得证书;无非都是上学放学路上所发生的故事,上学期间课堂上所发生的故事,即使有爱情故事,也大体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最感人的是“毕业”之后发生在学校之外的。

所有的学习内容,不是各种考试就是各种特长班,学生的思维在他们还处于成长的萌芽状态就已经被格式化了。

这种教育状况与文化传播,颇有些由于被阉割而丧失激情与活力,没有任何个性与创新的感觉。不是自甘寂寞的休眠火山,而是被人为压抑的痛苦。

那不单纯是创作人员水平欠缺,更多的是被世俗、传统观念以及主旋律制约住了。过于丰富的想象力只会让人有胡编乱造的感觉了。

相比于欧美国家文学作品与影视剧中那种往返于都市与小城镇边缘的学校的往来班车,中国学生的校园文化,更多的景象是那种背着重重的书包蜂拥进入学校大门,或者是在课堂里朗朗的读书声,或者是在奢侈品的名牌之间的攀比与炫耀,以及在校园门口所停放的接送孩子的私家车的形象,这些已经几乎根深蒂固地在中国人的心中打下了坚实的烙印。

 

所以我们不能不说说校园城堡。

其实城堡是最适合做学校的。特别是那种依山傍水旁边有森林的地方,因为有诡异才会吸引年轻人。吸引年轻人才能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环的氛围。年轻人上学并不单纯为了学知识,苦苦挨到毕业的,更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地悲壮,他们更多的是要成长。

成长就需要有健康的环境,不是钢筋水泥的丛林中,不是在图书馆或者教室、实验中心,而需要有幽静之处发呆,有神秘之处发生一些故事,有停车场,有运动场,即使小镇上仅仅有一个书店,有几个餐厅,离火车站有比较远的距离,交通不方便,都比在闹市之中要好得多。至少让他们有相对独立的环境与空间,不受外界影响地去学习、思考、成长。

即使是为了求取功名,也势必需要在一个相对封闭甚至与世隔绝的象牙塔中修行;城堡虽然貌似封闭,但却可以给人以安全感,至少不会出现被飞车党撞倒的情况;虽然貌似森严,但却可以教学生以规矩,对于前辈的尊敬,对历史传统与文化精髓的传承,更是让人不由得产生责任感,让他们尽快地在心理上断奶。

 

在校园建筑方面,我们需要的也许正是那种复古型的建筑与节能环保技术结合。

既然是基础教育就不要追求那么多高精尖的设备,虽然教材与教学方法没有什么变化,但毕竟是需要面对不同的学生。将那种严谨的学术、复古风尚与时尚流行之间形成互补。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内心需求,是吸收之后的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让自己的人生更充实,并非单纯的范本化、格式化,让他们成为统一的版本。

根植于心的做人处事的简单而正确的原则,比较难忘的一段人生经历,有几个知己和刻骨铭心的故事。未必都会成为顶尖级的人才,这些都是吸引学生来上课的重要因素。

 

贾春宝

2011年5月24日星期二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京报网专栏http://blog.bjnews.com.cn/space.php

中国EMBA专栏http://www.chinaemba.com.cn/home/space.php

个人简介
所涉及的领域从公关到广告、从商务活动到旅游会议、从营销到传媒、从教育培训到顾问咨询,从投融资理财到企业管理、从资本市场到产业链、从战略规划到企业文化等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 从1994年起开始接触并持续关注北京的房地…
每日关注 更多
贾春宝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