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开放包容文化才能强大

马百民 转载自 中国文化传媒网 | 2011-08-30 12:57 | 收藏 | 投票

  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中,30余年只是一瞬。在这一瞬中,中国锐意改革,实现经济高速起飞,其速度之快、成果之卓著令世界瞩目,甚至瞠目。

  然而,我们有一个软肋,一触即痛——那就是文化。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很厚重,也很沉重,五四后经历了相当长的文化反思,试图去芜取精,革故鼎新。在三十年的一瞬中,先经历了“文革”后造成的信仰崩塌,继之以物欲带来的拜金狂潮,厚重的文化有被切割得轻薄的危险。

  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如何发挥文化优势来提升软实力?

  温总理显然了然于胸:“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国民素质、文化发展和道德情操上。”相当清楚地表明了对“大文化”内涵的理解。

  他还阐述了他心目中的文化构想,“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传统更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同时我们也懂得,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使祖国的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也就是我常说的,只有开放包容,才能使祖国强大”。

  既不妄自菲薄,更要开放包容——这两点,点中了中国文化发展的两个要穴。丢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是失魂;总是对世界抱有源自殖民与冷战时期的敌意,没有开放的心态,那是落魄。如果失魂落魄成了流行病,枉有强劲的骨骼,走得再快,也有陷入泥沼的深忧。

  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飞快,文化需求也迅速放量,并因为社会阶层利益诉求的多元,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在文化发展上的“欠账”,导致了国人文化渴求旺盛与文化供给贫乏的巨大反差。不久前世博会令人吃惊的排队长龙和推拉拥挤或许提醒我们,目前中国的文化产品供给,还远远不能适应国人文化需求的猛增。

  决策层近来频频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战略上谋篇布局,正是力求满足经济飞速发展之后,国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饥渴。

  衣食足而知礼仪,礼仪之邦的中国,该补课了。由于缺乏基本的公民意识和开放包容心态,一些国民的表现常常让人误读中国的形象。

  当然,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取决于制度设计与决策者的开放程度。基于此,温总理的表述,让我们对大发展大繁荣的中国文化,寄予厚望。相关报道见今日A06、A07版

  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取决于制度设计与决策者的开放程度。基于此,温总理的表述,让我们对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寄予厚望。(李泓冰)

个人简介
要克服投资中的恐惧心理,关键是要形成自己的投资哲学。
每日关注 更多
马百民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