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第四波浪潮

李开复 原创 | 2011-09-07 11:16 | 收藏 | 投票

  内容摘要:从PC发展历程的几次变革看,是先有PC再有互联网,有了互联网才有移动互联网,而互联网创造的内容也可供移动平台重复使用,可随时随地随身携带去接触、提取、使用互联网上的所有数据,所以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肯定要比互联网的崛起速度更快,至少快了9倍。 突破移动互联网发展瓶颈三大动力

  我是做软件和互联网出身的,但我们的创新工厂有80%的项目都投在了移动互联网,今天与大家分享过去一年移动互联网发生的现象和创新工厂投资的项目。

  从PC发展历程的几次变革看,是先有PC再有互联网,有了互联网才有移动互联网,而互联网创造的内容也可供移动平台重复使用,可随时随地随身携带去接触、提取、使用互联网上的所有数据,所以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肯定要比互联网的崛起速度更快,至少快了9倍。

  移动互联网在发展中也碰到瓶颈,是三个不同利益群体间的互动关系:运营商和用户之间的关系,用户和开发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开发者和运营商之间的关系。运营商和用户之间如何提升ARPU,并将语音业务平滑地向数据业务转接;用户和开发者之间如何让开发者开发更多软件满足用户需求;开发者和运营商之间如何提供更多的增值和价值又能促进开发者有更多的商机。这三者平衡均衡发展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关键的。

  有三个巨大动力可突破这三者均衡发展的瓶颈:第一是智能手机价位越来越低,第二是开发者将软件向用户推广的渠道通畅,第三是支付方式更有利于扩大开发者收益。

  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会不会崛起,非常大的一个挑战就是智能手机会不会降价?通过我们对用户作分析,发现83%的用户都是29岁或者是更年轻的用户,这些用户心理的价位是2000元以下,最好是1000元甚至不到1000元,我们相信把5、6千元人民币的封闭式手机变成1000元的开放式手机是指日可待的。第二个动力是移动互联网时期的应用软件可以通过中国移动MM或其它应用商店、软件合作等向用户推广,这个渠道变得更加通畅。第三是来自于支付渠道的动力,开发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收回软件销售的利润,可能从过去每销售100元钱只能收回30、40元实现到收回70甚至90元钱,这是开发者的福音。

  移动互联网未来七大观察

  在这三个动力之下我们对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爆发式成长是非常乐观的,这也是为什么创新工厂决定把巨大的精力投入到移动互联网。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一些趋势,在未来一年我们会有七个观察。

  1、对于开发者或前瞻者来说Web时代已成为过去,真正的由设备、应用、带宽三者互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来临。

  2、类似于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价格会降至1000元左右。

  3、鉴于3G目前稍显贵的价格,为节省用户带宽而开发出丰富的客户端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优先的工作。

  4、目前最能赚钱和普及的应用应该是游戏、音乐、视频、社交四个发展方向,创新工厂最能够进入的是游戏和社交。

  5、我们看好APP Store的收费模式,但在中国可能一开始就收费用户难以接受,而采用先免费再逐渐从应用来收费,如广告收费或虚拟商品收费等或许比较可行。

  6、行业收入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现在一台手机一款游戏的每月扣费大约为5元钱,在未来两、三年内用户主动支付行为可能会达到每月几十元,这对运营商和开发者都是一个好消息。

  7、移动互联网的两种用户群,一是常用PC的高端用户,一是所有网络行为都基于手机的草根或低端用户。这两种用户的习惯有很大差别,前者接近于海外、美国用户,后者更接近于山寨机用户。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必经三阶段、三趋势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与互联网发展趋势很像,但区别于美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因为美国互联网用户的平均年龄是42岁而中国只有25岁,在移动互联网上也大致如此。所以在中国短期内会出现更多的娱乐性应用,基于此我们认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将经历以下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技术性工具,首先要保证移动互联网的运行,浏览器、新闻、安全、图片,还有操作系统和搜索,都是技术性的东西;第二阶段是娱乐+社区,IM、SNS、音乐、视频、游戏将成为最大的应用;第三阶段是电子商务、广告、地理信息服务和搜索等。创新工厂的投资也基本是按此思路:一年半前投资技术性工具,如操作系统、开发者工具或者广告工具;现在我们投资在娱乐和社交方面;未来会投在高级应用上。

  我们未来的高级应用发展趋势是什么?一个是社交和游戏的整合,如Facebook、Twitter等不同的应用开始整合。第二个是Android把竞争对手抛在后面,虽然现在iPhone很火,但看份额的增长速度,Android是600%而iPhone是86%,Android是苹果的7.15倍。第三个是本地化,把时间、空间、人和位置结合在一起,提供一种商业服务和商业价值,从而实现清楚地知晓你当前的位置,并基于这个位置提供更加贴切的服务。比如当搜索麦当劳时,得到的结果是离我最近的而不是排名最高的等等。这对于运营商、开发者和用户都暗藏巨大商机,所建立的是一个长久的商业价值。此外还有全球化趋势,虽然国内外国情不同,但手机应用更容易实现跨国际,跨国企业有机会进入中国市场,而国内开发者也可以把作品卖到国外去。

  创新工厂非常看好移动互联网,去年一共投了23个项目,超过半数取得融资的阶段性成功。找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创业者和工程师,但最大的原因还是移动互联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非常开放的平台,给予这些创业者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初期的投资基于基础的技术设施、第二期即现在是做游戏,只有移动互联网爆炸式成长才能让我们能够在短短的一年内打造这么多产品,所以创新工厂期望和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每一位进行更多更深的合作。

  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复制与创新现象

  关于复制,我认为无论中国还是外国企业都是先要做出一个原型(prototype),然后再基于此原型针对互联网可以及时获取用户使用习惯的特性,推出一个最低限度能被用户接受的一个产品的原生态,然后快速做微创新。比如Google的每一搜索页是呈现10个结果还是20个,要看用户的使用习惯,能够找到最好的结果才是最好的答案。有了互联网这个实验平台,在初期发展的基础上做微创新,这已是所有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国内外情况不同,如果原封不动地抄袭是很难成功的。AdMob是被Google以7.5亿美元收购的一个广告平台公司,国内很多公司在抄袭他们,但抄袭时必须理解中国状况,是否有足够多的企业愿意投放移动应用理念广告,要理解国外产品成功的理由,辅以足够的灵感加上本地化在本地做出来,还要分析在中国不同的因素在哪里等。参考国外的成功不是坏事,但不要盲目地抄袭,要做好本地化。

  对于复制无论是国内外还是大小公司之间,都不好,可以参考别人成功的灵感。当公司做大时更多地需要一种胸怀和心态,要成为一个平台和别人共赢而不是独霸。另外在一个垄断法尚未被充分执行的国家里,我们希望对于小公司能够有更好的生态系统让我们能够生存,大公司虽然成功也要有共存的空间。作为创业公司一定要有看得清楚、走得更快、执行得更彻底的心态。

  关于大型公司的创新与未来

  所谓的创新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宏观的理念,包括技术创新、颠覆式创新、微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我过去工作过的几家大公司来看,是有足够的创新出现的。有时需要的是容忍失败和鼓励尝试的心态。一个取得成功的大公司,过去的成功有时会成为一个包袱,如果用过去的成功来衡量每一个新点子,很多好点子还没被尝试就已胎死腹中,所以我建议给新的事业部门足够的独立决策权,最好不要附属于其他大部门。

  还有当一个公司做大时可以用收购的方式来做拓展,Cisco就是一例,他收购了很多公司,甚至员工出去创业再被买回来,这也是一种参考模式。中国移动有雄厚的资金支撑,可以用这些资金去促动一些新企业的生长,可以是内部投资也可外部投资,有很多模式都可参考,也可以只出资不参与管理,也不会带来任何冲突。无论是哪种创新都可以带来成长,但我们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当公司做大之后颠覆式的改变相对来说比较慢,所以在大公司大部分时间应该是感恩和感谢这个公司有巨大的资源和成功的资源能够帮你把事情做得更好,再用一小部分时间去考虑颠覆性的事情。

个人简介
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1998年,加盟微软公司,并随后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院(现微软亚洲研究院)。2005年7月20日加入Google(谷歌)公司,并担任Google(谷歌)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一职。2009年9月4日,宣布…
每日关注 更多
李开复 的日志归档
[查看更多]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