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业转型求变 海上风电酝酿千亿市场

陶刚 原创 | 2012-12-28 10:24 | 收藏 | 投票 编辑推荐

  在《可再生能源法》以及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近年来,中国风电装机容量迅速增长,风电装备制造业也快速发展,产业体系日渐完善。

  今年9月18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全球风能理事会联合发布《2012中国风电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风电依然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累计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继续领跑全球。

  《报告》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全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7.63GW,全国累计装机容量62.36GW。至去年年底,中国有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有了自己的风电场,风电累计装机超过1GW的省份超过10个,其中9个省份超过2GW。2011年并网风电接近50GW,当年并网17GW。

  《报告》同时指出,中国风电发展集中开发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局面初露眉目,传统的“三北”地区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而中部、东部地区通过发展分布式风电,已经成为新兴的风电市场。

  中国风电行业经过了五六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快速发展背后掩盖的一些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如企业发展速度下降、效益下滑;并网及消纳难题日渐突出等。这些是产业发展的必经过程,表明中国风电的发展方式需要改变与升华,需要完成从重规模到重效益、从重速度到重质量、从重装机到重电量的转变,需要从高速发展向稳步发展过渡。

  从这个角度看,2011年也是中国风电的转折点,中国风电行业进入了调整期。整个“十二五”期间,或许都将是中国风电的转型阶段。

  风机大型化时代到来

  2012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其中多个数据表明了风电利好的大方向:如到2015年,投入运行的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kW,年发电量达到1900亿kWh,在全部发电量中占比超过3%。这说明,未来三年风电装机仍有5000万kW以上新增装机的缺口和机会。

  对于中国的风电企业来说,尽管困扰风电发展的并网消纳等问题仍存在,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风电企业应把握机遇,以前瞻的战略眼光挖掘行业新增长点,加快创新步伐,这才是中国风电业再创辉煌的关键。

  目前国内风电企业传统的1.5MW风机利润逐年下降,急需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型化风机已成为大家着力开拓的新领域。

  今年年初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用较大篇幅鼓励风机企业在风机大型化领域创新、发展,这对风电企业是很好的激励,将促使其加快在大型风机领域的研发、应用速度。在内因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预见,“十二五”期间风机大型化将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寻求投资突破点

  在弱市之下,风电产业链已不再采用传统的运作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投资手段寻求新的发展突破。

  放眼全球,对电力需求的提升及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得新能源产业在这几年迅速发展。清洁能源投资在2011年达到2600亿美元的新纪录。一些行业观察者预测,到2030年,全球有一半的风力发电将来自于包括中国、巴西、印度、墨西哥、摩洛哥、南非和土耳其等在内的新兴市场。

  作为风电行业龙头企业,华锐风电已显示出在新兴市场开拓方面的睿智与远见。目前已成立欧洲子公司,并完成了波兰、土耳其等海外子公司的境外设立工作。此前,华锐风电与巴西当地电力开发公司Desenvix签署合同,将为一个34.5MW风电场提供23套风电机组。近期,华锐风电又与南非两家风电开发商签订了共54MW的风电项目合同。

  除了行业内市场竞争激烈而导致的产品价格下跌,近期中美两国在新能源方面的贸易摩擦也对中国风电企业在未来国际市场上的发展造成影响。7月,美国商务部宣布初步裁定中国和越南向其出口的应用级风塔价格过低,或将向中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和额外的反补贴税;9月,奥巴马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阻止中国三一重工美国子公司罗尔斯公司收购美风电场项目。

  这一系列事件使我国的风电企业尤其是零部件商在海外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在这种严峻的市场环境下,零部件商也在积极寻求出路。

  风塔制造商天顺风能的应对之策是进行海外并购。今年6月,天顺风能出资收购了维斯塔斯拥有的丹麦Varde风塔工厂全部经营性资产。天顺风能海外并购这一投资举措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为规避美国“双反”制裁,减少“双反”对海外市场不利影响之举。而三一重工的选择是提出法律诉讼,申请法院推翻奥巴马的停建令,或者因工程停建而获得赔偿。

  相比零部件商,风电整机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2011年,维斯塔斯出现自2005年以来首次亏损,此外,欧洲一些技术精良的企业也不断传出出售的信息;国内中小整机厂也开始战略性调整,考虑退出市场或停止扩张。

  在这场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经营中采取更为灵活的手段以确保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利。尽管尚未有对国内涉足风电场开发的整机制造商数量做过详细统计,但这几年的行业发展表明,这一趋势正在愈演愈烈。众多整机制造企业开始涉足风电场开发,希望以此带动自身风机销售。制造商变身开发商,一方面可以带动风机销售,一方面或许还可获得风场转让溢价。

  除设备制造商处境艰难外,目前下游风电场运营开发商的日子也同样难挨。政策紧缩放缓使得如今风电场开发审批越发困难,为缩减成本扩大效益,运营商纷纷进军上游风电设备制造市场。

  作为全国第二大风电开发商,大唐新能源的母公司大唐集团2011年重组风机制造商华创风能,以70%的股权控股华创风能。而国电集团也成立了国电联合动力技术公司,进军风机市场。

  今年6月,南方电网控股子公司南网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宣布,由该公司牵头,联合明阳风电、粤电集团,以及国内能源和相关领域的8家知名企业共同出资的南方海上风电联合开发有限公司在6月20日成立。南方电网也正式进入风电开发领域,与国家电网不同的是,南方电网控股的该公司集合了风电的各个产业链条,从上游的风机制造企业、中游的风电开发商,到下游的电网,产业链全面覆盖。

  海上风电酝酿千亿市场

  对于海上风电市场,众多风机制造企业对其寄予了厚望,这个市场潜能巨大。根据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GW;到2020年底,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0GW,中国海上风电酝酿着千亿元的巨大市场。

  《2012全球风电发展报告》显示,英国提出了2016年8GW、2020年10GW的海上风电发展目标;德国约2GW的海上风电项目正在建设过程中,待建的海上风电项目还有8.5GW。根据欧洲风能协会的预测,到2020年欧洲海上风电将达到40GW的容量,意味着未来几年海上风电投资有望达到1400亿美元。发展海上风电已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海上风电无疑也将成为中国风电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华锐风电是我国最早进入海上风电领域的企业。2008年底,华锐风电为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上海东海大桥102MW海上风电场项目提供34台3MW海上风电机组。此外,华锐风电生产的中国最大的6MW风电机组也已在江苏完成调试并网。

  尽管当前中国风电行业仍处在调整时期,但未来风电的发展前景依然乐观,风电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国内风电企业应冲破限制,把握机遇,以前瞻的战略眼光挖掘行业新增长点,加快创新步伐,拓展海外市场,积极寻求突破点,在风电行业未来无限广阔的蓝图中不断前行。

个人简介
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美国西北大学MBA,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每日关注 更多
陶刚 的日志归档
赞助商广告